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陈品清
加入时间:2017-09-18
诗人简介

陈品清,字博睿,本名陈超锋。男,汉族,农历1982年7月7日生,河南临颍人。中赋会员、辞赋创作员、诗人。无党派人士、文学爱好者。系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会员,人民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原企业家杂志社副主编兼采编部副主任。中原诗书画联谊会会员,新华在线网郑州事业部主编,出生于书香门第 ,自幼好学,博闻强记,研习诗词,旁及文史哲、儒释道之学,目前已经创作诗词300余首。作品常见于《漯河诗人》、《沙澧诗刊》、《诗涌沙澧》等报刊杂志。初步涉猎辞赋骈文,作有《缘遇美人赋》、《玉人赋》、《义姐赋》、《聚宴赋》、《家人聚游赋》、《慈母赋》等10余篇。其中《义姐赋》荣获第三届全国辞赋大赛“赋圣杯·银爵奖”,并入编《赋苑琼葩》(千家赋选)第二部。2018年5月18日受邀参加第十八届中国世纪大采风年度人物总结表彰大会,暨CCTV电视人物颁奖盛典中被评为“中国当代杰出文学人物”称号。 2015年12月8日加入[中赋],成为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会员,中华辞赋报(网)驻地编辑,中国著名辞赋家创作集团成员之一。赋坛雅号称谓:赋儬。

粉丝
关注

义姐徐晓丽颂

《义姐徐晓丽颂》
作者:陈品清
维天运壬辰之岁,岁在龙蛇,时维仲夏,余游玩,偶遇徐氏晓丽于临颍之市。其初现也,衣袂飘飘,若洛神之临波;笑语盈盈,似春风之拂槛。观其容,端丽而不妖;聆其言,温婉而含刚。市井喧嚣中,独见其气度超然,遂驻足攀谈。言未既,已觉其胸藏锦绣,腹有诗书。乃择清静处,设案焚香,对天盟誓,义结金兰。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颍水为之欢歌,帝丘为之增色。自兹以降,姊以诚待我,我以敬事之,虽无血脉之亲,而有金石之契。

姊本临颍人氏,家学渊源,幼承庭训。及长,不囿于闺阁,志在四方。初涉保险之业,持筹握算,明察秋毫;再入直销之途,能言善辩,游刃有余。每见其持合同而解疑窦,列数据而析利害,虽须眉健儿,亦当逊其三分。后转家政,操持井井,尤见真章。尝为客户理家,布陈有序,进退有度,主宾皆服。或问:以姊之才,何屈就此业?则笑曰:业无贵贱,心分高下。我虽执帚,志在青云。其言也谆谆,其志也昭昭。姊之经商,非为锱铢,实乃历练。尝语余:商海浮沉,可识人心;市井往来,能明世理。故其所至,必留佳誉;其所经手,人皆称善。

姊之好学,犹甚于昔。虽年届不惑,而求知若渴。尝三更灯火,五更鸡鸣,手不释卷,孜孜矻矻。其于经史,能通大义;涉猎子集,亦解真谛。每论及古今兴衰,则眉飞色舞;剖析世道人情,则切中肯綮。余尝见其案头,左置《论语》,右放《国富》,中陈《时间简史》,杂以《菜根谭》《围炉夜话》诸书。或问:何必如此?则正色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姊之读书,非为炫博,实乃修身。尝以'日日新,又日新'为座右,其进取之志,可见一斑。

姊精于拳术,尤擅太极。每晨光熹微之际,必于颍水之滨,舒臂运掌,吐纳导引。其起势也,如白鹤亮翅;其推手也,若行云流水。观其演练,刚柔相济,动静相生,然谦逊如故,曰:此乃雕虫小技,不足挂齿。姊之习武,非为争胜,实乃养性。常谓余:太极之道,在于调和阴阳;处世之理,贵在平衡得失。其以武悟道,以道修身,诚非常人可及。

姊性喜交游,广结善缘。座上常满高朋,席间畅论古今。其待客也,必竭诚尽礼;其论事也,每每切中肯綮。故三教九流,皆愿与交,俱为知己。姊之善饮,可称海量;而更善言,能解纷争。邻里争执,经其调停,则冰释前嫌;友朋误会,由其劝解,则和好如初。姊尝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故每有雅集,必邀群贤。或于游园亭中,品茗论道;或在秋月楼头,把酒吟诗。其豪迈如此,故人皆敬之爱之。

姊尤擅歌舞,每遇良辰,必引吭高歌,声遏行云;或翩跹起舞,宛若惊鸿。其歌也,初若清泉出涧,继则大江东去,终而余音绕梁;其舞也,起似柳絮随风,转如惊鸿照影,收若游龙归海。观者无不击节赞叹,以为此乃天籁仙姿。姊之歌舞,非为娱人,实乃抒怀。尝语余:人生在世,当如歌之起伏,似舞之回旋,有高潮,有低回,方为圆满。姊虽年长,而童心未泯,每于欢聚之时,率先起舞,带动全场,其乐融融。

姊之为人,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虽尝历坎坷,而终不改其志;虽居尘俗,而自有一番风骨。其于事业,勤勉不懈;其于学问,精益求精;其于交游,肝胆相照;其于娱乐,率真自然。姊常言:人生在世,当如夏花之绚烂,秋叶之静美,不可虚度。故其虽平凡,而实非凡;虽处市井,而心在云端。余与姊结义至今,已逾十三载,每思姊德,未尝不唏嘘赞叹。今特为斯文,以彰其美,亦以励后世之女子:当如姊者,方不负此生!

赞曰:
颍水之滨,有女其姝。
德如兰蕙,才比谢傅。
商海扬帆,志在云衢。
学海泛舟,勤为桨橹。
太极阴阳,刚柔相济。
歌舞翩跹,声惊梁柱。
金兰之义,山高水长。
巾帼风华,永世流芳!

与红颜知己王大柯忆往事记

《与红颜知己王大柯忆往事记》
     作者:陈品清
昔者,余与红颜王大柯相交于漯河,情谊深厚,历历在目。今宵无眠,追忆往昔,感慨系之,故作斯文以记之。
忆昔初逢,正值青春年少。沙澧河畔,行歌互答;双桥之上,共赏烟霞。彼时王大柯明眸善睐,笑靥如花,常伴余左右,如影随形。或漫步于柳岸,或小憩于茶寮,其乐融融,至今思之犹觉温馨。
公元二零一一年,余客居东莞。是夜,王大柯翩然而至,为余起舞。灯影摇曳间,其身影婀娜,若惊鸿游龙,令人心醉。余以击掌相和,曲终人散,余音绕梁。此情此景,恍若昨日。
翌岁,同游驻马店。临别之际,王大柯购铺席相赠。余不识货,竟弃于火车站,其嗔怒之态,至今思之犹觉可爱。王大柯虽怒,终不忍责余,此等宽容,世间罕见。
又一年,赴临颍。王大柯欲美发,余相陪于店中。理发师持剪如飞,王大柯坐于镜前,时而蹙眉,时而轻笑。余立于其后,观其发丝渐短,不觉时光飞逝。及至完工,王大柯顾影自怜,余赞其新发,其笑逐颜开。
冬至时节,共赴饺子馆。王大柯挟饺喂余,余亦投桃报李。热气蒸腾中,相视而笑,其乐融融。忽忆及《世说新语》中"卿卿我我"之语,不意今日亲历其境。
租屋之内,常共剪烛。王大柯执笔为余描眉,余观其专注,心如鹿撞。指甲油染指,朱红映日,虽不甚工整,却别有情趣。夜深人静,促膝长谈,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无所不及。
最难忘者,深圳大梅沙之行也。王大柯强余骑摩艇,余畏水不敢,王大柯嗔怒之色,今犹在目。后勉强下水,浪打衣裳,王大柯扶余上岸,虽面色不豫,然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此等矛盾,恰似《诗经》所言"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夜市卖花,尤可记也。王大柯挎花篮,余伴左右。叫卖之声,此起彼伏。偶有路人询价,王大柯应答如流。余不善言辞,但觉月色如水,照人如画。收摊之后,王大柯戏言:"今日之劳,须卿洗足。"余虽不惯,然见其倦容,欣然从命。足盆之中,水波荡漾,映出二人笑靥。
时光荏苒,往事如烟。今宵独坐,忆及种种,不觉泪湿青衫。王大柯之音容笑貌,宛在眼前。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余与王大柯,然情谊之深,不亚于知己。愿岁月静好,情谊长存。
噫!沙澧之水东流去,唯余情意驻心间。今作此文,聊以记怀。他日重逢,再续前缘。
作品 全部
相册
  • 诗人
  • 诗人
  • 诗人
  • 诗人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