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 · 银杏落

作者: 2025年02月21日10:40 浏览:2955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 > >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冷露轻寒,长风暗袭,倚栏闻笛。扇影同摇,千千若星逸。层林渐瘦,看满地、金琼堆积。谁识。仙掌漫零,抚时光驹隙。

当年历历,故栈南墙,横斜少年笔。如今晓梦过翼,剩回忆。抬望暮云天际,不问岁华何觅。只拾来银杏,书我一行心迹 。




点评


“惜红衣”是南宋姜夔的自度曲,词中有“红衣半狼藉”句,后人取其句意作为词牌名。这首《惜红衣·银杏落》借“惜红衣”词牌写银杏飘零之感倒也契合声情。起拍“冷露轻寒,长风暗袭,倚栏闻笛”,这里的笛声未必是真实存在的,可能是风的呼啸带来的幻觉,当然也可能是作者的拟古所致,我倒更希望是前者。接下来“扇影同摇,千千若星逸”,可能是将银杏叶比喻为扇子,夸张有点过度;“千千若星逸”句中“逸”字取其“散失”之意吧,但显得比较生硬,有凑韵之嫌。接下来的句子“层林渐瘦,看满地、金琼堆积”,比较形象,最是不错;前结“仙掌漫零,抚时光驹隙”,将落叶比作“仙掌”有些费解:“仙掌”有多解,一是指汉武帝承漏之仙人,二是指华山仙人掌峰,三是指仙人掌植物。无论取哪一个含义,都不太合体。既然这个意向不成立,那么后面的想象“抚时光驹隙”也就打了折扣。

过片用回忆之笔,写小时候的故事,“故栈南墙,横斜少年笔”,可能是作者把银杏当做纸,相当于可题诗的“红叶”了,这就是化典而不泥典,值得嘉许。接续的“如今晓梦过翼,剩回忆”,为转到当下做铺垫,但“晓梦过翼”不太好理解,会不会是借用“蝶梦”之典来说梦醒之速?这就掉进了王国维所说的“隔”的坑里了。再接下来的“抬望暮云天际,不问岁华何觅”,正式回到眼前,尾结“只拾来银杏,书我一行心迹”,与过片的“横斜少年笔”两相呼应,颇见机巧。

总的来看,这不是一首毫无瑕疵的作品。之所以拿来点评,是想通过点评,让更多的诗词爱好者明白用字要恰切、比喻要得当、用典要合体、表达要晓畅等等。不少点评人专门选择特别优秀的作品,当然也没错,但如果都是对成熟作品的赞美之词,那还不如去读经典的唐诗宋词选本极其赏析文字,那可是历经时光淘洗留下的“真金”或“真经”。

特邀点评:段维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安洪波 安琪 北乔 邦吉梅朵  陈先发 陈卫 陈爱中 陈东彩 陈巨飞 陈贺达 陈东彩 陈希 陈培浩 陈丙杰 陈破虏 车前子 曹宇翔 程继龙 蔡世平 草树 段维 杜鹏 冯雷 冯娜 傅元峰 耿占春  顾北 顾建平 高昌 郭顺敏 郭点点 谷禾 洪烛 霍俊明 韩倚云 何冰凌 何言宏 胡彭 胡弦 简明 敬文东 蒋浩 蒋登科 江合友 贾鉴 贾清彬 康宇辰 蓝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建春(缶皮) 李海鹏 李云 李之平 李犁 李啸洋 李霞 向东 刘波 刘爱红 刘君君 刘能英 刘长华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罗小凤 罗蕾 郎晓梅 练暑生 马知遥 马骁 莫真宝 苗霞 南鸥 潘泓 钱文亮 秦立彦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沈苇 沈健 沙克 孙冬 佘晔 谭五昌 唐翰存 唐诗 田原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王海亮 王雷 王彻之 伍明春 吴昕孺 西渡 熊东遨  许陈颖 许道军 向以鲜 夏吟 星汉 谢超 徐兆寿 许陈颖 谢雨新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杨献平 杨逸明 余怒 余旸 叶舟 姚泉名 易飞 朱必松 臧棣 张存寿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慧君 张清华 张光昕 张金英 周伟驰 周瓒 周燕婷 周俊锋 周文博 邹建军 邹惟山等(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王夫刚



点击查看

“每日好诗”投稿专区

“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温馨提示:

每日好诗领取稿费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