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青年诗人们收到《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了(三)

作者:张一南、李衔夏、高远   2025年07月04日 09:29  中国诗歌网    2268    收藏

微信图片_20210917134211


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白底-合并-1



编者按:

《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新书发布会于2025年6月28日在北京举行,样书在此之前也一一寄出,收到书后的青年诗人们会是怎样的反应,为此列了四个问题。当然,每位诗人的回答是不可能一致的。所以,根据他们的回答后,又会延伸出话题。那具体是什么呢?请看:

固定的访谈话题:

1、您是什么时间收到《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这本书的?

2、您收到书后,第一件事做了什么?

3、书中哪几位诗人的作品让您印象最为深刻?

4、诗是什么?好诗又是什么样的?

(您不管是以何种方式有了这本书,想参与访谈,欢迎给我们投稿,谢谢!投稿方式:请登录中国诗歌网(www.zgshige.cn),每日好诗旧体诗栏目,标题请注明“访谈投稿”四个字。)




访谈人:李衔夏

李衔夏


话题1:您是什么时间收到《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这本书的?

答:我是在四十岁生日前夕收到样书的,算是文学赠予我的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我翻开每一页,字里行间分明写着两个字:不惑!这大概就是我此时此刻对文学的信念。


话题2:您收到书后,第一件事做了什么?

答: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拍照发朋友圈,作为一个以写作小说和现代诗为主的作者,能够凭借为数不多的诗词作品入选如此权威高端的诗选,是我生命中非常受宠若惊的记忆。


话题3:书中哪几位诗人的作品让您印象最为深刻?

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邢建建的《北漂》、陈贺达《伯狐兄馈橙一箧诗以报之次礐庵韵》、罗小娟的《赠Ta》。邢建建的《北漂》是我一直以来都特别喜欢的那种古风长诗,我始终认为,在当今时代,大众早已被小说和散文培养成习惯阅读长篇作品了,过去诗词写得短是要便于口口相传,如今则应尽量写长一点,才能承载当下纷繁精彩的生活。陈贺达对七言律诗有个人坚持与深刻精研,《伯狐兄馈橙一箧诗以报之次礐庵韵》既有七言律诗的严谨与庄重,又有难得的灵动和飘逸,从一个橙子出发,写到地球、齐楚、项刘、大鹏,充满了想象的张力。罗小娟的《赠Ta》很多年前便读过,至今难忘,应该是作者的成名作,也是她难以超越的个人创作高峰,短短28个字,既有古意,又洋溢着网络诗词的新鲜趣味,隽永灵动,情真意切。


话题4:诗是什么?好诗又是什么样的?

答:我偏执地认为,诗就是用最精微的语言空间表现出最丰厚的精神力量。好诗应该是开启读者思考与想象无限空间的一把钥匙,一首读完,久久沉吟、久久回味、久久恍惚、久久眷恋,无论过去多久,总能在某个瞬间蓦然闪现一段词句,给灵魂注入深邃的能量。


延伸话题1:你提到了你写小说和现代诗为主,文学的体裁多样,但总有互通的地方。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当代诗词的创作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答: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载体。明清小说主要是章回体,如今的小说有了现代性,具有社会群治和当下阅读的价值。而诗词则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未能解决,就是既然已经有唐诗宋词这两座高峰在前面,即便元明清的诗词家也无法超越前人,那么当下绝大多数人已经没有阅读和写作古汉语的能力和语言环境,如何能写出超越之作?这是社会大众的基本认识,既然难有超越之作,为什么还要去阅读当下诗词。因此,诗词需要革新,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属于现代的新形式,只有解决了上面的时代心结,才有可能焕发新春。


延伸话题2:假如让您从书中只选一首作品推荐给大众,你会推荐哪一首?推荐理由又是什么呢?

答:我会推荐罗小娟的《赠Ta》,作为反复阅读这首诗的多年读者,我坚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能够打动我的,必然也会打动一群精神世界与我相似相通的同仁。好诗是妙手偶得的,它不再需要雕琢打磨,仅仅需要让更多读者读到。



延伸话题3:你提到了“反复阅读”、“多年读者”,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你们的相识、相知啊?

答:我大概是十多年前第一次读到罗小娟的《赠Ta》,我记得是在微信群,经常有文友会把自己的作品发出来交流,我几乎不直接在群里交流,也极少发自己的作品,但会默默留意,看看大家的水平。突然有一天就瞥见了这首诗,我虽然不以诗词作为主要写作文体,但一直以来都读不少古代和当下的诗词,对诗词的门道有一些了解,突然就被这首诗吸引住了,那种简约的灵动令人回味,婉转的深情令人动容。十多年来,我每次邂逅重读这首诗,都会逐字逐句细细品读,至今都觉得是一首杰作!后来跟罗小娟在网络上开始有了一些断断续续的交流,就这样,做不太熟的网友就过去了好几年。大概是四五年前才在一些活动上有线下交流,感觉她积极热情、风风火火,能穿着高跟鞋爬山,用一个词形容她这类人是“小辣椒”。她特别乐于为其他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服务,自己作品写得好又真诚无私为大家的作家极其罕见,罗小娟算是一个。因此,当我后来有机会服务一个城市的作家,也分享了这个机会给她。她也确实做得很好,帮助和激励了很多作家,发现和推介了很多人才。她现在开始写小说和散文,迅速有了发表,足见她的文学潜质是非常好的,相信她未来会有更多突破,并在更高的平台上发光发热。


延伸话题4:推荐她的作品也是基于相熟、相知的原因吗?

答:相识相知是推荐她作品的其中一个理由,但不是决定性理由。我认识很多人,但不代表会都推荐他们。我始终坚持认为,作家是以作品立身的,如果作品写不好,再高的水平也是浮云。谁去吹捧也都无意义。经常有人在我面前吹嘘自己水平有多了得,我从不听这些,笑笑了事,能够征服我的唯有文本。文本是我判断一个作家实力和潜质的唯一凭据。恰是因为短短二十八个字我读了十几年,依然觉得好,所以我总会不厌其烦、心甘情愿地在各种场合推荐这首诗,希望更多人读得到、喜欢上、传开去。好诗,值得被传诵,也经得起传诵。


访谈人:张一南

张一南


话题1:您是什么时间收到《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这本书的?

答:我是6月27号收到书的。


话题2:您收到书后,第一件事做了什么?

答:收到书首先拿给我父母看了。


话题3:书中哪几位诗人的作品让您印象最为深刻?

答:书中有好几位老相识,比如王悦笛。看到他们,觉得好亲切,好开心。更多诗人的作品,我还要慢慢学习。


话题4:诗是什么?好诗又是什么样的?

答:这一刻我觉得,诗是一种暗号,等着有知己看到,知道我也在这里。我想,足够好的诗,就是可以“赋”的诗,可以拿到另一个情境去用。及格的诗,就是“修辞立其诚”的诗,能够直面自己的内心,不对现世做任何曲阿。


延伸话题1:张老师说的很是精要,诗是一种暗号的比喻真是别开生面。假如让您从书中只选一首作品推荐给大众,你会推荐哪一首?推荐理由又是什么?

答:那我推荐杨强的《沅江泛舟》吧。


沅江泛舟

积翠元无界,澄岚生客襟。

扁舟压天阔,万岭束江深。

藉以沙头树,招之烟际禽。

渔家斫新鲙,坐语暮沉沉。


这首诗与古代诗歌寄情山水的传统一脉相承,比较接近大众心目中“古诗词”的样子,句法又颇见功力。此诗出新不靠使用现代名词,而是继承传统诗人炼字炼句的做法。既有“压天阔”、“束江深”这样生新的表达,也有“藉以”、“招之”这样散文化的句法,可以比较好地代表当下青年诗人对诗学传统的理解程度。 


访谈人:高远

高远02


话题1:您是什么时间收到《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这本书的?

答:2025年6月28日,星期六,中午,我收到了期待已久的《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当快递盒在掌心落定的刹那,塑料包装下的棱角竟透着某种神秘的烫感。拆封时,拆封的手指有些发颤,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忽然意识到,这叠素白的纸页里,正蛰伏着无数个与我同龄的灵魂在平仄间的心跳。


话题2:您收到书后,第一件事做了什么?

答:拆封后的第一件事,先将李少君老师序言中“青年诗心的时代注脚”等灼见逐句轻读,在段维老师“守正开新 ”的论述里触摸诗学脉络,以及里目录那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是他们用实践证明传统诗词绝非博物馆中的青铜器,而是流动的文化基因库。到最后我拍了一组图片发圈。配文选用本书封面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句子——这帧带着油墨温度的朋友圈分享,既是向编者匠心致意,亦是将诗界薪火轻轻托举给更多诗词同好。


话题3:书中哪几位诗人的作品让您印象最为深刻?

答:  在《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一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诗人是陈姝棠、罗小娟、魏暑临、李伟亮、邢建建等五位诗人,陈姝棠《咏汉魏故城永宁寺塔》以“铜人承白露”的残碑意象凿开历史纵深,“宝铎鸣子夜”的悲风与焦土间,让北魏佛塔的劫灰里长出当代人对文明遗迹的怅惘;罗小娟《赠ta》以未展的诗性捕捉生活微光,其笔下蒲公英与露珠的私语,恰似为日常褶皱镀上月光的棱镜;魏暑临《浣溪沙•题兰》将“题兰笔底”的古韵植入“办公屏”的现代肌理,让楚辞兰草在新时代生根抽芽;李伟亮《下班口占》用“风衔白衬衣”的灵动感解构都市日常,“曳着斜阳买米归”让市井烟火在平仄中酿成新醅;邢建建《北漂》以“房间小而楼层高”的空间悖论,将八千里视野浓缩为出租屋飘窗上的秋毫,让乡愁在经纬线的平仄里生发。


话题4:诗是什么?好诗又是什么样的?

答:何为诗耶?说文解字云;“诗者,志也。”但在我看来,所谓诗者,倚平仄之调兴发人心也。诗,就是由心而兴,在心而发。比如你看到山川草木,鸣虫鸟兽,你看到世间百态,人情冷暖,甚至你透过历史的广阔,俯瞰家国兴衰,你都会不由自主地兴发感动,继而由此衍生诗意诗象。 有了诗意诗象,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把诗意诗象凝练成语言文字,兴发感动人心而凝练,这就是诗的意义所在。 好诗应当突破历史局限,继承先秦汉魏六朝唐宋文学精髓的同时,连接河山气脉,以古典之意象书写当代之情志,用中华诗词书写青春之自我、青春之心史、青春之时代。


延伸话题1:说得好,可见其志向。假如让您从书中只选一首作品推荐给大众,你会推荐哪一首?并说说您推荐的理由。

答:假如从书中只选一首作品向大众推荐的话,那我选罗小娟老师的《赠ta》


赠ta

罗小娟

许是前生缘已定,豆苗早已种君家。

时常一个不留意,便有相思冒出芽。


理由是诗非常浅显易读,耐人寻味。该诗以传统比兴手法构筑情感肌理,借“豆苗”意象贯穿前世今生的缘分叙事。首句“许是前生缘已定”以虚拟语气叩问宿命,次句“豆苗早已种君家”将抽象情缘具象为可感的植物根系,暗合《诗经》“投我以木桃”的赠答传统。后两句“时常一个不留意,便有相思冒出芽”以日常化的动词链(留意—冒出)勾勒情感生长的自然性,豆苗到芽的形态转化既遵循植物学逻辑,又构成“缘分—相思”的隐喻闭环。全诗以绝句体的凝炼形制,将古典情缘观转化为具有现代诗质感的生命隐喻,在“浅语”中暗藏“深致”,恰如叶嘉莹先生所言“弱德之美”的当代演绎,以看似不经意的笔触,在时空交错间完成对现代人情感本体的哲学叩问。



当代青年诗人

购书请长按二按码





编辑:邢建建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小树林儿童诗社两部诗集首发,专家研讨“让孩子拥抱诗”
  2.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杨瑞芳:我把乡愁扛在肩上
  3.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将在祥云举办
  4. “诗歌点亮白塔”主题诗歌征文活动评选结果公示
  5. 彩云重现,在最早叫云南的地方
  6.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臧金芳:母亲的大红柜
  7. 诗歌大擂台第33期“十佳诗歌”评选(A组)
  8. 娜仁朵兰:诗歌漫步,洗涤人生
  9.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10.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2.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3.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4. 长枪 | 巴彦乌力吉
  5. 瑞箫自选诗集《梦游者》出版
  6. 以文学之笔绘就恢宏壮丽的抗战画卷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特展
  9. 新大众文艺时代的中国新诗教育——诗教老师九人谈
  10. “大山里的小诗人”诗歌征集计划第二季在京发布
  11. 完整榜单>>
  1.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刊》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引领文学刊物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4. 每日好诗第48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中国诗歌网推出AI电子诗集功能
  6. 创作谈:现实与梦想的连接点
  7. 每日好诗第48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每日好诗第48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每日好诗第48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