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的墨迹与记忆——《舞动青春——“青春诗会”女诗人手稿集》评析

作者:金肽频   2022年11月11日 16:44  文艺报    328    收藏

微信图片_20221111164357


《舞动青春——“青春诗会”女诗人手稿集》是个非常独到的策划和创意,是《诗刊》社继《致青春——“青春诗会”40周年》8卷丛书后又一项诗歌成果,这一成果无疑属于书中142位女诗人,也属于我们这个壮阔的时代。诗人手稿既是诗人创作的文本载体,也是诗人语言和记忆场所,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东西都凝结在几页薄薄的纸上,呈现着文学、文化、文献等多重价值,堪称一座永不落幕的“纸上博物馆”。

手稿之所以让我们倍感亲切,是因为这些手稿刻录了女诗人们的日常生活。每位女诗人都有生命与真诚的契约,就是看她们如何通过书写,将自己还原为书写的生命主体。她们每个人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自由,还是把自己变成语言的囚徒?手稿在这时就成为对于诗人的想象场。女诗人任何内心的波动,都可在手稿中反映出来,这样的手稿不但含有女诗人的体温,还收藏了女诗人的记忆、青春、浪漫与悲伤。手稿引领着读者切入女诗人的写作环境和生存语境,与女诗人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疯狂,当然也包括一起流浪。

手稿就是诗人的另一个“创作现场”,其文学价值正在于此。从诗人的手稿上,我们通过一字一句的墨迹波动,可以触摸到诗人的内心跳动,文思的阻塞抑或瞬间突破的痕迹,或者灵感的闪现,都从手迹的迟缓或迅疾中反映出来。通过手稿,我们还可以揣想到诗人构思的真实图景,删改的意图、圈点的动机,哪怕一个精确的标点符号,读者都可以做出有效的分析。每当我们手捧手稿,似乎听到诗人笔尖触纸、墨迹倾流的声音;看着手稿上她们或清秀、或隽美、或灵动、或雅洁的字体,笔画结构的呼应,墨汁线条的飞动,诗人身影就会浮动在眼前。从她们的墨迹中,我们会发现诗人偶尔遗落的思维碎片,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我们都可以在手稿的细节里与诗人交流。

当代女诗人的手稿集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藏品,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异常丰富的收藏资源。整本手稿集形式多样,如参加第一届“青春诗会”的梅绍静手迹,字体清秀雅穆,再配以早年的黑白照片,彰显了手稿集的历史感和文化性;张烨、曹国英、金铃子、林莉、刘畅、杨晓芸、青蓝格格、微雨含烟、张巧慧、袁绍姗、陆辉艳、康雪展示了难得的竖行书写手迹,颇显个性;唐亚平、华姿写得很随意,分行随性,看似缺少章法,但却真实地展现了女诗人的个性风采;李成恩、玉珍、戴维娜、白月、段若兮直接让手稿文字显示出了艺术感。千姿百态的手工书写,是女诗人们的真情流露,一笔一画饱含着诗人的心绪表情,其线条的构成与笔迹书写,暗嵌着诗人的性格。古人善于“断木为棋,梡革为鞠”,今天的女诗人十分懂得写字的章法,有一些人将钢笔字写出了毛笔味道,甚至有“金石之丽”“含文包质”,实是难得。书法家写字讲求“手以心麾,毫以手从”,女诗人也将写字变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不只给人带来阅读的快感,也使之具有典藏的价值。《舞动青春》还别具匠心地收录了19位女诗人的优秀画作(依书中目录为序):海男、童蔚、程小蓓、刘季、安琪、赵丽华、宋晓杰、阿毛、娜仁琪琪格、李小洛、金铃子、王妍丁、李成恩、刘畅、唐小米、杨晓芸、花语、白月、苏笑嫣,女诗人凭着直觉的敏锐、性情的敏感,她们的画作都具有精巧的构思和纯美的画面语言,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美的享受。

在小说写作中,已产生叙事这种新的共享模式:“发现手稿”。即是说,“发现手稿”本身,就具有叙述学特征和形式美学意义,而且以“发现手稿”作为素材写出名作的作家还真不少,我希望女诗人们在此方面也可多做尝试。小说家在“发现手稿”的形式之上,又在主叙述层上增添了“超叙述层”乃至“超超叙述层”,将“手稿”变成文本的叙述者,将手稿这种看似简单的形式或形态,转换为复杂多样的叙事结构,这就是我们应该关注到的女诗人手稿,基于文本发生学的意义。德比亚齐在《文本发生学》中揭示过这种意义:“作家隐秘的意图、手段、创作方法,经过反复酝酿而最终又被删除掉的部分,作家保留的部分和发挥的地方;观察作家突然中断的时间,作家的笔误,作家对过去的回顾,猜想作家的工作方法和写作方式,了解作家是先写计划还是直接投入写作工作的,寻找作家所用过的资料和书籍的踪迹等等。”这一阐述充分地让读者看到文本发生学的精神要义。

通过女诗人的手稿,可以追问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即文本的发生过程。手稿不是作品的另一个文本,而是原始文本。我们不应该以作品中心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手稿,也无需以手稿作为研究作品的中心,应在二者之间建立对话,使二者发挥出本身应有的效能。作品好比一座花园,手稿就是最初动工的情景,展现着破土、建筑和修缮的过程。因此,在二者之间建造一条对话通道尤为重要。

现在我们研究女诗人手稿集,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之外,完全可再结合一些新兴学科,对手稿进行深层观照与多元研究,如文本发生学、文学社会学、艺术心理学、文学地理学等,多角度透视手稿的延展意义。文本发生学让我们体认到女诗人的写作、行为、情感、思想的生成过程;在文学社会学视角下,手稿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深刻的关联;运用心理学精神分析法,我们可以探寻手稿里的各种症候,分析女诗人的心理映象,也包括变异心理、无意识趋向等等,还原、复原作品的诞生过程;而通过文学地理学,读者可以考察到女诗人的手稿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关系,打开女诗人写作的生命密码。从以上诸学科出发,我们看到,手稿文献的整理研究,正成为现代文学学术界的新增长点。

文字无声,墨迹流火,《舞动青春》书中的手稿都是诗人的“前文本”,作品才是“后文本”。女诗人手稿本身具有的私密性、过程性、艺术性,已向我们展示了合乎逻辑的“个人文学史”。用女诗人的“个人史”编织起来的“花环”,带着鲜明的原始纹理,斧凿的痕迹,雕刻的往事和诗中年华,都已被女诗人作为至高的礼物,以庄重而亲切的方式,集体性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4.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5.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双基时代文学本真性的哲学探析
  8.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9.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E组)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