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次是读者访谈,依然延续了之前的四个话题。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访谈话题:
1、您是什么时间收到《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这本书的?
2、您收到书后,第一件事做了什么?
3、书中哪几位诗人的作品让您印象最为深刻?
4、诗是什么?好诗又是什么样的?
(您不管是以何种方式有了这本书,想参与访谈,欢迎给我们投稿,谢谢!投稿方式:请登录中国诗歌网(www.zgshige.cn),每日好诗旧体诗栏目,标题请注明“访谈投稿”四个字。)
访谈人:王梦阳
话题1: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答:我是王梦阳,网名七月流火,河北省定州市人,旧体诗词爱好者。
话题2:您是什么时间收到《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这本书的?
答:7月5日下午,手机短信提示我到菜鸟驿站取快递,我知道,我的书到了。这本书的封面简洁素雅,是我喜欢的风格。
话题3:书是您自己购买的,还是朋友所赠?您收到书后,第一件事做了什么?
答:书是我自己在“孔网”买的,收到书后,第一件事是翻开书页寻找自己熟悉的作者,——这本书附有作者近照,也因此见到了许多通过诗词相识但未曾谋面的诗友的“庐山真面目”。
话题4:书中哪几位诗人的作品让您印象最为深刻?
答:吕星宇《卜算子·雪后登山》:踏雪陟南山,野径人行少。何许风吹摩耳云,世界成飘渺。 足迹看来时,零落如鸿爪。回望孤村银海边,只觉人间小。小词意境空灵、清冷,情感深沉、真挚,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体悟,可称佳作。
彭哲《选冠子·有故人津门乘车来》:深院花飘,疏帘风阵,独坐南楼相待。一枝偶落,双燕惊飞,寒起幕云如盖。萦望归路渐遥,况是经年,病欺容采。向回廊掩寂,忽传笑语,漫盈门外。
还暗忆、醉便高歌,狂即走马,旧日心情难再。月华有照,星迹无痕,年岁悄悄移改。惟见多情故人,车赴秋约,酒还春债。带一腔乡语,轻诉青春数载。此词深得慢词三昧,剪裁得当,针脚细密,手法亦相当娴熟,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很难做到这一点。
甄艳芳《听雨》:天高三万尺,落下亦含情。多少云心事,窗前仔细听。五绝称为格律诗中最难之体,这首小诗笔墨简练,体物精微,不落窠臼,令我读后眼前一亮。
李伟亮《鸽子窝公园携妻子看海》:与妻并坐沐朝晖,长脚鸣禽飞复飞。小儿不解看潮水,挖得一筐花蛤归。该绝句极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淡笔工描,有很强的画面感,充满家庭的温馨。
此外,本书编辑邢建建老师自己的三首作品,以格律诗描写当代都市生活,陈言尽去,笔下鲜活、灵动,又不失诗味,特别是《窗外》后两句“坐在窗前看都市,车流不断送黄昏”,有一种都市人淡淡的疏离感,读罢回味无穷。
当然,书中也有个别诗词作品受“尖新”“取巧”风的影响,雕琢太过,造句刻意,这也许代表了另外一种我欣赏不了的风格吧。
话题5:诗是什么?好诗又是什么样的?
答:诗是什么?这怎么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呢?我个人比较认同《毛时序》的观点:“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诗,大约是人类表达或强烈或幽微情感的一种话语方式吧。所以,我认为,“有感而发”是诗词创作的第一前提。寻章摘句拼凑起来的作品打动不了人,不能算是真正的诗。
我心目中的“好诗”,立意佳,格调高,讲求意境和气韵,令人看过即难忘,经得住细品……我认为,能写出这样的诗词的作者,不但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还需要天分。
延伸话题1:能否举例进一步说说“取巧”和“凝炼”的区别。
答:罗小娟老师的诗词作品,我一直很喜欢。这次书中所选的《赠ta》:许是前生缘已定,豆苗早已种君家。时常一个不留意,便有相思冒出芽。赢得叫好声一片。很多接受访谈的读者认为,若从书中只选一首作品向大众推荐的话,非《赠ta》莫属。对此,我有一点不同意见:这首诗的第一句起得很自然,没有问题;第二句“豆苗”一词,个人认为没有来由,前缘既定,为什么会种“豆苗”呢?也许是想通过“豆苗”表达情苗暗茁吧?三、四句转合处理得很好,但“相思冒出芽”,我觉得还是太“取巧”了。当然这只是个见。
晚唐诗人刘昭禹说:“五律一首,如四十贤人,其中着一屠沽儿不得。”岂止五律,旧体诗词本来就篇幅短小,最忌讳词句冗杂,这就需要语言简洁紧凑,删去一切可有可无的字、词,也即“凝练”。李伟亮老师的绝句,如《夏日绝句》“最是长街初看海,公交一叶剪波行”,遣词造句非常自然,看似平常语,细品却很有味道,而且没有一个字可以替换,没有一个字多余;曾雨冬《那时我们还年少》:青涩流年笔下经,斜阳窗畔透春樱。拼音缩写遍书册,都是前排少女名。以时语入诗,但捆扎得头紧脚紧,也堪称“凝练”。
延伸话题2:如果让您从书中只选一首作品推荐给大家,你会推荐哪一首?推荐理由是什么?
答:我会推荐彭哲《选冠子·有故人津门乘车来》,理由前面已经说过了。
选冠子·有故人津门乘车来
彭哲
深院花飘,疏帘风阵,独坐南楼相待。一枝偶落,双燕惊飞,寒起幕云如盖。萦望归路渐遥,况是经年,病欺容采。向回廊掩寂,忽传笑语,漫盈门外。
还暗忆、醉便高歌,狂来走马,旧日心情难再。月华有照,星迹无痕,年岁悄悄移改。惟见多情故人,车赴秋期,酒还春债。带一腔乡语,轻诉青春数载。
访谈人:卞煦荧
话题1: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答:我是卞煦荧,泰州人,英语老师。
话题2:您是什么时间收到《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这本书的?
答:我是7月1号收到的快递包裹。
话题3:您收到书后,第一件事做了什么?
答:很开心,第一件事是初步翻阅了整本书,然后发了朋友圈。
话题4:书中哪几位诗人的作品让您印象最为深刻?
答:石任之、邢建建二位诗人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石任之这几首词,尽显深厚笔力与独特诗心。《柳摇金》从卖花翁切入,“挑花翁又到城市。请扫码、初香不贵”,将传统市井意象与现代二维码嫁接,古今碰撞间,活画出市井烟火,更以“料东风、疾趋速驶”添灵动,于日常撷诗意,巧思天成。
《卜算子·发现一根白头发》化用《幽游白书》典故,“梦是拟人花,人是生花客”,以奇幻起笔,将白发愁绪融入独特想象,“仔细丁宁一万回,秃也君休摘”,调侃中藏对岁月的细腻咂摸,古典词律与动漫元素交融,别开生面。
《清平乐》“余生回顾。恻恻深深坞”,笔调沉郁,“呵护桃枝三四五。此后再无归去”,以小见大,把个人情丝缠进时光辙印;“纵爱鱼龙招饮,唯他背负残春”,结句余韵悠长,有沧桑况味。
身为叶嘉莹先生弟子,石任之承古典词学薪火,又能于传统框架里注入现代体验、新奇意象,既守格律之正,又拓表达之新,让古典诗词在当代语境中鲜活呼吸,不愧是传承与创新兼具的诗坛接力者,以笔为舟,载古典情韵渡向当下,让我们见着古典诗词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这般诗才与坚守,着实动人。
邢建建的这几首诗词,独具魅力,彰显了他作为优秀诗人的深厚功底与非凡才情。
《窗外》短短二十八字,“风吹白露见秋痕,斜出云霓尽一吞”,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秋意渐浓的景象,画面感十足,动静结合间尽显自然之美。而“坐在窗前看都市,车流不断送黄昏”,将个人置身于都市的黄昏车流之中,从自然之景巧妙过渡到都市生活,细腻地传达出一种在繁华都市中的独特心境,体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西江月·打水漂》充满了诗意与浪漫。“芦荻放开秋色,石头吻上清波”,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芦荻和石头鲜活的生命力,让整个画面灵动起来。“更有鸟鸣痴梦,还和风进旋涡,水花深处正飞梭,原是青春唤我”,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诗人在这打水漂的日常场景中,捕捉到青春的召唤,将平凡事物升华出诗意,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捕捉能力。
《北漂》这首作品则直击人心,极具感染力。“储备春天梦,忽然成北漂”,简洁地交代了北漂的缘由,怀揣梦想毅然踏上征程。“中介偷跑路,房东贴封条。几番争与辩,还需付现钞”,真实地描绘出北漂生活的艰辛与无奈,那生活中的琐碎与困境,在诗人笔下毫无保留地展现。然而,即便面对“逢疫多不易”的艰难处境,诗人依然没有放弃,“再三搬迁后,辗转到燕郊”,体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房间虽说小,楼层却很高。一望八千里,万象一秋毫”,以开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展现出诗人在困境中依然坚守梦想,对未来充满希望,虽居斗室,却心怀天下万象,这种豁达与坚定令人动容。
邢建建作为山东优秀诗人,在诗词创作中,既能够以细腻笔触描绘自然与生活之美,又敢于直面北漂生活的酸甜苦辣,用诗词记录梦想与坚守,以坚定的信念在诗词创作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我们呈现出一首首饱含深情与力量的作品,值得我们由衷地敬佩与赞叹。
话题5:诗是什么?好诗又是什么样的?
答:诗,是灵魂的具象化出口,是个体与世界对话的独特语码。它源于“诗言志”的古老基因,让创作者把内心的坚守、精神的光热,凝练成分行的文字。好诗当如邢建建这般,把北漂的挣扎与执着、对生活细微的凝视,化作真实可触的情感锚点——在《北漂》里,“储备春天梦”的初心,“再三搬迁”的韧性,让个体的坚持照进无数追梦者的现实;《窗外》以“车流送黄昏”的都市切片,藏着对生活本质的叩问;《西江月·打水漂》借童趣场景,唤醒青春的本真热爱。好诗不必宏大,却一定有“自己”的骨血,让读者透过文字,触摸到一颗跳动着坚守、裹挟着思考、满溢着生命力的灵魂,于共鸣中照见自己的精神坐标,这便是诗的力量,也是好诗的分量。
延伸话题1:如果让您从书中只选一首作品推荐给大家,你会推荐哪一首?推荐理由是什么?
答:推荐作品:石任之《柳摇金》
柳摇金
石任之
题记:路遇卖花翁,担上系有二维码
挑花翁又到城市。请扫码、初香不贵。春脚街头能偶会。料东风、疾趋速驶。
担春担子哪担愁。数四愁、皆卿自致。欲办宁多休有悔。怕句芒、再飞双履。
推荐理由:无他,只因触动了心扉。
延伸话题2:前面你那么欣赏邢建建的作品,只选一首作品时,为什么没有选他的?
答:如果是按一组作品来推荐,我可能会推荐邢建建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中有着梦想在里面。但只选一首,我则更倾向于石任之的《柳摇金》,这首作品更贴近于我。词中的慢慢诉说如在眼前,这是江南独有的风情。
访谈人:田晓刚
话题1: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答:好的。我名田晓刚,字禾韵,贵州务川人,诗词爱好者。
话题2:您是什么时间收到《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这本书的?
答:我是7月3日早上9点左右收到书的。
话题3:您是以什么方式获得这本书的?您收到书后,第一件事做了什么?
答:这书是我在6月25日,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直播·旧体诗专场”中被抽为幸运观众而获得的。
收到书后,在喜悦的心情中反复端详了书的设计及装帧,小心翼翼地扯开封胶,快速地翻看了部分青年才俊的佳作,兴奋有感而作“谢赠《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并拍照在朋友圈显摆。
谢赠《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
邢师赠墨香,诗卷韵悠长。
老去逢新咏,青春唤我狂。
话题4:书中哪几位诗人的作品让您印象最为深刻?
答:书中罗小娟老师的《萤火虫》、沈习进老师的《辩论赛》、邢建建老师的《西江月·打水漂》和《北漂》等三位诗人都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领悟了青年诗人创作思维的活跃和细腻,感慨蛮深的。
话题5:诗是什么?好诗又是什么样的?
答:我觉得诗是生活中思想情感的结晶。只要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境独特、能引发共鸣的诗就是好诗。
延伸话题1: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如果让您从书中只选一首作品推荐给大家,您会推荐哪一首?并请附带推荐理由,可以吗?
答:好的!我推荐罗小娟老师的《萤火虫》。
萤火虫(新韵)
罗小娟
随风自在互相寻,撩动黄昏衔草阴。
分取月光一点点,开合总是照人心。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萤火虫的情态,同时又融入了温柔的情感。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把萤火虫写得既灵动又温柔,特别是“分取月光一点点,开合总是照人心”,把微光和月光联系起来,想象清新,让人读起来心里暖暖的,好像那些平凡日子里的细碎美好,都被这光轻轻照亮了。
访谈人:杨军波
话题1: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答:我是杨军波,79年生人,研究生毕业中国海洋大学,现就职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喜欢哲学、文学、历史、足球。
话题2:您是什么时间收到《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这本书的?
答:7月5号。
话题3:您收到书后,第一件事做了什么?
答:把书放在床头边。
话题4:书中哪几位诗人的作品让您印象最为深刻?
答:还没读完,没法给个人的结论。
话题5:诗是什么?好诗又是什么样的?
答:我个人感觉诗是个人悟性的体现;好诗,一万个人有一万个标准,我个人认为好诗一定是穿越时间空间能引发“共情”的。
延伸话题1:读过的诗中,有没有让你眼前一亮的作品,选一首推荐的话,你会推荐哪一首?
答:我推荐罗小娟的《萤火虫》。
萤火虫(新韵)
罗小娟
随风自在互相寻,撩动黄昏衔草阴。
分取月光一点点,开合总是照人心。
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即人中有物,物中有人的合二为一,亦如诗句中的:“开合总是照人心”。
购书请长按二按码
编辑:邢建建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