• 首页
  • 诗人
  • 诗歌
  • 诗讯
  • 欢迎
  • 投稿
  • 退出
  • 注册
  • 登录
  • 收藏本站
栏目
 搜索
  • 欢迎
  • 投稿
  • 退出
  • 注册
  • 登录
  • 收藏本站
诗歌
  • 每日好诗
  • 名家新作
  • 旧体诗
  • 电子诗集
  • 排行
  • 每日精选
  • 汉诗英译
  • 编辑推荐
诗人
  • 头条诗人
  • 脸谱
  • 访谈
  • 诗词之星
  • 专栏
诗讯
  • 活动
  • 征文
  • 出版
  • 专题
诗学
  • 观点
  • 诗理论
  • 目录
  • 批评家
期刊
  • 《诗刊》
  • 《中华辞赋》
  • 每日好诗
  • 旧体诗
  • 电子诗集
  • 诗歌周刊
  • 名家新作
  • 编辑推荐
  • 每日精选
  • 诗讯
  • 名家
  • 诗星
  • 驻站
  • 脸谱
  • 专栏
  • 访谈
  • 头条诗人
  • 诗词之星
  • 汉诗英译
  • 诗学
  • 图片
  • 视频
  • 活动
  • 出版
  • 专题
  • 征文
  • 目录
  • 书画
  • 排行
用户头像 登录
诗歌
  • 每日好诗
  • 名家新作
  • 旧体诗
  • 电子诗集
  • 排行
  • 每日精选
  • 汉诗英译
  • 编辑推荐
诗人
  • 头条诗人
  • 脸谱
  • 专栏
  • 诗词之星
  • 访谈
诗讯
  • 活动
  • 征文
  • 出版
  • 专题
诗学
  • 观点
  • 诗理论
  • 批评家
  • 目录
期刊
  • 《诗刊》
  • 《中华辞赋》
用户头像
  • 首页
  • 个人中心
  • 退出
首页/诗学/观点
  • 黄灿然:那些可以终生阅读的诗集
    我这里要介绍的十本诗集,都是我记忆中印象较深刻的。有些已绝版,但我想,有心和有缘的读者,自能找到它们。《密茨凯维支诗选》,孙用丶景行译。这本诗选,是八十年代末我从朋友那里获得的,朋友又是从他的朋友那里获得的,50年代人民文...
    [ 2018-12-03 10:11:00 ]
  • 清平:我们手中的诗歌时代(随笔三篇)
    我们手中的诗歌时代1980年代后期至今三十年的当代中国诗歌,其所取得的文本成就,其在诗歌多个方面拓展、发现的意义,在未来诗歌史评述中的地位将远超此前七十年的中国诗歌。今天我们看到、听到的对这三十年中国诗歌的绝大部分批评,在可...
    [ 2018-11-22 17:02:04 ]
  • 葛晓音:“诗圣”杜甫“圣”在何处?
    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圣”。杜甫的诗歌体现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精神,他毕生的饥寒流离,往往被看成是造就“诗圣”的前提条件。但“诗圣”的称号只是后人对他的人格和“圣于诗”的艺术成就的一个综合性评价,杜甫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超...
    [ 2018-11-22 16:58:53 ]
  • 程一身:首届昌耀研讨会发言稿
    这次昌耀研讨会(2018年11月16-20日)能够召开,首先应该感谢在座的赵飞博士。在她的运作下,张枣研讨会今年四月份在长沙召开,当时其倡议者《诗刊》副主编李 少君遇到我,说常德也应该开昌耀研讨会,他会向胡丘陵部长建议。在胡部长的促成...
    [ 2018-11-22 15:53:56 ]
  • 霍俊明:新时代:社会天平与诗歌的内在性(“新时代诗歌十论”之五)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新时代”。诗歌是时代屋顶上伸出的针尖,在第一时刻感受到幽微的变化以及剧烈的颤动。从社会学的层面以及整体性的诗歌发生机制来说,时代构成了一个显豁或潜在的要求。天平倾向于哪一边,孰轻孰重,谁予以校正和拨...
    [ 2018-11-21 17:28:25 ]
  • 蒋登科:微信时代——新诗探索的得与失(新时代诗歌十论”之四)
    诗歌史意义上的“新时期”已经成为历史,我们正处在一个诗歌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的内涵非常丰富,时代、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因此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可能。诗歌传播方式的新变,以及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现象,是诗歌艺术在这个时...
    [ 2018-11-21 17:23:26 ]
  • 罗振亚:在方向明确的道路上——“新时代诗歌十论”之二
    最近几年常听人说,“诗歌回温了”,仔细想来,这绝非一句虚言。的确,放眼当下诗坛,表现不尽如人意之处依然不少:诗歌圈内之“热”与诗歌圈外之“冷”的对比反差尚未获得根本性改变,读者景仰的拳头诗人和深邃大气的经典作品还不多见,...
    [ 2018-11-21 17:20:55 ]
  • 王志清:贫乏时代的思与诗
    陶渊明自南朝被“人德”化以来,至宋时愈加圣化,被誉为“高简闲靖,晋、宋第一辈人”。后世的有关研究也往往夸大他的“高节”性,称道其胸中“无一点黏着”的超逸。其实,陶渊明也有不能脱俗的一面。诗作多有叹苦恨穷之意陶潜生前以“人...
    [ 2018-11-21 17:15:27 ]
  • 赵振江谈加西亚·洛尔卡、巴勃罗·聂鲁达和米格尔·埃尔南德斯
    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赵振江是最没架子的老师之一。有一年参加迎接新生的活动,碰巧没有人帮新同学运行李,他就蹬起了三轮车。旁边历史系的同学看见了,冲他喊:“师傅,回来帮我们也拉一车!”等到开迎新会的时候,新同学才发现,那位运行...
    [ 2018-11-21 15:58:31 ]
  • 南非诗人莫勒巴契:诗歌是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
    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与青年诗人戴潍娜,就“生存之歌——非洲女性诗歌与音乐”主题展开对话。娜塔莉娅·莫勒巴契表示,诗歌对于非洲女性来说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它通过记录非洲女性的生活,向世界表达她们对暴力和不公的反抗、追求自由和平...
    [ 2018-11-21 17:34:54 ]
  • 诗人吕德安:在山上画画 写诗 盖房子
    诗人吕德安,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文字组合。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吕德安的名字也曾引起过震荡。1998年,一位号称“百晓生”的人物戏仿水浒英雄榜,评点了当时中国的108位诗人,并为他们排列了座次,汇成一份《诗坛英雄座次排行...
    [ 2018-11-19 15:43:55 ]
  • 高昌:两岸青山相对出 ——新诗和旧诗的互见与互鉴
    ○百年前新诗的诞生,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新诗之新,体现在新理念、新境界、新形式、新内容。○新诗和旧诗之间,亟需互见和互鉴这两个重要的维度。首先是互见,进而是互鉴,然后友好竞争,共同发展,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
    [ 2018-11-13 16:24:59 ]
  • 洪子诚:“与二十世纪同行”——变动纷乱中的稳定与信赖
    编者按:2018年10月16日,上海市高峰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与二十世纪同行:现代文学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洪子诚老师在会议上发言,因为时间的关系,会上只读了其中的一部分。现将...
    [ 2018-11-13 16:35:12 ]
  • 孙文波、黄灿然、黄德海:《诗经》两千年 仍然很现代
    《诗经》,以前首先是经,现在首先是诗。这之间的变化,是否潜藏着诗歌这一文体的角色转换?是否代表着诗最终指向的变化?现代诗的路口,是否仍有《诗经》这一经典路标的位置?今时今日,《诗经》仍然能够提供具体的诗歌营养吗?孙文波、...
    [ 2018-11-13 16:24:35 ]
  • 张定浩:半途而废中怀抱热望
    张定浩 图 / 沈煜“一个人只有一种方式获得扩充和滋养,那就是在爱中。去爱那些比自己更好的人,在爱中把自己交付出去,去感受另一个更好的人如何生活和写作,然后回去,去写出那个在这样的感受中一点点向上生长的自己”张定浩工作的单位...
    [ 2018-11-13 16:23:12 ]
  • 专访包慧怡:中世纪的人,安心接受自己只是世界的一个部件
    很多人知道包慧怡,是通过她的译作——伊丽莎白·毕肖普的诗集《唯有孤独恒常如新》、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集《爱丽尔》、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散文诗集《好骨头》、保罗·奥斯特的长篇小说《隐者》、科伦·麦卡恩的中短篇集《在这国,万物注...
    [ 2018-11-13 16:22:36 ]
  • 于坚:我想通过写作重返伟大的黄金时代
    “我的野心是重返失去的写作传统。每个时代的诗人都有这种重返,‘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李白),‘再使风俗淳’(杜甫)。黄金时代在我这个时代已经失落,我想通过我的写作重返那些伟大的黄金时代。”昆明市五华区文明街是一条清代...
    [ 2018-11-13 15:52:24 ]
  • 向以鲜:诗人决定了一个民族心灵的高度
    这首《割玻璃的人》,被称为“八十年代最贵诗歌”。1988年,《诗歌报》首届中国探索诗大赛开赛,该诗斩获特等奖,奖金一千元。要知道,当时大部分工薪族的月薪只有三四十元,换算成现在的购买力,这首诗大约能值15~20万元。向以鲜回忆,当...
    [ 2018-11-13 15:09:51 ]
  • 委内瑞拉诗人楠斯:“中国诗歌在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响”
    sb/20181012/46d12e7ac317694280847bc3bf337921.jpg?_=1539284144" target="_blank">长发飘飘的委内瑞拉诗人弗雷迪·楠斯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一直在委内瑞拉以西班牙语写诗。他的诗歌在委内瑞拉有很大的影响力,语言非常优美。  虽然第...
    [ 2018-11-13 14:39:48 ]
  • 树才:成都和巴黎,汉语和法语之间的相遇 | 成都国际诗歌周
    2004年,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中国,首站是成都,为何首选成都?其实除去经济投资方面的原因以外,希拉克还有一个个人心愿,他说:“杜甫曾在成都居住,杜甫草堂,这个名字真是令人激动。”当时,希拉克为杜甫草堂的题词是:“对人类最...
    [ 2018-11-13 14:31:23 ]
共 1220 条记录,每页20条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末页  第 页   

诗人热力榜

日榜周榜月榜总榜
  1. 徐崇武  350 
  2. 溪浣雪  200 
  3. 淼淼人间  50 
  4. 梁菁菁  50 
  5. 宁染  50 
  6. 叶志彦  50 
  7. 王正鹏  40 
  8. 许开锜  20 
  9. 凨凪  20 
  10. 梨花微雨  20 
  11. 完整榜单>>
  1. 西山寒玉  3000 
  2. 徐崇武  2970 
  3. 溪浣雪  850 
  4. 寰尘隐客  550 
  5. 王凝  200 
  6. 陶醉  180 
  7. 魚成鸿  130 
  8. 冰水轻  110 
  9. 商儒  100 
  10. 黎川  100 
  11. 完整榜单>>
  1. 溪浣雪  3910 
  2. 徐崇武  1500 
  3. 西山寒玉  1000 
  4. 紫聪显  470 
  5. 天心化云  460 
  6. 泓柯  400 
  7. 咏怀  400 
  8. 青山望天涯  400 
  9. 王凝  400 
  10. 一梦天下  310 
  11. 完整榜单>>
  1. 信奉  144550 
  2. 代雨东  81830 
  3. 咏怀  70590 
  4. 苍翠江南  66820 
  5. 野花自野  57350 
  6. 二月风雪  51430 
  7. 董凤云  47120 
  8. 毛岸雄季斌  38720 
  9. 周士强  33120 
  10. 晨笔  32530 
  11. 完整榜单>>

诗歌热力榜

日榜周榜月榜总榜
  1. 不为谁  1500 
  2. 穿梭者的诗行  1100 
  3. 为父有感  1000 
  4. 《七律·岳阳楼区党旗高扬》   620 
  5. 外卖到了  500 
  6. 春风袅娜·致敬执炬者  400 
  7. 齁喘  300 
  8. 尘世苍茫  300 
  9. 我的森林  300 
  10. 秋水长天  200 
  11. 完整榜单>>
  1. 敬诗友  2000 
  2. 月牙泉  1220 
  3. 哀思  1200 
  4. 秋乘绿皮火车独游  1100 
  5. 萤痕(散文诗)  1050 
  6. 望海潮•东方雄立(新韵)  1050 
  7. 坚守者  1000 
  8. 为父有感  1000 
  9. 一中校友赋  800 
  10. 旋转餐厅  780 
  11. 完整榜单>>
  1. 望海潮•东方雄立(新韵)  2500 
  2. 七夕对情人节  2270 
  3. 沁园春.巴灵台①  2000 
  4. 咏留侯  1880 
  5. 地脉  1800 
  6. 卑微的野草  1400 
  7. 雨夜,问酒  1390 
  8. 寂夜  1310 
  9. 红海滩叙事诗  1240 
  10. 蝶恋花.情劫  1150 
  11. 完整榜单>>
  1. 日红冉  51550 
  2. 母亲的心向着那片海  42240 
  3. 我站在出站口等你  39010 
  4. 李园白+“每日好诗”投稿(旧体诗)  38930 
  5. 我们的名字叫应急  29950 
  6. 芳华  24160 
  7. 九张机  23240 
  8. 游武功山  22810 
  9. 人  22700 
  10. 活着  18330 
  11. 完整榜单>>

诗讯热力榜

日榜周榜月榜总榜
  1. “李白成为连接我们友谊的桥梁” 中国与拉美诗人以诗会友
  2. 不止于凝望,不止于赞叹——中外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
  3. 百年北海,诗意盎然——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之北海诗会
  4. 长城上,千年斑驳成诗,诉予我听——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人参观慕田峪长城
  5. 诗歌搭建桥梁,编织超越时空的纽带——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侧记
  6.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7.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8.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9.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10.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

诗人活跃榜

日榜周榜月榜总榜
  1. 冰希
  2. 佳音之红尘印
  3. 孙剑兵
  4. 友谊居士
  5. 弓春兰
  6. 熊志兵
  7. 寒光居士
  8. 沈皖
  9. 清风呢喃
  10. 夙愿1
  11. 完整榜单>>
  1. 梁菁菁
  2. 月朗星稀客
  3. 冰希
  4. 奉翔
  5. 诗于
  6. 金锟
  7. 戴月伍六七
  8. 李文学
  9. 萧火杉
  10. 许俊民
  11. 完整榜单>>
  1. 李亚强
  2. 宝瓶净水
  3. 杨中文
  4. 月朗星稀客
  5. 一玊
  6. 木棉歌若
  7. 碧落鸟
  8. 孙剑兵
  9. 吴丽跃
  10. 笔名西石
  11. 完整榜单>>
  1. 龙山文士
  2. 黄仲阳
  3. 柳絮飘飘
  4. 东篱园主
  5. 阿Qiu
  6. 沉吟至今
  7. 武立之
  8. 言诗凡
  9. 王泽民
  10. 赜迩
  11. 完整榜单>>
<
首页/诗学/观点
黄灿然:那些可以终生阅读的诗集
观点
0
0
清平:我们手中的诗歌时代(随笔三篇)
观点
0
0
葛晓音:“诗圣”杜甫“圣”在何处?
观点
0
0
程一身:首届昌耀研讨会发言稿
观点
0
0
霍俊明:新时代:社会天平与诗歌的内在性(“新时代诗歌十论”之五)
观点
0
0
蒋登科:微信时代——新诗探索的得与失(新时代诗歌十论”之四)
观点
0
0
罗振亚:在方向明确的道路上——“新时代诗歌十论”之二
观点
0
0
王志清:贫乏时代的思与诗
观点
0
0
赵振江谈加西亚·洛尔卡、巴勃罗·聂鲁达和米格尔·埃尔南德斯
观点
0
0
南非诗人莫勒巴契:诗歌是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
观点
0
0
诗人吕德安:在山上画画 写诗 盖房子
观点
0
0
mboximg
高昌:两岸青山相对出 ——新诗和旧诗的互见与互鉴
观点
0
0
洪子诚:“与二十世纪同行”——变动纷乱中的稳定与信赖
观点
0
0
mboximg
孙文波、黄灿然、黄德海:《诗经》两千年 仍然很现代
观点
0
0
mboximg
张定浩:半途而废中怀抱热望
观点
0
0
mboximg
专访包慧怡:中世纪的人,安心接受自己只是世界的一个部件
观点
0
0
mboximg
于坚:我想通过写作重返伟大的黄金时代
观点
0
0
mboximg
向以鲜:诗人决定了一个民族心灵的高度
观点
0
0
mboximg
委内瑞拉诗人楠斯:“中国诗歌在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响”
观点
0
0
mboximg
树才:成都和巴黎,汉语和法语之间的相遇 | 成都国际诗歌周
观点
0
0
mboximg
正在加载...

版权信息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地址

北京市 . 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帮助中心

电话

常见问题&留言板

电话

chinapoem2015@163.com

  • 我要投稿
  • 每日好诗
  • 热门推荐
  • 我要投稿
  • 每日好诗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