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79年出生在河北省沙河市尚贤村。在农村成长和上学的时光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快乐童年记忆。1993年考上沙河市二中,从乡村来到市里,奋感所发,课外开始尝试写一些小诗,并在班级黑板报上发表了第一首公开作品《小鸟》。这是我的“星星之火”,自此,诗歌创作的情愫伴随了我的一生。“我是一只蟋蟀,只懂得唱歌;我是一只蜗牛,爬过漫漫长途,希望能给身后留下一条光明之路。” 到大学毕业前,写了不少校园系列的幼稚作品。工作后业余通读了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和海斯、穆恩、韦兰的《世界史》,受此影响,在2008年前后写出了一批关于国家与民族的史诗特性的作品,其中主要有《我的朋友》《一个幻想的幻想》《莫扎特》《大唐王朝》《大中国》《珠穆朗玛》等,发表在“中国网络诗歌”和“中国诗歌网”上,风格上受到李白和郭沫若诗歌的影响。 此后稳定的生活一晃过去了十多年,虽然写了一些情感和回忆性诗歌,比较一般。后来因疫情居家,听陶振孝老师讲“日本俳句的汉译”,不知不觉间在头脑中冒出一些短句来,便以“一行韵”的名称发表在“360个人图书馆”和“新浪微博”上。这些短诗集成为《蟋蟀的墓志铭》等专辑。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