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重生新诗集《太阳被人围观》讲述光明与温暖

作者:张平   2022年09月20日 15:51  中国诗歌网    667    收藏

WechatIMG5582

作家出版社日前重磅推出吴重生新诗集《太阳被人围观》。这是作者继2015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你是一束年轻的光》、2020年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捕星录》之后,最新诗歌创作成果的展现。北京大学教授、年届九十的谢冕先生在序言中写道:“吴重生的诗是内敛而深刻的,每一首诗里都藏着一个不一样的吴重生。”

吴重生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写作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摄影出版社编审,总编辑。曾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分社社长、《浙江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中国新闻出版报》浙江记者站站长兼长三角地区采编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市场总监。为浙江传媒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编委。文学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诗刊》《上海文学》等报刊。组诗《信使》荣获第十二届“上海文学奖”。

《太阳被人围观》分为六辑:《走马昆仑看朝霞》《迎春门前听春雷》《遍植草木驭光行》《万顷波涛眼底过》《岭上白云树上星》《昨夜星辰昨夜风》,共一百零三首(组)诗歌。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丰富的地域色彩,充满着对故乡风物和各地人文的深情讴歌,抒发了对祖国大好山河和灿烂文明的挚爱之心。《太阳被人围观》的诗歌整体格调是激越温暖、昂扬向上,富有生活温度与生命质感,反映了诗人的乐观豁达和对生命的终极思考。读者从诗歌中可以读到气势的恢弘、意境的深邃,还可以读到旁征博引的乐趣和善于发现的哲思。


WechatIMG5583


吴重生在《后记》中说,这本集子里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地铁上完成的。谁能想到,在2021年的北京地铁14号线和5号线上,随同那些摩肩接踵的陌生人进进出出的,还有吴重生的诗歌呢?2021年北京的地铁很繁忙,“挤”是常态,但吴重生的诗歌不怕挤。他相信,“挤”出来的诗歌水份会少一些。太阳何以被人围观?因为在诗人的眼里,太阳不在天上,而在地上。

音乐家陈越说:“吴重生不仅把大多数的朋友写进了诗词文章里,也把山川大地请进了他的生命里。这个从浦阳江畔走出来的孩子,这个从月泉吟社的泉眼里冒出来的诗人,他诗意栖息的地方,显然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身处的物理和地理层面的故乡,他用手一指,太阳就成了众人围观的方向。我在这本《太阳被人围观》的诗集里,恍然醒悟了过来:这么多潮起潮落的日子里,他那一如永动机一样的躯体里,原来一直住着一个太阳。”青年诗人张开说:“吴重生老师诗歌中的通济湖、神丽峡、嵩溪……为方言寻回了泥土味;上山、月泉……为故乡在民族的母语中找到了落脚点。与保罗·策兰不同,吴重生老师的故乡在沉默之后,翻过沉默并让其曾经的一切得以归位。”

太阳,一直是吴重生身上、诗中一个标志性的符号。著名诗歌评论家、理论家吴思敬先生曾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称赞吴重生是“致信太阳的诗人”。从第一辑《走马昆仑看朝霞》中的第一首《我总是把太仓读成海仓(组诗)》到第六辑《昨夜星辰昨夜风》中最后一首《雨水直接把北京浇灌成江南》,诗人仿佛化身为一个脚劲十足的“少年夸父”,从东海跑到西昆仑,从江南的木杖滑入北方的大雨滂沱……在太仓“把整个东海读作人类的行囊”,海拔两千多米的戛洒是“从梦境中切割出一块桃花源”,厦门人“身材如南方春天里的紫燕”……在一本诗集里行千里路,吴重生既践行了自己以文“视通万里”的创作观,挚爱大好山河和灿烂文明的爱国之心也表露无遗。

青年诗人王毓认为,吴重生的写作手法传承了中国传统诗画中独特的空间感,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以全画幅讲述空间中的景。比如《乐至的选择题》,乐至是七彩的,油菜花里的蜜蜂、山脚下的天池、等待降雪的梅岭……风景、历史和故事都铺呈在一幅乐至画卷上,大、满、写实。其次,诗中意象情境多以平面化来网罗住人间的景与情。“乡路啊/让我握紧你手心的乡愁”、“绿色恣意纵横/它们为万里晴空写下译文”、“千年老墙会说话/发黄的诗卷里收藏着繁星”、“以诗叙事是祖先对子孙的开示/做这牌匾的木头取自深山”……“乡路”与“手心的乡愁”、“绿色恣意纵横”与“译文”、藏“繁星”的“诗卷”、家族开示的“牌匾”取自深山的“木头”,吴重生总是青睐取三维世界里一组对立统一的情景意象,左右手一抓,揉成一个团,抚为“乡路”、“译文”、“诗卷”这些平面,和古人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一脉相承。最后,整本诗集风格上大小情势统一。哪怕只是浏览下目录,或读个两三首,都能感受到诗人目光所及之处,“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推天地为一面纸,甩山水为千万点。天地万物,可大可小,可上可下,空间不“空”,满即是“空”。

这种底色显然和吴重生的个人史有关。他从浙江腹部浦江的耕读之家,走到历史和未来同样精彩的杭州,再到祖国的心脏北京,成为记者、诗人、画家、出版人,是美好生活的奋斗者、讴歌者、分享者。眼中有光的少年随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一路逐梦远航。

杭州市萧山区江南初级中学创校校长、特级教师陈向红说,光明是吴重生的诗歌底色,《太阳被人围观》是“诗学校园”建设的优秀读本。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学校园”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涵养青少年的文化品格、激发青少年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吴重生的诗歌作品在意象、语言、情感、构思上均做到了陌生化、独创性和高度凝练。同时,超越了个人和时代的审美意趣,能让各类读者获得普遍共鸣。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李白成为连接我们友谊的桥梁” 中国与拉美诗人以诗会友
  2. 不止于凝望,不止于赞叹——中外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
  3. 百年北海,诗意盎然——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之北海诗会
  4. 长城上,千年斑驳成诗,诉予我听——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人参观慕田峪长城
  5. 诗歌搭建桥梁,编织超越时空的纽带——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侧记
  6.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7.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8.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9.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10.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