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寂荡,汉族,生于1970年,贵州福泉人。曾就读于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和西南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1999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贵州省作协副主席,《山花》杂志主编,贵州省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南民大博士生导师。
行旅图(组诗)
流杯池
年少时,在县城喝酒
我们用的是碗,端起即一干而尽
后来到了省城,喝酒用的是拇指大小的玻璃杯
开喝之前,席上还有开场白
起初不习惯,担心一用劲,玻璃会在指间破碎
觉得那细饮对于巨大的胃
犹如杯水车薪
十五年前,我去到绍兴
会稽山、兰亭、王羲之……一下子
从教科书来到我跟前
如雷贯耳的九曲流觞的场景竟然那么低微
一沟曲折的浅水,却承载了永和九年
一场轰轰烈烈的聚会——
若我在场,我一定期望那只杯子在我面前停留
此刻我想,这世上
该有多少雅事是我闻所未闻
正如该有多少野蛮超乎自己的想象
而在宜宾,邂逅流杯池
感到这是晋朝托付与宋朝的一个梦境
是的,我所置身的是宋朝的一个梦境
石凳犹在,坐在那上面的身体早已消失
流水犹在,那流动的杯子早已消失
即便镌刻在石壁上的文字有的已风化湮灭
修禊之事不再,这人世依然冬去春来
所有的生命无非一场聚散
相聚欢,散又何妨
富厚堂
料峭春寒中,我再次来到富厚堂
那面巨大的帅字旗仍然在风中猎猎作响
仿佛从晚清到现在,一直
守候或呼唤着它的主人
在旗下,我仿佛听见那弥漫的硝烟中震天的喊杀
室内起尘的三合土曾经历了多少拂晓的洒扫
承受过多少匆忙或沉缓的步履
天井的檐瓦曾有多少雨水滴落
人去楼空,富厚堂似乎变成了一座纪念碑
纪念着平息战乱的功勋,以及
对人世安宁的渴望
后山上晚清的樟木从未停止生长
郁郁葱葱,犹如宅子主人的思想历久弥新
此时宅前满塘残荷
但我知道,衰败是暂时的
我能想象出莲叶田田的盛景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世事漫随流水,而荷花依然岁岁映照日月
在梧桐山下
舞台上的表演者退去
包括小学学生和退休的职员
以及那位神奇的魔术师
而台下的观众也在散去
——不少是附近的村民
剩下的就是一群诗人——
一些坐在台上,一些坐在台下
坐在台上的依次发表主题演讲
包括我。同行发言时
我一边倾听,一边把目光
投向远处的山峦
只见满山林木葱郁,正被夕阳映照
心里想,要是我的目光能够翻山越岭就好了
就可以看见山那边的世界
夕阳慢慢落山了
我的对面是一栋红色的建筑
墙壁上写着:119,消防
这景象多么像霍珀的画作
舞台旁一条溪流一直在流淌
——有着这个季节的枯瘦
我的目光投去的方向正与她的流向相反
我不想去打听她的名字
我打听的是旁边两棵树的称呼
原来一棵是异木棉,一棵是凤凰木
此时异木棉正在盛开,绚烂无比
在深圳水贝
保安身着白色制服,戴着红袖标,高大而英俊
看他们得仰望
珠宝博物馆的讲解员长得高挑标致
看她也得仰望,同时惊为天人
从未置身于这么密集的天价物件间
在黄昏密室里,这些珠宝
来自遥远的异域,遥远的年代,或遥远的地层
近在咫尺,却感到又远在天边
我仿佛在梦游
本身患有眩晕症的我此时更感眩晕
不得不匆匆逃离。也无暇
去凝视那些熠熠生辉的红宝石、绿宝石、琥珀、水晶、黄金和玉石
回到光天化日之下
坐在行人穿梭、汽车如织的街道旁
仿佛才回到现实
我知道这里就是我们辽阔的国家
最大的珠宝集散区,黄金遍地
我想到在贵州老家的女儿
马上就到了她五岁的生日
于是,我穿过马路,在一家不议价的门店
给她买了一枚白玉平安扣,并系上红绳
以作为她的生日礼物。端详着
掌中这枚小小的、晶莹剔透的平安扣
我知道这就是我与水贝的唯一关联
福田红树林
鸟群飞来了,鸟群又飞走了
黑脸琵鹭、泽鹳、白眉鸭……
飞去赤道以南的南方
飞去北回归线以北
年复一年。仿佛是同样的鸟群
只有鸟群自己知道
每次迁徙都不是同样的鸟群
而红树林还是那片红树林
热爱淤泥,渴饮咸水
在枝条上繁衍自己的后裔
犹如踏浪者,与潮水相向而行
树林里响彻潮水声和鸟鸣
而红树林本身是缄默的
红树林包围着海水
而城市则包围了红树林
在海潮中倾伏而又挺立
以自己的家园护佑人类的家园
她是鸟群的驿站
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截长城
沙嘴村
这哪里还有一丁点渔村的痕迹
除了门口的牌坊标示这是一个村
牌坊是高大的,而更高大的
是后面的楼群
这些楼群的房价令外乡人瞠目
我暗自盘算,这里普通一套住宅
可在我家乡的省城购置两栋独立别墅
也许我在村里狭窄的街巷
随便遇见的一个村民都是富豪
其实,这里已完全是一个城区
作为渔村,已成过往
犹如渔船那远去的帆影
渔具已成为老人记忆博物馆里的陈列品
大海近在咫尺,已成为风景
惊涛骇浪已显得遥远
只有曾经护佑渔民的洪圣宫还在
置身于高楼间的一隅
诵经声还在,香火仍在
大海已不再是村民谋生的渔场
已是商品贸易的港口和航道
村民已置身于另一片大海,商业的大海
大海仍然有变幻的风云
仍需要谨慎、勇敢和勤勉
“头条诗人”总第1099期,《南风》2025年第3期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