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作者:崔博   2025年09月08日 10:36  文学新批评    931    收藏

编者按

“文学新批评”今日推出崔博的《“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作者认为,新大众诗歌的创作方式与题材广度都较之“打工诗”“新工业诗”等大众诗歌而言更为宽泛,其中的乡土、自然书写,弥补了新工业诗中工业体验与自然之间的裂隙;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对祖国现代化进程的记录与表现,大众生活变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新大众诗歌能够为大众做的,是对大众多元化情感需求的满足与抒写,对其生命原初情境的还原:整合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破碎的经验与情感,将个体重新还原为具有丰富生命感受的人。本文系“文学新批评”平台首发,感谢作者授权发表。

新大众诗歌作为新大众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大量关注。就目前的书写实践而言,新大众诗歌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创作群落,而是后设性的诗潮流派命名,虽然在审美形态与精神向度上呈现出一定共性,但并没有集体性的理论认同与创作规范。新大众诗歌多是非职业诗人自发的个体创作行为,展现出个人化、非专业化的创作景观,使得评价体系与诗学的建构难度与日俱增。在大众诗歌脉络中,如果新大众诗歌继续当前这种个人化书写倾向,曾经打工诗歌被新工业诗歌拓宽的书写空间,是否又会重新窄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大众诗歌书写谱系中的“新诗歌”


“打工诗”“新工业诗”方兴未艾,“新大众诗”后来居上。在文学生产与传播方式上,“新工业诗”与“新大众诗”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许多新大众诗人身兼打工者的身份,那么“新大众诗”与“打工诗”的关系又如何?是否又是一个“新瓶装旧酒”的文学现象?

打工诗歌大多呈现出空间经验的封闭性与工业体验的单一性。如果在大众诗歌书写谱系之中,新工业诗歌一定程度上敞开了打工诗歌的封闭空间形态,那么新大众诗歌个人化、非专业化的创作观念,是否有退回打工诗歌狭窄书写场域的风险?

从抒写内容来说,新大众诗歌的创作方式与题材广度都较之“打工诗”“新工业诗”等大众诗歌而言,更为宽泛。首先,新大众诗歌与大众诗歌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写作主体的变化。20世纪初倡导大众诗歌的左翼诗人,没有多少是真正来自底层,但新大众诗人身份大多是真正的“大众”。其次,多样化的职业场景与职业经验,呈现出多元化的生命感受与工业景观抒写。在煤矿工作的榆木写道:“幸好我来时带着雨/雨水里有一个春天。有我倔强的本性/有我一动身就来临的夜晚。昏暗的灯光里/有我关心的女人提鞋趟过河流/河流的水可凉过脚面。我爱这冰凉的河水/是多年以后,我们回到地下的体温”(《余生清白》),呈示了少见的矿洞景象与生活想象。

从现代文明进程及知识生产维度看,新大众文艺之新,与科技发展紧密关联。新大众诗歌对现代化工业进程的态度,与新工业诗歌一致,呈现出记录与批判并重的诗歌面貌。就题材而言,新大众诗歌范围更广、呈现方式更自然:如赵琳“冻僵的河流/像一截破碎的长条玻璃/年轻人踩着铁皮溜冰,把身体/摔进失修的河床,一年仅有/这样几天,我们足够/挥霍手中急促的黄昏/茫茫天空,村外高高的电塔/插进哑语般的暮色/它倾斜的模样/仿若白发苍苍的老人/倚在门框,回绝晚年往事登临”(《这雪总是很大》),虽然“插入”等词语使用,使工业意象还是带着一种侵入性姿态,出现在乡野书写之中,但“老人倚在门框,回绝晚年往事登临”的比喻,将工业化进程,同构于普通人的生活经验与生命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新大众诗歌中的乡土、自然书写,弥补了新工业诗中工业体验与自然之间的裂隙。


090805


二、“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新大众诗歌主要内容之一,是对祖国现代化进程的记录与表现,大众生活变化自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新大众诗人如何处理诗歌与社会、诗歌时代性与人民性?这是自左翼大众诗歌肇始,诗人们便一直在面对并尝试解决的问题。“新诗人”如何用“新诗歌”书写“新大众”?

新大众诗人的职业身份多种多样,在大众经由“他者”发声,到由“自我”发声之路上更进一步。温馨是在采场工作25年的一名焊工,她写道:“切割到一半的时候/想换一下气再接着切割/但想到已近年关/家中的父母还在翘首以盼/我就憋着一口气,我要把这个圆圈用火焰画圆满/让千万条火花/向着家乡的方向飞溅”(《我用火焰画了一个圆》)。书写最简单的,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的盼望。再如“刨开表面上的粗粝/矿石内部,柔软,仿佛我的心/被命运不断改写,而变得淡然,温顺”(《采场上,掏断裂的轴》),当一名熟练的焊工将生命感受以诗笔书写,随着手中的工作加速,这样心理过程的记录也是对传统脑体分工模式的有力冲击。

女性新大众诗人抒写多样化职业体验与个人化性别感受。除温馨外,还有中学教师冀利芬、小学教师梁小兰、烧烤摊服务员温雄珍、开小卖部的农民景淑贞等。温雄珍写道:“你一个小妇人,能懂什么叫量子力学/如此渴望光,又害怕火”(《烧烤架上》);景淑贞则写道:“我继续在张湾村开小卖部/没有人来的时候/蜜蜂从门缝里进来//没有什么东西可卖的时候/我向天空兜售云朵/向大地兜售雨水//我继续向一张白纸/贩卖类似于诗歌的黑字”(《我向天空兜售云朵》),将工作过程中的生命体验真诚抒写。

写作主体的丰富多元,也催生着写作范式的变化。曾在东莞打工八年的苗族诗人梁书正写下:“我看到的叶子,肯定不是去年的那一片/我看到的蝴蝶,肯定不是去年的那一只/甚至,我看到的那个老人啊肯定也不是我的奶奶了/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万物生长,一定有很多珍贵的事物/又来到人世上”(《春天颂》)这样单纯对生命感受的抒写,带着劳动人民最淳朴的洒脱与豁达,感人至深。引经据典、故作高深,在“不及物”道路上已走出很远的中国当代新诗有了新变:想象的心理距离、物与物、人与自然、生命与语言之间距离被缩短,带来更直观更、真挚的、更贴近“新大众”的情感冲击。上述个人化创作也留下了诗学发展与经典化体系建构的难题。


三、“新诗歌”能为大众做什么?


首先,从接受者维度看,新大众诗歌承载着其他新大众文艺形式不能满足的,大众日益增长与变化的精神、情感需求。作为新大众诗歌最为“出圈”的诗人王记兵,其代表作《赶时间的人》等诗,书写外卖员这一底层职业中每天都需要面对的各种难题。相关议题曾因2020年《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的刊发,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反讽的是,时值2025,外卖平台激战正酣,商战代价也被转移到店家与骑手身上,而拥有这两种身份的人,无疑都在大众之中。我们看到新闻中许多巷子里的小店,甚至开了数十年的老店,因无力承担平台补贴而被迫关店歇业,看到奶茶店店员因爆单无法及时出餐而被辱骂甚至殴打,看到不同平台的骑手因为争出餐顺序大打出手……在这样复杂凌乱的社会现实面前,诗歌能为这些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做些什么?


090806


新大众诗歌超出了“被困”与“反抗”的叙述、抒情逻辑,表现出了人民生命体验与劳动的内部张力,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盘峰诗会以来,困扰学界数十年的精英与民间立场的对立,使中国新诗在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路上更进一步。如有学者认为,新大众文艺因其包容性,展现出沟通雅与俗的纽带作用。(王翠艳)更有观点认为:因为教育普及与诗意启蒙,新大众诗人们的书写,既是民间写作,又是知识分子写作。(谢冕)在某公众号发布的新大众诗歌栏目下面,网友评论道:“感谢让寻常百姓的喜乐走进诗歌,融入诗歌!很高兴能够看到诗歌真的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接地气”。可见大众需要的,是真正属于“大众”的诗歌。

其次,从写作者的维度看,书写总是伴随着表达的冲动。从2025年6月12日,由诗刊社、湖南省作协主办的首届“新大众诗会”参与者们的自述可见,新大众诗人们更在意的是表达的真诚与情感的真挚。宁夏彭阳县关口村的农民曹兵说:“不写出个东西,心里就好像缺点啥”。在东莞务工的温雄珍则说:“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支撑,是自我的救赎。这就是最大的财富。”河南诗人尹东则坦然:“尽量把那些华丽的语言抽出来,因为这种语言背离了他对诗歌的追求。”从以上自述可见,“素人”诗人们刻意跟“技巧”“专业写作”保持距离。在这个意义上,新大众诗人们个人化、非专业化的创作观念为新大众诗歌的发展留下隐忧。

新大众诗歌能够为大众做的,是对大众多元化情感需求的满足与抒写,对其生命原初情境的还原:整合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破碎的经验与情感,将个体重新还原为具有丰富生命感受的人。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