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徐建勇
加入时间:2021-09-20
诗人简介

徐建勇,1954年岀生于农民家庭,毕业于无锡工艺技术学院。曾获省、市劳模及优秀青年厂长、书记称号。 业余时间喜欢写作与摄影。作品发表于《散文》《绿叶》杂志及省、市报刊上。并获专业杂志论文一、二等奖;优秀奖,省报刊好作品一、二等奖。著有《五叶草》《瞬间》散文集。

粉丝
关注

光影与血痕——抗战记忆的两种叙事


幕布在夏夜里微微颤动 
如同我们屏住的呼吸 
一毛钱的距离 
隔着童年与英雄之间 
整条星河

我们爬上时间的窗台 
偷看海娃把鸡毛信藏进羊尾 
手电光划破黑暗时 
跌落的不仅是稚嫩膝盖 
还有半截未做完的梦

直到所有围墙倒下 
银幕升向旷野 
黑白的光穿透千万双瞳孔 
在露水打湿的草尖上 
长出集体的心跳

小兵张嘎举着火把 
点燃了整个平原的高粱地 
地道里穿梭
地雷在滚动
游击队进城了
二窝鬼子嗥叫着

火车在铁道闪过
微山湖畔静悄
土琵琶伴奏着夕阳
突然在某个喉咙里 
生根发芽

父亲的故事总是从芦苇荡开始 
水纹吞没脚步声 
井壁的苔藓记住刺刀寒光 
当银幕内外同时响起枪声 
我们才读懂 
沉默的布褡子里 
藏着整个民族的唢呐

而真正的黑暗从不来自幕布 
1937年的硝烟
芦沟桥上石狮圆睁双眼
惨绝人寰南京大屠杀
民族在烽火觉醒与抗争
怒吼吧黄河

1938年睢宁也未躲过
日冦飞机在空中狂吠
罪恶的炸弹
将双沟的集市炸成碎片 
57个姓名陷进黄土时 
连乌鸦都背过身去

王集祁庄的月亮记得 
刺刀如何挑破婴儿的啼哭 
火把怎样舔舐祖辈的皱纹 
井台边 
被铅丝穿过的秋风 
至今仍在城门下呜咽

如今胶片已老成文物 
那些台词却长进骨骼
当新绿覆盖故道芦苇 
当广场舞曲淹没战歌 
总有人从血痕里打捞星光

看啊 
银幕上的海娃永远十三岁 
父亲的故事在孙儿眼中发芽 
而黄河故道的泥沙下 
无数未说出的姓名 
正随着春麦静静拔节

(透过光影交错的叙事裂缝 我们搬运着双重的记忆: 一种被胶片永恒定格 另一种 在血土深处 持续生长)

铁与火:写给七月的碑文


上海到嘉兴路程并不远,
但充满了惊险!
寓所与游船隐藏着巨大秘密,
转移中闪烁着光点,
终在红船上诞生了一颗璀璨红星,
从此这光与火逐渐燃烧,
照亮了漆黑的夜。

“四一二”的血雨腥风,
激起燃烧的火焰。
南昌城头一声枪响,
湘赣边界沃野秋香。
人们看到了党指挥枪、
武装夺取政权希望与力量。

当誓言在旗帜的经纬里扎根,
每一个字都长出青铜的根系。
井冈山的翠竹,
湘江的血,
宝塔山红旗,
延河纵情“雪”的歌,
在党费的收据背面——
结晶成盐的密码。

而我们的脉搏里住着,
1921年的那盏煤油灯。
它用颤抖的光,
把《共产党宣言》的标点,
翻译成种子在泥土中,
生根发芽。

铁锤落下时,
我们仿佛听见大地,
骨骼生长的声响。
九千六百万个黎明,
在镰刀的弧光里,
同时醒来。

两个“务必”警钟长鸣,
进京赶考路上话语难忘。
浓重的湘音震惊寰宇,
人民万岁变成永恒!
“宗旨”与“使命”牢记,
党的自我革命思想,
继续指引我们前进方向。

七月不是日历的某一页,
是熔炉——
是熔炉中燃烧的烈火。
当所有星火选择向上燃烧,
黑暗就地跪下,
成为带光的基座。

胸膛里的弹孔我默默的数过:
那南昌的,延安的,西柏坡,汶川的……
惊奇的发现,
每个窟窿边缘都长出新的齿轮萌芽,
转动着,把纪念碑的阴影,
锻打成通往苍穹的阶梯。

苦难与快乐并行,
多么奢侈的痛苦啊!
当我的指纹与党徽的纹路重叠,
泥土突然唱出希望的歌,
而所有歌声,
都带着钢铁般的体温。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