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父亲节的父亲
2020.06.25(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
——多年了总想为父亲写点什么,可每每拿起手机,总是因自己的水平有限,不知从何说起,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起的陈年旧事太多了,更是无从下手。
前两天在原厂里的同事微信群里,见到了三十多年前在大学期间教我们计算机课的黄颖老师,她在我们毕业前带我们去了上海宝钢实习参观,五一节这天又去了杭州,因时间有限,商量着是去九溪还是灵隐寺,记得当时我建议去九溪玩,灵隐寺毕竟是寺庙,以后有的是机会。这一说整整过了二十年,二十年后的五一节这天我终于又来到杭州。去公司面试完的当天下午就去了灵隐寺,圆了二十年前的梦。
说起圆梦,这还要从十多年前说来。那时辞了公职的我,转战多地打工,机缘巧合最终来到杭州。也正是因为太喜欢杭州这块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地灵的地方,每周六周末总喜欢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或徒步去西湖和周边的山区转悠,更喜欢一个人坐在西湖边发呆,或看看游鱼,或看看游人,或看着电子书,想着心事。记得有天在天竺寺附近山里闲逛时,不由想起几句打油诗来,记在了手机上,也从此开启了我在无事的时候,总想写几首打油诗词,把一段时间来记忆犹深的人或事,通过这种形式记录下来。
说来也可笑,在十多年的学校期间,语文成绩从没上过70分的我,喜欢上了古诗词,想想也许是受了外祖辈的影响吧,是否有点遗传基因,不得而知。也是因为自己的语文底子差,文学水平太低,对字的平仄弄不清,又嫌麻烦不想深入学习,想想还是算了,不要因此而影响自己的诗情思绪,影响诗词的意境,再说写出来的主要是给自己留点记忆,给深有同感的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快乐,也是给自己的虚懒找个美丽的借口而已。因为喜欢古诗词,也总想把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所以只能算是有内容有形式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词的打油了,依现有的水平也只能这样了。
自从喜欢上写点打油诗词的我,这才发现手机这东西发明的太好,坐公交上下班途中,工作之余,闲逛期间,随时随地总可以把想起来的东西记录下来。
说着说着就扯远了,还是回到正题吧。
二十多年了,每年到了某一个祭奠日左右的时候,远离家乡的我,总会在梦里见到我的父亲。今年的父亲节刚过,马上又到端阳节了,一直想用古诗词为自己的父亲写点东西的我,实在是水平太有限了,也许是对养父亲的感情没有那么深的缘故吧。可现代诗歌自己又很少写也不会写,也只能用这种形式安慰安慰自己了。
二十多年了
依稀记得您手背上鼓起的青筋
记得在凛冽的寒风中戴着兄长送给您的棉帽,骑着永久自行车的您
记得在水缸里漂着碧绿脆嫩的黄瓜
记得每周末在不到十平方堆满杂物的厨房里蒸馒头的您
不知从何时开始
每天下班回家的您
总喜欢偷偷的喝两口酒
在我们一大家七口人租房住的时候
也没见过您这样喝酒
那时的您
上班忙着看病
下班忙着做饭,忙着家务
忙着给亲戚朋友邻居帮这帮那
看到的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
而当我们搬进了带有一个小院子的新房
原来脾气非常好的您反而变了
以为您变成了酷爱酗酒的人
……
不知在哪天
抽了一辈子烟的您
戒烟了
无知的我们
自以为当医生的您知道抽烟的危害
把这当成幸事……
今年春节,兄弟姊妹几个去看您
也许您有点埋怨
燃起了大片的野草山火
也是您的慈爱
最终没有酿成大祸
六十岁退休的您
有了您一辈子辛苦挣来但并没住几年的家
期盼着我们也有了工作,成了家
您退休了
永远退休了
永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