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作者: 2017年08月01日09:16 浏览:7484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帕格尼尼。意大利小提琴弦上舞动的魔鬼
一百年后在钢琴的附身

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苍白。狂热
鬼魅般的躯壳
裹着热情的灵魂
乐章中  你的忧郁就是俄罗斯忧郁
你就是拉赫玛尼诺夫。就是我
延续的生活
甚至:你爱过的女人。和你交易的恶魔
你在教堂碰到的麻烦。琴弦上
你放肆的习惯和姿势

当我把节奏放慢。时光倒流
提琴独奏的动机。主题的另一种变奏
18个变奏。18双天使的眼睛
关闭喧嚣嘈杂的音响。世界的一切停下来
而弦乐是另一条河流
在音色的深处暗流。你吹动了帆


点评

让诗歌构成音乐的要素、时间的要素、灵魂的要素乃至人生的要素,这的确需要那些趋于疯狂跳动着的或是弥漫飘荡着的音乐“调式”来支撑,只有它可以作用于人们的听觉或是知觉而产生出一种“时间幻象”,《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这首诗就有这样的特点。

的确,以诗来演绎被世人广为传诵的世界名曲并非易事,在这里,诗人正是抓住了最能够准确体现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演奏的声音词汇、肢体语言和调式定音来体现这首诗的深刻内涵:“帕格尼尼。意大利小提琴弦上舞动的魔鬼/一百年后在钢琴的附身”、“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苍白。狂热/鬼魅般的躯壳/裹着热情的灵魂”。是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为拉赫曼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优美无比,动人心魄,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首诗要想表现出这个曲子的灵魂,必然要找到这个曲子的“核心要件”,于是,诗人从这个曲子里的18个“变奏”作为突破口,用诗意的符号来表现拉赫玛尼诺夫对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舞台形象:“18个变奏。18双天使的眼睛/关闭喧嚣嘈杂的音响。世界的一切停下来/而弦乐是另一条河流/在音色的深处暗流。你吹动了帆”。

此时此刻,在我们的面前,一个瘦骨嶙峋、苍白、狂热、鬼魅般的躯壳包裹着热情的灵魂,仿佛被艺术之神唤醒,整个世界好像瞬间被辉煌的旋律所照亮,这既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天籁美感,也是这首诗给我们带来的音乐动感和生命交响。


特邀点评:卢辉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曹宇翔 耿占春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刘向东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蒋浩  莫真宝 荣光启 树才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点击查看

“每日好诗”投稿专区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