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堪愁自觉凉,小寒枕月读苍茫。
灯光莫怪蹒跚影,翻页心思已发黄。
据称,气象资料显示,在二十四节气中,小寒往往是气温最低的节气,首句中的“凉”字似乎尚未传递出小寒这天冷气森森的体感。次句的语法有些特别,形式上是主谓句连动式,但处于主语位置的“小寒”并非主语,而是时间状语,实际上此句既是无主句,又是连动式。“月”是名词,为“枕”的宾语,其实月不可枕;“苍茫”是形容词,作“读”的宾语,其实苍茫并不可读。况形容词直接作宾语,洵非常态。此句的“小寒”既是点题,又照应首句的“时令”。前两句写出在一年中最冷的节气兀自“堪愁”的境况。一般而言,室外有月,则室内早已是掌灯时分。第三句是祈使句,嘱咐灯光,不要责怪“我”身影的蹒跚。结句解释之所以发出如此“请求”,是因为“翻页心思已发黄”。影的蹒跚,折射出的是年纪老迈,结句心思发黄,反映出岁月沧桑。合而观之,此诗似是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感:在小寒之夜,因寒冷而瑟缩不已的“我”,枕藉着月光,眼望苍茫的窗外发呆,忽而目光回缩,聚焦于室内灯光下蹒跚的身影,回忆岁月沧桑,有无限感慨!
诚然,月光无形不可枕,苍茫(夜色)可感不可读。同时,“灯光”亦不懂得“责怪”,这里是拟人化的手法;而“心思”无法像书本那样“翻页”,更不会“发黄”。此诗在语法修辞运用上的种种特点,体现出一种可贵的探索勇气,与古典作品划清了界限,随之而来的是场景虚化和内容晦涩。前文对诗意的分析,实际上是一种猜谜式的解读。本世纪之初的旧体诗有“实验体”之说,这首诗与古典诗作相比,在语言运用上即具有明显的“实验”性质。
此诗今年元月七日发布,元月五日为小寒,想必为应时之作。然元时值农历冬月三十,庶几无月可枕,则第二句的“枕月”非实写,是“为诗而诗”造出来的“姿势语”,明矣。这与古人“但写真情并实景,任他埋没与流传”的创作模式迥异其趣。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程继龙 耿占春 冯雷 顾北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蒋浩 蒋登科 贾鉴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海鹏 李犁 刘向东 李云 李之平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马知遥 莫真宝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向以鲜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张光昕 周伟驰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