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人
诗歌
诗讯
欢迎
投稿
退出
注册
登录
收藏本站
栏目
搜索
欢迎
投稿
退出
注册
登录
收藏本站
诗歌
每日好诗
名家新作
旧体诗
电子诗集
排行
每日精选
汉诗英译
编辑推荐
诗人
头条诗人
脸谱
访谈
诗词之星
专栏
诗讯
活动
征文
出版
专题
诗学
观点
诗理论
目录
批评家
期刊
《诗刊》
《中华辞赋》
每日好诗
旧体诗
电子诗集
诗歌周刊
名家新作
编辑推荐
每日精选
诗讯
名家
诗星
驻站
脸谱
专栏
访谈
头条诗人
诗词之星
汉诗英译
诗学
图片
视频
活动
出版
专题
征文
目录
书画
排行
登录
诗歌
每日好诗
名家新作
旧体诗
电子诗集
排行
每日精选
汉诗英译
编辑推荐
诗人
头条诗人
脸谱
专栏
诗词之星
访谈
诗讯
活动
征文
出版
专题
诗学
观点
诗理论
批评家
目录
期刊
《诗刊》
《中华辞赋》
首页
个人中心
退出
首页
/
诗学
/
诗理论
张松建:边缘性、本土性与现代性:奚密“现代汉诗”研究述评
现代汉诗产生于一九一七年的“五四”新文学运动,迄今已走过八十余年的历程。平心而论,“现代汉诗研究”在西方向来是一个冷僻的领域,七十年来,学者们一直在寂寞耕种“自己的园地”。如果要作一个学术史的回顾,产生了很大影响的著作并...
[
2017-02-15 16:02:24
]
哈罗德·布鲁姆:《现代批评观点:杰弗里·希尔》序言
周琰 译 强大的诗歌总是困难的,杰弗里·希尔是现今活着的最强大的英国诗人,尽管他的声名在英语世界有些不如他的几位同时代人。他应当被许多时代阅读和研究,在这些时代已经融合到一起之后,正如他将超越大多数现在活跃的美国诗人,...
[
2017-02-15 15:48:34
]
戚剑玲:越南华文现代诗的双重文化特性及其社会文化根源
[摘 要] 当代越南华文现代诗写作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双重文化特性,体现于它既打破了中越两个国家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界限,把中越两种文化都作为自己的文化资源以及书写对象,又表现为它书写了越南华人族群文化身份的二重性。越南华文现...
[
2017-02-15 15:24:09
]
赵飞:地方性写作:作为关系的诗学路径
现代汉语诗歌发韧时即伴生一种文化上的焦虑:其一是对现代性的盲目追求导致的对古典性的疏离——不知根系何处?其二是苦于无法在形式与内容之间重新迅速铸就新的经典——究竟何为范式?此二者历经百年的化欧化古和自力更生、大干快上,并...
[
2017-02-06 13:15:24
]
史蒂文斯:诗歌与绘画的关系
在门罗·惠勒的邀请下,史蒂文斯于1951年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发表了这次演讲。那时,他已经不再是年轻人了,可是作为诗人他才刚刚开始。在纽约时他经常光顾瓦尔特·阿伦斯伯格的公寓和他的“高级”诗人与画家的圈子。一天晚上他和马塞尔·杜尚...
[
2017-02-06 13:11:33
]
颜炼军:“大国写作”或向往大是大非——以四个文本为例谈当代汉语长诗的写作困境
摘要:近几年诞生的四部汉语长诗或说大篇幅的诗歌作品:欧阳江河的《凤凰》、西川的《万寿》、柏桦的《史记》、萧开愚的《内地研究》,多半是诗歌强力“转向”所谓当代中国复杂生活现场的产物,它们显示了这一代诗人写作的一种集体性的转...
[
2017-02-06 13:09:45
]
姜涛:由当代诗的“笼子”说到友人近作
一张枣的《卡夫卡致菲丽丝》,写于1989年的特定时刻,个人“生活的踉跄”叠嵌于历史顿挫的巨幅之中,或许属于所谓“玄机当头,恒言受命,方能见一线生机”的作品,在语言关系、身心危机的调整之际,也贡献给当代诗一个原型式结构: 我奇...
[
2017-02-06 12:53:08
]
周伟驰:辛波丝卡的六世界
01 这篇文章的缘起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 ),她的诗有一本不厚的英译本,Miracle Fair,题目出自集子的同题诗,有人译为“奇迹市场”,很容易让人以为是“菜市场”的“市场”。其实它是北方人“赶...
[
2017-02-06 11:56:40
]
熊平:黎明或黄昏,奔跑的马——读倮倮
“那时候到了,花儿在枝头颤震,/ 每一朵都似香炉散发着芬芳;”,这是波德莱尔的诗《黄昏的和谐》开头两句,仿佛诗人为这一刻期待已久。当我读到倮倮的诗《特鲁希略的黄昏》,诗中的氤氲气象带给了我同样的颤栗,感觉是时候对倮倮的诗歌...
[
2017-02-06 11:16:56
]
蒋登科、林楠:简论黑马诗歌的家园意识
佛理不能言说。有这样一个故事:少年上山,向师傅求学问道,而师傅只是每日吩咐担水、砍柴,从来没有高深的说教。少年困惑,日常的琐碎又和修行有什么相干?师傅于是问起了梁上的悬物,堂上的大字。少年无从记起,这才恍然大悟。在我们的...
[
2017-02-06 10:58:55
]
张桃洲:寻找话语的森林——论朱朱诗歌中的词与物
法国批评家让·里夏尔(J.P.Richard)的警句“观念不如顽念重要”[ [法]里夏尔《诗与深度》,转引自[比]乔治·布莱著、郭宏安译《批评意识》,第198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版。],曾经深深地打动了朱朱。我以为,由这句箴言般的断...
[
2017-01-19 16:12:34
]
张桃洲:形与质:西渡诗歌的声音
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对诗歌的声音问题素有研究,他曾指出:“一首诗中有活力的部分是以某种方式同语言风格和文句意义缠在一起的音调……音调是诗中最富于变化的部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没有音调语言便会失去活力,诗也会失去生命”...
[
2017-01-19 16:09:23
]
张桃洲:日常生活的政治——从臧棣的《菠菜》看1990年代诗歌趋向
臧棣的《菠菜》写于1997年,是一首看起来简单平淡的短诗。因为,这首诗写了生活中一种极为普通的事物——菠菜:美丽的菠菜不曾把你藏在它们的绿衬衣里。你甚至没有穿过任何一种绿颜色的衬衣,你回避了这样的形象;而我能更清楚地记得你沉...
[
2017-01-19 16:07:12
]
张桃洲:去国诗人的中国经验与政治书写——以北岛、多多为例
一中国当代特别是1980年代以降的诗歌,在政治书写方面呈现出复杂的面貌。曾几何时,在诗歌界有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观点:1980年代以来直至当下,诗歌的总体趋向和特征是对政治的疏离。然而,考察近三十年诗歌发展进程之后,不难发现这一观...
[
2017-01-19 16:05:10
]
张桃洲:内在转换:郑敏诗思与诗学言路的共通性
在1940年代以《金黄的稻束》、《寂寞》等颇负诗名,在1980-90年代接连写出《心象组诗》、《不再存在的存在》、《诗人与死》等重要组诗的诗人郑敏,近几年越来越显示出一个诗学家的气质。1993年,她在《文学评论》上发表长篇论文《世纪末...
[
2017-01-19 16:03:15
]
张桃洲:聆听的眼——宋琳诗歌中的看与听
1994年,时年三十五岁的诗人宋琳为自己的一帧相片写了一首诗。在诗中,他以一种对镜自照的方式,切近而充满自省地审视自己:眉宇间透出白日梦者的柔和,折射内心微妙的光束,平静的目光落向一个地点。颧骨略高,但鼻梁正直,面颊的阴影燃...
[
2017-01-19 15:59:24
]
张桃洲:黑暗中的舞者——周瓒诗印象
一位诗人兼具批评家的身份,不是这个年代所独有的现象:从早期的胡适、郭沫若、朱自清,到后来的唐湜、袁可嘉乃至当代的一些诗人,这几乎构成了中国新诗的一个“传统”。在我的阅读中,周瓒最初是以一位批评家的身份进入我的视野的,她关...
[
2017-01-19 15:57:16
]
张桃洲、王东东:选本的诗歌史:在反思与重构之间——关于《中国新诗总系·90年代卷》的对谈
问:王东东 答:张桃洲1.《中国新诗总系》作品卷末三卷的导言分别是:《处在转折期的70年代诗歌》、《80年代:中国诗歌的转变》、《杂语共生与未竟的转型:90年代诗歌》,其中“转折”、“转变”、“转型”的字眼涵盖了这三卷,这固然...
[
2017-01-19 15:55:51
]
张桃洲:“非诗意”的诗史及其书写——评《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
标题注释: 该著“引言”说:“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大陆诗歌和港台等地的诗歌应该看作是一个‘整体’。不过,1949年以后政权的更迭和变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存在的重要差异,又使不同地域的诗歌呈现出有所分别的形态和进程。这...
[
2017-01-19 15:52:05
]
张桃洲:“独自成俑”的诗与人——论梁小斌诗歌的取向
用“独自成俑”——梁小斌两年前出版的一部随笔集的书名——来概括他本人诗歌的基本特征,无疑将担负某种不可预见的风险。显然,用一个显得单纯的词来对应一位丰富的诗人及其作品,是一件极不讨好的事情,难免有以偏概全之虞。尤其考虑到...
[
2017-01-19 15:45:28
]
共 560 条记录,每页20条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末页
第
页
诗人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风泉清听  100
陈慧勤  60
泓柯  50
完整榜单>>
西山寒玉  2000
野花自野  1040
溪浣雪  550
赣华  300
陈慧勤  110
苍翠江南  110
秦书姣  100
长弓张文学  100
林露嬛  100
一叶红尘  100
完整榜单>>
溪浣雪  3910
徐崇武  1500
西山寒玉  1000
紫聪显  470
天心化云  460
泓柯  400
咏怀  400
青山望天涯  400
王凝  400
一梦天下  310
完整榜单>>
信奉  144550
代雨东  81730
咏怀  70590
苍翠江南  66820
野花自野  57350
二月风雪  51430
董凤云  47120
毛岸雄季斌  38720
周士强  33120
晨笔  32530
完整榜单>>
诗歌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敬诗友  1000
雪  610
鹧鸪天.咏白露  400
思念,被秋色捻成一朵花  300
暮秋.忘忧词  300
七绝二首,观荷怀远  300
七言律诗.贺慈母九十大寿  300
望海潮•东方雄立(新韵)  150
《七律·湘阴静河乡村振兴赞》   110
贺新郎|白露日金城乡亲重聚  100
完整榜单>>
心田有花  1250
沁园春.巴灵台①  1210
望海潮•东方雄立(新韵)  1020
猫祭  1010
碧海长歌  1000
风,记得  900
断章  900
周夜澜  700
山海关之殇  650
《桃花江是美人窝》  430
完整榜单>>
望海潮•东方雄立(新韵)  2500
七夕对情人节  2270
沁园春.巴灵台①  2000
咏留侯  1880
地脉  1800
卑微的野草  1400
雨夜,问酒  1390
寂夜  1310
红海滩叙事诗  1240
蝶恋花.情劫  1150
完整榜单>>
日红冉  51550
母亲的心向着那片海  42240
我站在出站口等你  39010
李园白+“每日好诗”投稿(旧体诗)  38930
我们的名字叫应急  29950
芳华  24160
九张机  23240
游武功山  22810
人  22700
活着  18330
完整榜单>>
诗讯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媒体通气会在京举行
铭记戚家军抗倭历史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诗歌获奖作品展
“石油诗”的突围与升华——谈申广志的诗歌集《石油季节》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完整榜单>>
9月4日晚8点 | 诗歌大擂台(第33期)
诗遇火山,星耀北疆: 《诗刊》社·乌兰察布首届星火诗会将启幕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以祥云之笔,绘青春诗篇——《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云南祥云·遇见青春”座谈会综述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暨“青海湖之恋”七夕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直播预告 | 中国诗歌地图 · 诗意乌兰察布暨首届星火诗会改稿会
张于荣长诗集《与一条船谈论大海》出版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曹彦煜:呼和青山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乌日娜:秋天的内心
义勇军进行曲(组诗)
完整榜单>>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完整榜单>>
《诗刊》征集广告词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完整榜单>>
诗人活跃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游方
杨三波
自由心生
山居诗词者
奚级章
褚立臣
一点春
曹广琴
念汝有声
砖头诗人
完整榜单>>
海朗
岚岩星辰
东方秀川
大石坎徐平
张显瑜
德庆莫滔
周以楠
覃程
黄贵忠
可爱多凡心
完整榜单>>
李亚强
宝瓶净水
杨中文
月朗星稀客
一玊
木棉歌若
碧落鸟
孙剑兵
吴丽跃
笔名西石
完整榜单>>
龙山文士
黄仲阳
柳絮飘飘
东篱园主
阿Qiu
沉吟至今
武立之
言诗凡
王泽民
赜迩
完整榜单>>
<
首页
/
诗学
/
诗理论
张松建:边缘性、本土性与现代性:奚密“现代汉诗”研究述评
诗理论
0
0
哈罗德·布鲁姆:《现代批评观点:杰弗里·希尔》序言
诗理论
0
0
戚剑玲:越南华文现代诗的双重文化特性及其社会文化根源
诗理论
0
0
赵飞:地方性写作:作为关系的诗学路径
诗理论
0
0
史蒂文斯:诗歌与绘画的关系
诗理论
0
0
颜炼军:“大国写作”或向往大是大非——以四个文本为例谈当代汉语长诗的写作困境
诗理论
0
0
姜涛:由当代诗的“笼子”说到友人近作
诗理论
0
0
周伟驰:辛波丝卡的六世界
诗理论
0
0
熊平:黎明或黄昏,奔跑的马——读倮倮
诗理论
0
0
蒋登科、林楠:简论黑马诗歌的家园意识
诗理论
0
0
张桃洲:寻找话语的森林——论朱朱诗歌中的词与物
诗理论
0
0
张桃洲:形与质:西渡诗歌的声音
诗理论
0
0
张桃洲:日常生活的政治——从臧棣的《菠菜》看1990年代诗歌趋向
诗理论
0
0
张桃洲:去国诗人的中国经验与政治书写——以北岛、多多为例
诗理论
0
0
张桃洲:内在转换:郑敏诗思与诗学言路的共通性
诗理论
0
0
张桃洲:聆听的眼——宋琳诗歌中的看与听
诗理论
0
0
张桃洲:黑暗中的舞者——周瓒诗印象
诗理论
0
0
张桃洲、王东东:选本的诗歌史:在反思与重构之间——关于《中国新诗总系·90年代卷》的对谈
诗理论
0
0
张桃洲:“非诗意”的诗史及其书写——评《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
诗理论
0
0
张桃洲:“独自成俑”的诗与人——论梁小斌诗歌的取向
诗理论
0
0
正在加载...
我要投稿
每日好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