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川: 小时代里的诗意突围

作者:刘川 花语   2017年03月15日 08:22  中国诗歌网    3284    收藏

刘川何为好的口语诗?何为好的诗?当然没有绝对标准。第三代诗歌运动以来,诗人的人本精神、个体的独立意识不断觉醒,个性化、个体化语言的诗写运用乃是常态。运用口语,当然可以。诗人回归自我、回归生活的道路当然不止一种,但语言自觉,可能是其中最简洁、最便捷的


编者按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诗歌在一定层面已经进入了当下精神生活的核心;同时,中国诗歌网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也让越来越多的实力诗人渗透到了中国诗歌网的各大板块!正值中国新诗走过百年之际,为了展示中国实力诗人的气质和风彩,我们有了这次独家策划,对中国实力诗人进行系列访谈! 点击查看 [ 往期精彩 ]

刘川




刘川(诗人主页)1975年生。16岁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诗集《拯救火车》《大街上》《打狗棒》等多部。曾获人民文学奖、徐志摩诗歌奖、辽宁文学奖等诗歌奖项。现居沈阳,某诗歌杂志执行主编。




刘川的写作也是应了诗歌写作的大势。而且当下文化的大态势就是混搭和出位。混搭就是把各种不相干的事物色彩糅合在一起,出位就是偏离传统和主导。刘川的混搭就是把不相关的事物用比喻弄到一起,以产生一种大吃一惊的效果;出位就是努力把诗歌写成不像教科书上定义的诗歌,以此拓宽诗歌的疆域,增加诗歌的冲击力,和延长诗歌的生命力。

——李犁

我们可以看出刘川的反智诗歌是一种更加深刻、更加与时俱进的口语诗,它深刻反映着作者的当代性意识,其思想性和创新性是不可否定的,但是因为它的语言外衣是口语的,再加上创作手法是荒诞的,因此不少诗人和编辑没有对其进行深刻地解读,没有将其与第三代诗歌进行清晰地对比,往往对其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显然是中国诗坛的一大损失。而且随着当代诗坛程式化和概念化写作的盛行,富有创新和思想内涵的作品的生成空间被日益缩减,希望刘川诗歌的存在不要成为中国诗坛的一种异类,甚至是不可再生的异类。

——彭勋

在一个文化臃肿精神瘦弱的年代,反击假大空的精英话语复制,拒绝口语族的唾液式表达,让刘川占据了极具感召力和说服力的灵魂蛮荒地带去开疆拓土,载植出令人赏心悦目脱胎换骨的心灵植被,从而以不妥协的生命光谱与人性之诗净化和洗礼了我们的感觉世界。

——刘恩波、张剑


访



1、花语:“读我国一/著名(国宝级)抒情诗人的诗集/我把每页上的/‘ 啊 ’/ 都改成了/‘ 呸 ’/ 结果都是这样的// 呸!大地/呸!太阳/呸!黄金般的稻谷/ 呸!海洋/ 呸!母亲/ 呸!滚动的车轮//改完整本诗集/ 改完整本诗集/爽死我了”,这是你的诗作《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还是做了》,说实话,读完整首诗,我没稳住笑,很大声,完全没有顾虑办公室还有别人!真的很过瘾,很爽,反讽的意味很浓,不笑不性情。我个人认为在诗中体现真实、诚恳、张力、陌生化语境、发现,意外和惊喜都还不够,将诗写到有趣,也是一种境界,这一点,你是否认同?

刘川: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幽默的人。甚至相反,我这个人刻板无趣。对于诗歌而言,可能大家读到我诗中所谓的“笑点”恰恰是我太认真、太较劲的结果——对那些习惯性麻木或群体无意识,我居然要反抗一下子,够无趣的。对于“反讽”,我当然常用。但我宁愿把它当成一种批判的态度、一种思考的方向与还原理性的方式,而不是诗歌手法。当下的写作,反讽之法用得较多,现代/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手法之一。但如果只建立在“解构”本身,还是不够的,“解构”与“建构”形式不同,而本质应该是一回事:去除虚伪与遮蔽,对澄明诗意之还原。当然,这个高度我达不到,我的“解构”最多企及了“真”或不伪,正如你所言的真实、诚恳。


2、花语:最早写诗缘于何年?最初受谁影响最深?“刘川手术刀一样精准和锋利的诗句,让一些喜欢他的读者既欣赏又惧怕,他总是一语中的,直指现象后面的本质和真相,直指常人逃避和无法面对的那部分现实。”这是诗人樊康琴对你的评,如何理解?

刘川:我写诗始于1991年,16岁,当年在《星星》《大河》两本诗刊同时发表处女作。最初的写作自话自说,阅读比较杂,难说受谁影响最深。

谢谢诗人樊康琴的评论。现代社会以科学主义为基本信仰。而从现实来看,为何现代人获得的科学越多,反而越“迷信”越迷茫空虚呢?当然一是因为科学的“遮蔽”,获得某一科学认知,就会以之为当然正确、以之为绝对标准,依赖科学从而拒绝怀疑,失去思考与判断力。二是因为一味追求绝对科学、“物”的实证主义,而失去了思、失去哲学,连最基本的科学伦理都不能保证;过分推崇科学主义而放逐人文精神,迷信于可见可感的物质、财富、感官体验等等,人只会丢弃心灵、活在体表。我不反对科学的进步。但以资本、权力、现世主义为人存在的标准,我深恶痛绝。我的诗,基本在这个批判点上对荒诞“现实”开刀,不原谅、不容忍人类在物化潮流里的自我放逐。

在韶关,2005



3、花语:如此说,你认为诗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

刘川:当然不是,尽管诗歌可能会有这样的作用,但诗歌的工具化是值得警惕的。简单的人道主义关怀是不足取的。比如对农民工或弱势群体困境的关注,就具体诗歌创作而言,大家往往处理成极其简单的政治形态的呼吁与救助,诗歌如此单一的工具化,是我不喜欢的。我一直批评所谓的“草根主义”。我希望诗歌是一个大视野(在哲学的高度)、小入口(在人性的细部),两者的融合。诗歌更应该关注的是复杂的“人性政治”。


4、花语:“即兴式的活泼想象使刘川的诗更加体现游戏性”,有人这样形容你,怎么理解游戏性?

刘川:诗人不过就是漫长历史时空里的一个独行者,诗歌不过就是一个帮人类更有存在感和存在美感的“游戏”。我一直告诫自己,尽管要尊重其他诗人,但诗人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可自我圣化、出离人群。我作品里的游戏性,根源在此。做一个普通人。打酱油归来,实实在在写一首诗,何不开心一些。即兴式的活泼想象,恰恰是因为我愿意“放下”所谓的修辞,追求真心本性时自己会更舒服。


5、花语:在我看来,口语诗是非常难的。不仅仅是说句话,将其分行排列。如果分行的文字没有“意味”,在我看来就是废话。曾有人说你是“口语诗人”,你怎么看待这一称呼,在你看来,何为好的口语诗?

刘川:何为好的口语诗?何为好的诗?当然没有绝对标准。第三代诗歌运动以来,诗人的人本精神、个体的独立意识不断觉醒,个性化、个体化语言的诗写运用乃是常态。运用口语,当然可以。诗人回归自我、回归生活的道路当然不止一种,但语言自觉,可能是其中最简洁、最便捷的。近年,口语诗或被广泛推崇、或被集体剿伐,目我为“口水诗人”者也大有人在,但我置身事外,很少表态。我不想在语言形态的讨论上浪费时间。我希望多一些对文本本身的研究、批判与思考。一首诗的生成,其实乃是社会镜像。从诗里,需要看到社会在变。抱着古老标准的尺子,很难准确地给今天的艺术量体裁衣。

不说“标准”。仅说我个人喜欢的诗,比如:具有丰富人性的诗,充分体现活泼创造力的诗,具有理想主义(或者神性)的诗,等等,多元、多极,很难一语蔽之。不过反过来说倒好办:思想、情感、艺术,这三者是任何艺术品创作都不应该放弃的。道不离器,器中有道。艺术是手法,思想与情感是内核。三者兼有的作品,当然是最好的作品。


在沈阳,2014


6、花语:身为诗歌杂志的主编,当你收到作品不好、又很执着、又反复和你套近乎的作者,怎么办?

刘川:具有发表梦想的人当然很多,不妨适当开一小小绿灯。对某个人的一生有一点点用,也是功德。杂志是公众服务平台,不是主编个人喜好的空间,希望尽量可以容忍和帮助更多人。当然,首要原则是服务写出了好诗的人。


7、花语:“他是我第一个正面接触的诗人/戴着帽子,说话很轻/一整天坐在那里翻稿子/我没看到他的平静/这应该是一个只有诗歌的上午/ 9层高楼,阳光射不进来 或者射在我们都不知道的地方/很多可能。比如对生活的沉默/比如他对面/正坐着一个含而不露的人”,这是一个名叫“水中流泪”的网友写给你的一首诗,实话实说,写得不错!按照诗中的形容,你是一个很喜欢安静又非常敬业的人,你觉着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刘川:我简单、胸无城府、不设防线;孤独,敏感;时刻有压力感,很少有放松的状态;略带偏执(但不自恋),不论做什么,都会一直做下去。

8、花语:你经常研读佛经,最忌讳的是什么,修习禅宗的意义何在?

刘川:我个人最忌讳迷信,不止是对宗法教条的迷信,还有对神通(神迹)或“大师”的无条件屈从。慈悲、无我的基础是自明。不能自明,盲目屈从就是奴性的依附。修习禅宗的意义在于,寻找真我、认识真我、破除“无明”(对现象界的迷信与执着)。


在铁岭,2003


9、花语:有些人的诗歌来自本身的生活,有些来自阅读。在你看来,来自切身的体验是否更重要?诗人是否也需要体验各种不同的生活?

刘川:书本,提供间接经验;人生,提供直接经验。都必不可少。关键在于,如何提纯、升华、反思、有效利用这些经验,而不被其绑架,比如,我一个朋友生在农村,就一辈子写农业诗、乡土诗;另一个诗友,被强拆了房子,所有的诗里就充满怨怼。经验、体验,只是支撑诗的基本元素,不是本质。相对而言,正确的价值取向、判断能力、审美观与创作观,可能是当今诗人们最迫切需要的。

人生苦短,他者的不同生活,我就不体验了。平淡平凡中,暗藏生机,总有发现。发现,才会有诗。其他诗人我不知道,目前我这份庸常的生活已足够我写一辈子的了。

10、花语:“刘川诗决不与人同,而具鲜明的个性。刘川说自己是:“玩诗” ,我看他是认真的,他以自己独立独行的表现方式,以诗的良知书写现实。刘川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独立行走的诗人。我们的时代需要刘川这样的诗人。”,这是一个叫未凡的人,给你写得评,你怎么看待他的话,又怎么看待“玩诗”?

刘川:谢谢未凡先生厚爱。“玩诗”并不是说对诗的亵渎,而是对“高大上”话语权操控形态的挑战。挑战的不是诗歌本身的严肃性,而是努力通过人性化的方式给诗松绑。恢复诗的弹性与质感。诗,是人间之物。诗因人的存在而存在。

11、花语:你最推崇的诗人有哪些?当下中国有诗歌大师吗?或者会不会产生大师?

刘川:近期我推崇李白,一个大雅大俗的“二货”、此人身上俗肉与仙骨兼而有之;再者,王维,东方式的诗歌智慧;第三个,孔子,是他让我知道秉持理想、孜孜以行,这本身就是诗意。我喜欢的当代诗人较多,但都称不上大师。这是一个毁掉大师的时代。当下中国所谓的“大师”,不过是些大名声之人或骗子。


在西宁,2016


12、花语:请形容一个你的故乡和成长经历。

刘川:目前,我的故乡,是一盏台灯下,夜半的三尺清光。我全部的心神灌注其中,得以炼化,变得宁静。回归城镇化过程中乌烟瘴气的泥土之乡,不如回归自己。如果要谈成长经历,此处省略三十万字;或者去问任何一个中国转型期从农村出来的同龄人。


13、花语:是否喜欢旅行,有最喜欢的地方吗,为什么?

刘川:不太喜欢旅行,我是典型的“宅男”。偶尔喜欢清风徐来之时,独自登上小山之顶。约略见些狗屎鸡粪也无妨,出离了人间,又离人间不远。用这种若即若离的角度看自己、看社会,乃至写作。不高高在上,却傲骨暗增。小山之顶,去我俗气,给我补钙。


14、花语:看你近来研读、学写传统诗词,为何?

刘川:传统诗词、现代诗,都只是一种话语方式而已,诗的本质没有区别。只要能够有效表达诗意,不妨手持两笔,左右开弓。传统诗词的“构诗”方式颇为好玩,但过分追求形式的律化(尤其是唐以后的律诗形态)可能是导致诗词面对新时代、新语境陷入失语状态的根本原因。诗是活的,要在诗意本身下功夫才对。诗是源,也是流,更是脉。岸虽百变,水随之而转。一味舍水求岸者,村翁牧竖亦不如也。


15、花语:如何看待自媒体时代,微信的传播效应?对于迅速窜红的余秀华,你怎么看?

刘川:一、自媒体方便诗歌传播、促进大众写作,自不必言。但基于朋友圈而产生的诗歌交流与评价,须警惕圈子化、社交化。二、阅读的短时性,更适合浅阅读与短阅读,往往肤浅的小抒情之作点击量转发量较大,真正深刻或独有探索之作或长诗难出家门,形成传播壁垒;三、尤其成长中的诗人,警惕点击率或点赞率带来的表面热度,手机写作导致心浮气躁的人更多了。四、大家都在免费阅读,诗人辛苦卓越的创作劳动,谁来买单?

余秀华现象被消费得过多了,需要看的是她的诗,是好是坏。若除去诗看人或看热闹,不如看苍井空或波多野结衣。



在颐和园,2008


16、花语:谈谈近期的创作打算?

刘川:1、系统、全面地补课,通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诗作。大量删去过去不满意的作品,放下功利心,给自己做减法。2、进行多种方式的写作尝试,尽量从当下写作集体潮流中跳开一下,寻找一些异质的东西。3、追求更质朴、更自然、更祛除染污接近儿童的表达,寻找“诗无邪”的赤子状态。


17、花语:如何看待当代诗坛?

刘川:事实上,自“朦胧诗”始,就有两个“诗坛”存在,一个是官方体系(官刊、作协、学院),一个是民间场子。官方体系更类似于行政附属物或职业饭碗,掌握巨大资源却没有更好地展现创作实绩,需要深刻地“去行政化” 、尊重艺术规律、贴近创作现场,从而大有作为。而民间的评价体系泥沙俱存、鱼龙混杂,拉帮结派、互立山头,江湖气太浓,像个超级市场,则需要展开客观、有效的学理讨论争鸣,激发诗坛的清明、理性与激情。总体来看,当代诗已不再有所谓的主流写作,各行其道,各有一极。这正是诗坛应该有的格局,但仍需警惕诗的平面化、垃圾化、无意义化。在大众写作的潮流里,不要丢弃美学理想和经典追求。


18、花语:如何看待近年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诗歌节与诗歌大奖?

刘川:这是一个营销时代。设立诗歌节或诗歌奖项的地区或人头,鲜有纯粹诗歌目的的。或为地方宣传旅游、讴歌政绩,或是某暴发户捐资助善、买个“功德牌位”,还有人造声势拉大旗立山头,等等。充满功利色彩。纯粹的诗歌奖,也有,但很少。诗歌节、诗歌奖努力借助新闻营销手段扩大影响,实在是双刃剑,宣传了寂寞久矣的诗歌,但也让诗人更加浮躁、诗歌学术更加泡沫。但反过来想,诗歌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本就没有“封闭”得了的坛子,在世俗化、市场化的潮流里,诗歌小生态难以避免大生态的影响。如何善用其势而推举好诗、好诗人,可能需要大家多动动心思。


19、花语:在你眼中,何为好女人?

刘川:最喜欢这个问题,在我眼里,没有坏女人。她们既是女性,又是母性。伟大的女性,永远引领我们向上。诗不仅需要“日神”精神,也需要“酒神”精神。诗不止追求存在的“澄明”之境;当然也应该有对人性“混沌”的呈现与表达,我觉得这是母性的体现。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光阴里的诗意与传承—— “青春诗会”40年:记录时代脚步,见证数代青年诗人成长
  2.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3. 重立人民性与重塑主体性——对当前新工业诗歌写作的一次掠观或几点体会
  4.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7.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9. 诗人陈先发当选安徽省作协主席
  10.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 《青春,如风有信》(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中外对照文版新书首发式在法兰克福举行
  2.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东京梦华·菊香宋韵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开幕式暨座谈会成功举办
  6. “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开幕式暨“青春四十届·致敬诗歌和青春”座谈会隆重举行
  7. “每日好诗直播间”暂停一周
  8. 第444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10. 博士论文《〈诗刊〉社“青春诗会”研究》(节选)丨左存文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