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大河,饮马,洗靴子,
喂养鸟鸣。漂木在上游是绿光的游戏
中游,法则和护身
把下游变成一场等待
靴子和林子是另外的空,我们用风声
腾出一部分,容纳积叶和大雪
世界的嬉戏从裸睡的根部开始
因为了解,我们互为声音
——我们互为内部,就像日头在树中
词在祖国中,不乏保守和激进的翻滚
头顶上的天,是天命,天道,天意
落到地上是天赋,天才
脚步声在林子里像空手套
问候最早的鸟鸣
漂木沉重,滑行却轻盈如呢喃
他丈量它们,用单音词脱去枝叶
一天护林人开始讲童话:
是的,我把漂木河移到天上
失去了它的汛期……他把灯光译成月光:
认识有,总是困难得多
新诗中,一般山不好写,河好写。河不好写,河边的景物好写。
这首《漂木河》,算是写河流的上乘之作。
它首先及物,语言准确,抵达力较强。“这是一条大河,饮马,洗靴子,/喂养鸟鸣。漂木河上游是绿光的游戏/中游,法则和护身/把下游变成一场等待”,描写给人的质感很强,哪怕使用类似比喻的手法,呈现意识也很到位,比如“绿光的游戏”、“法则和护身”,或形象准确,或让人浮想联翩。
除了写实,这首诗的写虚功底也很好。“靴子和林子是另外的空,我们用风声/腾出一部分,容纳积叶和大雪/世界的嬉戏从裸睡的根部开始/因为了解,我们互为声音”,什么是“另外的空”?另外之外,还有一种“空”是什么?另外之外的“空”是否与上一节的“等待”有关?“风声”仅指自然的风声,还是有别的所指?“裸睡的根部”又是什么意思?这些都具有含混性,同时值得探问。尽管如此,诗中无疑提供了相关性,提供了某些语义指向,所以读者的探问不会离题太远,乃至可以理解“我们互为声音”,是因为有“积叶和大雪”的铺排。
至第三节:“——我们互为内部,就像日头在树中/词在祖国中,不乏保守和激进的翻滚/头顶上的天,是天命,天道,天意/落到地上是天赋,天才”,这一节看似是对前一节的阐发,更写虚了。比喻大胆,意象的离合性增大,联想离奇。我们通过其中精辟的语句,仍然能看出诗意和语言逻辑上的自然顺承,所谓“辞断意不断”。它从内部写到外部,从地上写到天上,所要表达和披露的,仍是生命(不仅人,还有物)在特定环境中的通情、通约、通达,是生命卑微与荣耀的生长,是认命,是获赠于自然天命。这些大命题,到下一节,又回到具体语境了,回到“林子”、“鸟鸣”和“漂木”,回到“他”:一个护林人。“他丈量它们,用单音词脱去枝叶”,它们不难理解为“漂木”,“单音词”是指什么呢?这比较费解。一个护林人的单音词,难道就是鸟鸣?
最后一节更费解。“移到天上”的漂木河,失去汛期的漂木河,是人间消失了的漂木河,是一种“无”。既已经“无”,却还要“把灯光译成月光”,重新在天上照亮和认知。“认识有,总是困难得多”,这最后一句像哲学表述了,用在诗里,显得抽象,可作者要的,可能就是这么一句抽象。
漂木河有,漂木河无。
✦特邀点评:唐翰存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程继龙 耿占春 冯雷 顾北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蒋浩 蒋登科 贾鉴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海鹏 李犁 刘向东 李云 李之平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马知遥 莫真宝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向以鲜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张光昕 周伟驰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