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TA的文创专属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李祖烨
加入时间:2022-06-03
诗人简介

喜欢诗词歌赋,爱好书法,在全国性展览和比赛活动中取得名次。愿多交同类爱好者,出巜晚春集》诗词集一本。

粉丝
关注

錦纏道·一恁雲溪溜

四野蟬鳴,咶噪累煩清晝。
熱風掃、葉懨猶皺。
草荒三徑黃花瘦。
柳陌閑蹤,退匿南山叟。

擁朋林漵歡,引杯泉藪。
笑吟吟、再嘗新酎。
醉晚霞、拈韻三兩句,
寸心遙系,一恁雲溪溜。

(雙調 前段四仄韻 後段三仄韻  宋祁體)

少年遊十五體十五韻

少年遊·次前躋覽    (之一)
次前躋覽嶽陽樓。猶記少年遊。
豪言侃侃,激揚文正,懷負樂和憂。

如今放馬南山後,素衣冠、鈍鋒頭。
些許清怡,些須瀟灑,貞遁怎爭流。
(雙調 前段三平韻 後段兩平韻  依韻柳永體)

少年遊·野草低吟   (之二)
素身旁落話荒涼。滋息處、獨淪傷。
野叢連蔓,深藏容範,無幾總遺忘。

休言貴賤時流淌,榮枯盡、卷舒長。
浴火還生,待春風過,頑拙莫輕量。
(雙調  前段三平韻 後段兩平韻  次韻柳永體)

少年遊·早夏雲耕(之三)   
荷葉冒尖蜻蜓憩,早夏尚余芳。
蔚然隱秀,綠肥紅瘦,鄉野遍韶光。

連阡井畝躬耕叟,閱稼皺眉霜。
僻幽廢輟,壯青遠背,猶慮廩盈香。
(雙調  前後段各兩平韻  次韻李甲體)

少年遊·積翠行歌(之四)
枝頭喜鵲鬧紛羅。嘈嚷擾鶯梭。
一樹枇杷,半遮蘭苑,爪粒繁多。

橙黃點點瓊枝襯,晨旭曜階坡。
禾蓬蓬綠,竹重重綠,積翠行歌。
(雙調 前段三平韻 後段兩平韻  次韻周密)

少年遊·鹹陽訪古 (之五)   
一朝同赴鹹陽聚,訪古和清詞。
而今孤旅,秦宮尚在,何往復無期。

百裏陵塬王帝寢,風厲折殘枝。
涇渭穿南傾錦繡,多少夢、患憂思。
(雙調  前後段各兩平韻  次韻向子諲體)

少年遊·風翎驚斂(之六)
風塵碌碌,風翎驚斂,歸客雁城西。
久別鄉情,霜絲濡染,猶記啟蒙時。

當年課讀挎包去,今次宿雲溪。
韶歲難留,荷塘依舊,幽渺可誰知。
(雙調  前後段各兩平韻  次韻姜夔體)

少年游·咏麦门冬(之七)
山坡陰濕,溪旁嫩碧,疏放麥門冬。
花棒嬌顏,媚柔堪結,閑麗不相同。

長贏始序生機盛,初成性、色鮮濃。
不擇貧寒,遂滋隨性,弘益着詩鴻。
(双调  前后段各两平韵  次韵韩淲体)

少年遊·初夏喜悅(之八)
別居初夏,斜暉夕照,霞醉半天紅。
蛙聲起伏,橫阡苗浪,周整俏臨風。

舒和應候,詩流攬結,飛盞喜重逢。
月掛窗前,繞繚螢火,長夜遽匆匆。
(雙調 前後段兩平韻  次韻晏幾道體)

少年遊·蹊桃灼灼(之九)
昔時言笑,東洲沙岸,攜手賞桃花。
今朝清夏,蹊桃灼灼,何暇小冤家。

向月問天捫心跡,和淚浣春紗。
好似銀河牽天女,遙相對、鵲橋斜。
(雙調 前後段各兩平韻  次韻蘇軾體)
【釋】蹊桃:指桃子。  何暇:哪裏有閑暇;引申為哪裏談得上。
天女:織女的別名。司馬貞索隱引《荊州占》曰:「織女,一名天女,天子女也。」

少年遊·南疆記憶(之十)
【題記】一位摯友曾參加南疆那場還擊戰,總是嘮叨那貓耳洞、那槍林彈雨,最難忘的出戰血書和遺書,一腔熱血永遠在燃燒。在此向參戰英雄們致敬!
南疆雨晦,藏貓耳洞,潛伏枕昏明。
槍林血染,那時驚醒,總系一腔情。

當年反擊,綏安半紀,何許遠行征。
邊關呼喚邈叮嚀。斯舉載雲亭。  
(雙調 前段兩平韻 後段三平韻  次韻晏幾道體)

少年遊·瀟湘氣象(之十一)
瀟湘氣象,霧岑霞蔚,蔥郁遍山邨。
千巒競秀,百芳爭艷,觴詠隱高人。

嶽峰如玉,綿延橫亙,處處返純真。
水鄉梅雨落幽紛。鼓楚瑟、素知聞。
(雙調 前段兩平韻 後段三平韻  次韻楊億體)

少年遊·啟顏依舊(之十二)
當初相識,結伴江濱,同窗慶羨。
執戀間隔三載,一落俗、分飛社燕。

卌年俄瞬,那雙青眼,無雙星靨。
總入夢、啟顏依舊,怎奈紅藕斷。
(雙調  前後段各兩仄韻  依韻晁補之體)

少年遊·措意松軒  (之十三)  
小荷才露淥池間。群鷺搏雲天。
清風入室,草廬縈念,誰撥動心弦。

忽而陣雨煙村漫,檐滴滴零殘。
措意松軒,枕琴幽曲,春盡夏斑連。
(雙調 前段三平韻 後段兩平韻  晏殊體)

少年遊·榕徑墜須  (之十四)  
曉園岑郁夏宜時。榕徑墜須枝。
梢垂及地,衍生根節,抱景覆稀微。

融融懷擁猶如母,曲愛憶休期。
操勞成疾費難醫。倦容杳、湧幽思。
(雙調  前後段各三平韻  次韻杜安世體)

少年遊·陋居窮僻(之十五)
陋居窮僻易晨昏。慎獨閉柴門。
幽煙伏雨,堰河盈溢,臨小滿時分。

倚闌遐思,螢光晃漾,潛寂裊爐熏。
清貞未必識羊孫。兩鬢雪、一廬君。
(雙調 前後段各三平韻  次韻杜安世體)
【釋】羊孫:羊勝與公孫詭的並稱。事見《漢書‧梁孝王劉武傳》。 後因以「羊孫」作為策劃陰謀者的代稱。
廬君:相傳古有名匡俗者結廬隱於廬山,屢逃徵聘,時人敬事之,稱為廬君。參見北魏酈道元《水經註‧廬江水》。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