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章池:一首“听来”的诗

——《杜鹃还是布谷》创作谈

作者:杨章池   2018年08月28日 08:32  中国诗歌网    1467    收藏

88


每日好诗欣赏


杜鹃还是布谷

诗|杨章池


“咕,咕啊,咕!”

在树顶,它用一声接一声的叫

截住支教老师返城的路。


陌生的鸟,吐纳巨大嗉囊

说无限悲苦。

他停下脚踏车,呆望一小时


天空高远,时间忽快忽慢

他在风中一直攥着拳头,几乎要

替它咯出血来


“大包鼓得快爆炸了!”当他

作为年迈的父亲向我转述时

已过40


但他仍不明白那只鸟为什么

只冲着他叫:

那时,生活碎屑刚被扫除


病痛还遥遥无期。

作为客居湖北的广东人,他甚至不知道

它是杜鹃还是布谷


每日好诗创作谈


一首“听来”的诗

——《杜鹃还是布谷》创作谈

文|杨章池


2017128日,我的诗作《杜鹃还是布谷》被评为每日好诗。

这是一首“听来的诗”——且听我讲来。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奔涌心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内心情感、情绪的外化。有一段时间的清晨,在我家——新江口镇金马花园C栋前的花带中,都会传来一阵我不知道名字的鸟儿拉长的啼叫,有披肝沥胆般的凄苦。其时,妻子刚接受了一次很大的手术,艰难康复中,全家人的心境真是风雨飘摇。鸟鸣也许一直都有,只是我从来没注意罢了。

我问父亲,那是什么鸟,又详细地把鸟叫学给他听。他说可能是鹧鸪,本地土名叫“咕鸡子”。别听它叫得悲愤,它可能高兴时也这样叫。父亲说着说着就陷入了沉思,忆起当年。就是我诗中写的那样,1970年代的某天,他风尘仆仆地从沙道观镇支教点回家,骑着脚踏车行至途中,被一只鸟吸引住了。它在树梢枝头,像是只等着他来一样,叫得撕心裂肺。而且伴随着每一声啼叫,鸟的喉咙(嗉囔)就鼓起一个大包,像气球那样膨胀,大得让人担心随时会爆炸。他当时呆呆地看着鸟儿,看了好久。

父亲并没有讲述他和这只鸟儿之间的共同遭遇之类的感慨。但在儿子心中,父亲——当年支教的中年老师,一个受过不公正待遇的知识分子,就这样与这只 “鸣冤叫屈”的鸟儿扯上了关系。

父亲是广东兴宁县人,1964年南开大学毕业后,分到武汉外专(今湖北大学前身)教书。在那里遇到在校求学的母亲,一个青年才俊,一个妙龄女生邂逅并产生爱情。母亲毕业之后,父亲义无反顾地追随她来到了松滋县南海公社,双双到永合中学任教。可以想象在特殊时期,父母亲作为“臭老九”受到的打击和欺凌。辗压是全方位的——尤其是父亲,一个外乡人,个性又文弱,哪怕书教得好,学生、家长都敬重,他在落后的乡间还是常常沦为笑柄。我曾在酒席间遇到一位父亲当年的学生,他跟我说,父亲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有一次因为琐事与某某意见不合,那人发起淫威满嘴脏话,将父亲骂得七荤八素,父亲面红耳赤,良久之后只憋出一句“岂有此理”!那位学生讲述这段细节时,言语其实也满含奚落。知识分子,曾经就代表着百无一用的“低能儿”。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家才辗转搬到县城,父亲先后在县教师进修学校、松滋师范教书。我还记得,他用自行车驮着大包小包,歪歪扭扭地在前面骑行,母亲手执几根帐竿,像赶鸭子一样领着我们步行三十余里地,进驻学校招待所。

扯远了。其实那只鸟是不是杜鹃,已经无从考证了,且就将它这样命名吧。杜鹃俗称布谷,也叫子归、子鹃,自古以来的诗词提及杜鹃,都免不了染上几分哀怨几分愁苦。因其舌部是红色的,古人认为它啼得满嘴流血,乃有“子规啼血”一词。你看,一个中年教师无意中观鸟、听鸟啼的细节,他竟然记得那么清晰,三十年后讲述给同样的中年的儿子听,在他心中又引发许多波澜:这中间,时代、社会的变化可谓沧海桑田,但这个片断,那样深深地锲入了心灵。父亲,以及整整一代基层教师,他们的命运,他们的遭际,他们的日常,是如何被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了!

所以,这是一首听来的诗,倾听的同时,父亲与我两代人,被这个挥之不去的小小细节牵引着,回到了历史的细处、深处。而我那段时间由于特殊原因而产生的一些伤怀、感慨,也不自觉地叠加进这首诗中。最后形成的,就是杂糅了各种因子的这样一个综合体。40年后父亲“仍不明白那只鸟为什么/只冲着他叫”,“作为客居湖北的广东人,他甚至不知道/它是杜鹃还是布谷”——有所显露也有所遮蔽,在清晰的表意和平实的叙述中留出一些空间,传达的是两代人对于岁月的惆怅和喟叹,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的追溯与思考。

这首诗在中国诗歌网发布后,先后有百余名诗人和网友参与讨论。诗人冷塔认为,这是一首将“移情”技法体现得教科书般贴切的叙事诗。文本处在父亲的回忆的独白中。在父亲的叙事里,他被一个外在意象缠住,他的某个方向的生活被一个明确的外在物变更,从此造就了他现在的口述史。湖北青蛙在《错误的声音可能永远提示着我们》一文中说,“认知上的错误带着既成事实的错误一路前行,它唤起了追忆性质的往世感。但现在,那些晦暗的阴影已经被远远地抛弃在了时光的深处,眼前有的只是回望与打量:风华不再,岁月已老,世道沧桑。”网友杨动力分析,《杜鹃还是布谷》的题目好比是“氯化钠还是盐”。前者赋予诗意和文学色彩,后者接近方言俗语。这个杜鹃让我们似乎看到许多求知若渴的乡村少年儿童,正用他们真诚的眼睛在哀求老师留下来,也好似许多淳朴的乡亲们在虔诚的挽留支教老师。诗人陵少说,这首诗是“用鸟叫说出巨大的空间”。网友鹿幼幼则认为,从这首诗上面来说,所包含的事件,背景,情感都非常丰厚,就好像是电影镜头的其中一幕,并且在结局部分,不激烈,却有着某一种珍贵的回忆。大家见解各不相同,在解析中又提供了不少新奇的角度,帮助这首诗持续发酵,以及在阅读中被多次“重构”。

种种反响,也让我惊讶于中国诗歌网的影响力之巨——短短几天,一首小诗就吸引众多关注,并能激发大家展开有效的讨论和延伸式的叙述,在文学式微,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的确难能可贵。感谢中国诗歌网,感谢花语、孤城的催促鼓励。


诗论短文


诗人一边说是,一边说不

文|杨章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一类人有一类人面对命运的方式。在我看来,诗人是一个独唱者,在当代的大背景下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此作为对虚妄人生的证明。诗人总是矛盾的,他总是一边说是,一边说不。

相融的两端:古典的诗意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性。

要进入一個时代的语境,跟上它的节奏,跟上它的语言体系。诗歌语言不能僵死,而应该在古老的语意中重焕生机:语意的转换,适当的留白,必要的变形和陌生化。诗歌语言拥有了自己的节奏,自己的腔调,自己的生命,才能真正飞起来。但现代诗歌中可以有古典之味,古典有时候甚至成全了它的现代性。优秀的古典诗词中也有径直通向现代的先锋意识,这先锋更印证了其古典之美。我们能从现代和古典当中找到一种遥远的相似性。

相持的两难:肯定再肯定,否定、再否定。

一方面,诗人要有足够的自信,不然没有办法写出一首诗来。我有过创造杰作的妄想,想来可笑,但写的时候它的确带给我亮光,以及对这种光亮的寻找,沉溺和缅怀。诗歌的愉悦足以让我感受到生命最深的美好。但我更多时候在自我否定当中。必须有三级节节败退的底线,一,所写的,必须有一些內容和意象在我的心中从來沒有出现过,二,如果有过,那么一定要有一些表达方式沒有运用过,三,如果运用,我必须能够说得更加清晰和深刻。退到最后,就是一首彻底失败的诗。很明显,我常常在失败,至今没有捉到那只理想的诗歌之鸟。

相悖的两面:熟练的工匠和通灵者,目光炯炯的狩猎人和悲凉的失败主义者。

激情总是一时的,真正的、成功的诗人必须同时是娴熟的匠人。大融合时代,一味闭关练功是无效的,应该主动接受冲撞。我近年来通过与张执浩、刘洁岷、铁舟、毛子、陵少这些诗歌师友、兄弟们的深入交流,吸取了营养,进行了自身的光合作用,供养了体内的鲜花、绿叶和果实。接下来,就是像希尼那样,以笔为锄,不断地向下、向内挖掘。但很多时候,我只能生产人云亦云的废话和不知所云的傻话。

然而,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诗人是受到雷击之人。思想和意象的雷电穿过他的身体,他瞬间成为一个带电的物体,成为神。如果有幸,他能将这种奇妙的颤栗讲出少部分。我们受一种力量的指引说出那命定的话。诗人作为良导体,在触媒作用下,将隐藏的诗性因子一一传感出来,化为好诗。雷击可能来自四面八方,只要我们心存敬畏、体恤、悲悯。甚至,一些最极端的生存打击或不太顺畅的个人命运造成的强烈刺激,也会有效激发诗人,充分调动“能量源”。所以,被雷击的,也就是被赐福的。当我们化繁为简,举重若轻,大巧若拙,当我们最终出一首不带斧斫痕迹的诗,好像它就是自然而然存在那里的,只是借我们的心,借我们的手流出來的——诗歌就凭借语言滑翔,在那一刻获得生命和自由。

没有日复一日的练习就不会有破壁升空的那一天。悲凉的是我们有过这样巅峰体验又不得不忍受日常的平庸。就好像念兹在兹的叶公见到龙真的来了,他惊慌失措方寸大乱,在此后持久、纯望的期待中,真龙永不再来,潦草的人生再次失去审美这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2018615日,诗人在诗集《小镇来信》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分享会的发言摘要)


诗人简介

腾龙洞前

杨章池,生于上世纪70年代,湖北松滋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荆州市作协副主席。曾出席第四、五届珠江国际诗歌节,第二届北京诗歌节等。作品散见于各类期刊及选本。著有诗集《失去的界限》《小镇来信》。湖北省“七个一百”文学人才,入选湖北省文联优秀中青年人才库。现居荆州。


诗人新著书影

小镇来信效果图

杨章池诗集《小镇来信》


推荐阅读


诗人每日好诗原文及专家点评

诗人主页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主页

“每日好诗”背后的故事合辑

责任编辑: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光阴里的诗意与传承—— “青春诗会”40年:记录时代脚步,见证数代青年诗人成长
  2.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3. 重立人民性与重塑主体性——对当前新工业诗歌写作的一次掠观或几点体会
  4.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7.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9. 诗人陈先发当选安徽省作协主席
  10.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 《青春,如风有信》(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中外对照文版新书首发式在法兰克福举行
  2.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东京梦华·菊香宋韵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开幕式暨座谈会成功举办
  6. “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开幕式暨“青春四十届·致敬诗歌和青春”座谈会隆重举行
  7. “每日好诗直播间”暂停一周
  8. 第444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10. 博士论文《〈诗刊〉社“青春诗会”研究》(节选)丨左存文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