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冬组诗《快递中国》:新工业诗歌“新”在何处

作者:文艺报   2019年08月30日 09:34  吴辰    1964    收藏

随着19世纪后半期欧美工业革命的兴起,人类从传统社会进入了工业时代。

机器运转的轰鸣取代了人力劳动的汗水,物质的极大丰富伴随着新语词的飞速更新,曾经神秘而不可知的自然在钢铁与蒸汽的伟力下节节败退,那些隐藏在山河湖海中的神话传说也被一系列的科学解释所代替,人类借助工业所带来的魔法重构了自身与世间万物的关系,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自己是战无不胜的。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和认知的进步,这种人类对自然的战胜很快被证明是一种幻觉。20世纪末发生的一系列天灾人祸无不在传达着一个信息:人类正在品尝自己亲手酿造的苦酒,那些被城市所吞噬了的山川湖海,正在把工业文明推上审判席。一时间,人们似乎忘记了工业为自己带来的便利与快捷,他们用明显带有“后”学色彩的“生态”角度来审视工业文明,并顺理成章地否定人类此前所创造出的一切。

在20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就是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索与重构,而如何看待工业则是其中的关键。面对这个问题,人们所给出的答案往往有失偏颇,他们习惯于单纯地用一方来否定另一方,要么是对自然漠不关心,要么是对工业大加贬斥。而事实上,我们今天所要面对的还是一个工业的时代,我们仍然无时无刻不接受着来自于工业的馈赠,即便是那些质疑和非议,其背后依然有源自工业时代的影响焦虑与思维逻辑。简单的挥别,不是勇敢,而是无知。

更何况对20世纪中国而言,“工业”一词的含义则更加丰富,它的出现总是与现代国家的建构密不可分,在其中寄托了中华民族的坚韧性格和不屈精神。新中国从无到有、从贫到富,每一步都是在工人阶级的带领和努力下迈出的。在当今社会,虽然传统工业正在发生转型,中华民族的精神却在其中被发扬、延续。

文学是社会活动的一面镜子,近年来,王二冬、龙小龙等诗人创作的一批诗作因其以当下工业发展为题材和切入点而格外引人关注。借用龙小龙组诗《新工业叙事》的名字,这些诗则可以被称作是“新工业诗歌”,这并不仅仅是一次诗歌主题的拓展,在“新”字背后,是诗人们对于“新时代语境下,工业何为”的思考。

王二冬发表于《诗刊》2019年第8期的《快递中国》组诗集中体现了新工业诗歌“新”在何处。

首先,新工业诗歌的作者对工业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意义有着充分的自觉。诗人不再满足于此前工业题材诗歌对工业意象的细致描摹以及对工业生产本身热火朝天场面的复述,而是聚焦于其言说的主体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在《快递宣言》一诗中,王二冬将快件派送看作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祝福”,这个比喻背后,折射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样貌。快递业的腾飞,其背后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诗人对此显然有着骄傲的确证,在《与樱桃美人的恋爱》一诗中,当“快递小哥风一般的奔跑”,将新鲜的樱桃送到我们手里时,甜蜜的不只是樱桃,更是我们所日常经历着的生活。在《遥远的包裹》里,诗人甚至把卫星的发射、天文的观测都看作是一次快递,并焦急地等待着来自外太空的回复。无论是快递、樱桃或是卫星,都不仅仅是中国走向强国的证据,在其象征意义背后本身就蕴含着论证的全过程。

第二,在新工业诗歌中,诗人在工业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关系,二者不再紧张对立。经济决定意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工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新的理解,它们之间所体现出的不再是一种对抗,而是分别代表了中国走向强国的两个侧面。在王二冬的组诗里,快递小哥就是“冰山上的新来客”,随着他们的步伐,喀什与大海、身边与远方都不再彼此陌生,快递飞奔,“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速度和温度”,一个个包裹飞向西沙永兴岛、途径尼珠河大桥、跨越帕米尔高原,祖国各地的风景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一路铺开,祖国的富强为这片土地上的万事万物找到了沟通的共同语言。在强国理念的带动下,发展工业和保护自然都成为了建设现代化中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着一个目标而相互促进,人们不必在两者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正确处理工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但切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时代要求,更是一种认知上的进步。

第三,新工业诗歌始终保持着一种进行时态,它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与社会发展进程保持着高度的互动性。在王二冬的《快递中国》组诗里,快递作为其诗意的来源,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行动着的存在,诗人在它身上寄托了其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感情。新工业诗歌在国家的召唤下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气度:“就算每一次运输都要与死神交锋/像没有翅膀的鸟飞在云端/那就用骨头对抗风搅雪沙尘暴/也要让老虎闭嘴让石门打开/让招手的小鬼躲进弯道和绝壁深处”、“快递抵达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在新工业诗歌中,工业生产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其中所涉及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单独的存在,而是有机地被安置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叙事逻辑当中,也正是因为如此,新工业诗歌在流动中处处充满了雄浑的伟力和英雄的襟怀。

最后,正如评论者李壮注意到的那样,“新工业诗歌是属于新时代的诗。”李少君曾在评论里说,“而塑造新时代的主体是人民,故而,新工业诗歌是属于人民的诗。新时代的诗歌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王二冬的《快递中国》组诗正体现了这样的特点,《藏在云中的收件人》一诗中写到:“他们不是腾云驾雾的神仙/却把桥梁、汽车和快件送上了天际/他们不具备逐电追风的超能力/却在旷野中跑出麦子拔节的速度/他们是平凡的奋斗者,不愿意辜负/新时代给予自己的每一份信赖”。诗歌中的主人公是最平凡的快递员,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地做着平凡的工作,然而,正是他们的平凡使中国变得不平凡。

在以王二冬《快递中国》为代表的新工业诗歌中,工业与生活、工业与自然、工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被放置进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中被重新审视,工业生产被源源不断地灌注进诗意,它不仅是物质的生产,更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祥云之笔,绘青春诗篇——《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云南祥云·遇见青春”座谈会综述
  2. 青春为媒,诗遇祥云——《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在云南祥云开幕
  3.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4.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5. 诗歌大擂台第33期“十佳诗歌”评选(C组)
  6.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9. 娜仁朵兰:诗歌漫步,洗涤人生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2.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3.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4. 长枪 | 巴彦乌力吉
  5. 瑞箫自选诗集《梦游者》出版
  6. 以文学之笔绘就恢宏壮丽的抗战画卷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特展
  9. 新大众文艺时代的中国新诗教育——诗教老师九人谈
  10. “大山里的小诗人”诗歌征集计划第二季在京发布
  11. 完整榜单>>
  1.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刊》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引领文学刊物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4. 每日好诗第48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中国诗歌网推出AI电子诗集功能
  6. 创作谈:现实与梦想的连接点
  7. 每日好诗第48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每日好诗第48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每日好诗第48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