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最近,我身上聚集了不少的
孤独和愤怒——它们都是无色的,
带着刺儿、花儿和负能量的。
路过翠峰亭时,正是上午,来自
头顶的阳光,一次性地把它们剪切得
干干净净。我就像穿过阴影的树枝,
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郡南十里,山嶂重复,石壁
干云,”唐太守房涣在天宝八年
三月二十日喝得大醉,吟到:“常治
宴赏,同诸英佐,得尽欢游。”他的
杯子,今已碎裂在远渺的皇恩里,
声音凝固在纱帽湾的摩崖石刻上。
那歌舞的女伴,会不会变成依然在
舞着蹈着的蝌蚪而重生?
陡崖下的青苔,是他得力的刀笔
小吏或村民过客的声息细弱的足迹?
有人在河边或山洼的树林中野合过吗,
有;尽管,我至今没查到殉情跳崖
或跳河的野史。应该赞美那些
被山水之美感化了的人们,他们想
结束奔波或游历,长居于此——
两三个月后的初夏,浙江松江来的盛交,
在俩人高的岩石上刻下了“石屋”
二字,这就是领悟了山川的福祉
而想告知后人的实证。逆流
抵达的北宋太守王叔仁,同你我一样,
都不能享用那前朝的杯盏和美食,
除了至今还在滴落的泉水和
横过天际的烟岚——他建下的
翠峰亭的形体,已经风化成
不准确的县志里的
几个汉字,那些来往的宾客,如露珠
消散,但翠峰的屏障还在,自东入西的
玉带河还有着古老的澄碧,南边
山崖下钢铁厂的矿洞中还有蝙蝠、松鼠
和杂草出没。鸟雀当然有着自己该有的
欢娱。七里店的峡谷好深好静啊,一如
安放着修造亭台的祖先或攀岩的
石匠们的灵魂的神龛——我一生注定
要在兴州城、翠峰亭和接官亭之间
多次往返,因为这是我现住地
和家乡之间的区段,每次经过,
我都能看见穹顶闪现的光柱——它昼夜
源源不断地倾注,赐予我醇酒般的启示,
使我有所醒悟,不管乡亲们
和路人是否关注、留意。今天,我在此
沿着309省道而行,躯体中的香气
在不停地产生、上升、膨胀着,就像
一个春兰的花蕾,被初春唤醒,被天地
加热,我战栗着,是啊,过一会儿,
我就要像拉大便一样排掉肉体内
堆积了一冬的寒毒。我还要全力
攀上山顶——翠峰之上,我看见了
亘古的翠峰,没有看到从前的楼阁,
这有什么问题吗!没有。我会找个
向阳的平地用山上
随处可见的落叶、永远不缺的树枝
和蓬勃的葛藤与野草给自己
搭建一座亭台——就取名叫“靖东亭”
或“文海亭”吧——我会坐下来,
安静地看远方,看山下,看那西边
钢铁厂、电厂的烟囱和自己在人世的
过错与劳绩——我会顺便扫净
通往我内心的小径和台阶,顺便让
我的躯壳装下更多的天光……
诗歌是生命律动美的表达,更是情绪的宣泄。从文本开头,诗人用“花儿”“刺儿”状形,并赋予特有内涵,两个奇妙的矛盾的意象连用,把抽象的物象传达的意向和复杂的情绪归于无痕,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们只能从中感悟,意会,却无法言传。诗人成功营造了一种情绪波动的意境,在现代诗中很难找到这种独特的语言神性。但诗人是幸运的,“路过翠峰亭时……”诗人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婉笔推进,使情绪从低谷走出,进入一种昂扬的意境。诗人心境的转换竟源自于一次经历,源自于翠峰亭,源自于阳光的剪切。诗人不避生活,积极迎接来自心灵呼唤的生活态度,形成了诗歌崭新的气场。但这种转换还不能让读者真正折服,读者可能会问:究竟是什么让诗人彻悟呢?一个开头,就把读者拉进诗中,给读者以非读不可的感觉。
引典,奇妙交代翠峰亭的历史文化积淀。从尊贵到卑贱无不受到山水熏陶、感染、净化。所以,诗人说:“应该赞美……”。这里的确宜居,是心灵的归宿。从“盛交”到“北宋太守王叔仁”,到“来往的宾客”,到我都有深切的体感。诗人反复引典,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感受翠峰亭的沧桑及魅力之所在。诗人“感物而动”。这首诗歌是诗人的主观心灵邂逅精神承载之物——翠峰亭后,灵感爆发的产物。也是诗人长期积累,才让诗人拥有了敏锐的触角。翠峰亭渐渐消隐,是客观存在的,而后面的“靖东亭”“文海亭”是诗人的意念之引,前后对比,强化了翠峰亭在诗人精神中的位置,可谓切题。(点评网友: 王怀文)
“每日好诗”点评网友名录
诗者絮语、韩东林、凤鸣宫山、wxh2016、只蝶痴梦、李龙、芦苇*印迹、老磨香油、斯文白·雷、珍河、诗语温暖、周塬、孟未了、冷麾、蟋蟀、皖西周、沉香行*朝闻道、紫梦微醺、燕诗雨、荣光启、吴根友、易寒水、九月漫、安峰、高杉、王卫国、于贵锋、王徽公社、河空里的醒、荷戟寻仇、忧子等。
(以点评时间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