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于桂丽
加入时间:2022-04-20
诗人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波斯语教研室教师(2009-至今)

粉丝
关注

《智光赋》


夫智慧之光,照吾前行。于氏文堂,若有神光穿时空:照华夏之钟鼓,映波斯之沙黄;闻孔孟之诲言,聆《阿维斯塔》之章。正是在此光中,余得见精神萌芽,渐次生长。

昔者于师引《中国辞赋简史》之序,讲赋脉千年,气象恢弘。自《诗》云“与子同袍”,渐及菲尔多西之史诗。乃言:“文明非独奏,实为和鸣。”《阿维斯塔》者,正是波斯巨著之根。当是时也,东方西亚,古贤今人,似共醒于语言交感之中。余不再是旁听之客——竟成伫立双明之间,左承《论语》之温良,右触《阿维斯塔》之炽烈。其所传者,非惟诗文,实乃观世目睛之转换。

畴昔尝以善恶分明,黑白两判。然琐罗亚斯德谓光暗相生,人当择善而行;儒家则曰善恶在心,欲治世者先诚其意。余昔惑矣:孰为真谛?于师笑曰:“答案不在争辩,而在融通。”由是余始悟:智慧非排他之独语,乃允众系并耀,如星缀夜,相照相成。

由此洞见,遂得光照现实。昔畏矛盾纷杂,常求惟一正解。今则懂得于异中学,于抗中思。观世之目,非复决绝二分之判,而转宽厚悲悯之视。乃识哈菲兹之“醉”,非仅酒神之狂,亦合神性之喜;乃解孔子“哀而不伤”,非为抑情,实乃中正包容。
此皆如春风化雨,润我无声。

今敢以短章,敬呈此程,亦谢师恩:

文明如月映千川,
双水融辉夜欲燃。
善恶本同根脉事,
心光初照破迷烟。
何须远觅阿兰士?
矢已在弦十年间。
今日识得师者意,
身居光处即神坛。

——文末,弟子合十再拜。

注:阿兰士,即波斯英杰阿拉斯,以神箭闻名,喻追求真理需专注当下,不必远求。


于桂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波斯语专业教师
曹展硕 
北京外国语大学波斯语专业2024级本科生

2025年9月18日

《智光赋》


夫智慧之光,照吾前行。于氏文堂,若有神光穿时空:照华夏之钟鼓,映波斯之沙黄;闻孔孟之诲言,聆《阿维斯塔》之章。正是在此光中,余得见精神萌芽,渐次生长。

昔者于师引《中国辞赋简史》之序,讲赋脉千年,气象恢弘。自《诗》云“与子同袍”,渐及菲尔多西之史诗。乃言:“文明非独奏,实为和鸣。”《阿维斯塔》者,正是波斯巨著之根。当是时也,东方西亚,古贤今人,似共醒于语言交感之中。余不再是旁听之客——竟成伫立双明之间,左承《论语》之温良,右触《阿维斯塔》之炽烈。其所传者,非惟诗文,实乃观世目睛之转换。

畴昔尝以善恶分明,黑白两判。然琐罗亚斯德谓光暗相生,人当择善而行;儒家则曰善恶在心,欲治世者先诚其意。余昔惑矣:孰为真谛?于师笑曰:“答案不在争辩,而在融通。”由是余始悟:智慧非排他之独语,乃允众系并耀,如星缀夜,相照相成。

由此洞见,遂得光照现实。昔畏矛盾纷杂,常求惟一正解。今则懂得于异中学,于抗中思。观世之目,非复决绝二分之判,而转宽厚悲悯之视。乃识哈菲兹之“醉”,非仅酒神之狂,亦合神性之喜;乃解孔子“哀而不伤”,非为抑情,实乃中正包容。
此皆如春风化雨,润我无声。

今敢以短章,敬呈此程,亦谢师恩:

文明如月映千川,
双水融辉夜欲燃。
善恶本同根脉事,
心光初照破迷烟。
何须远觅阿兰士?
矢已在弦十年间。
今日识得师者意,
身居光处即神坛。

——文末,弟子合十再拜。

注:阿兰士,即波斯英杰阿拉斯,以神箭闻名,喻追求真理需专注当下,不必远求。


于桂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波斯语专业教师
曹展硕 
北京外国语大学波斯语专业2024级本科生

2025年9月18日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