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雪:亲历七十年,喜见民族文学崛起

作者:温星   2019年08月16日 09:02  文艺报    2052    收藏

7月16日,纪念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云南的一位老者端坐于主席团左侧第一排,神情庄严、肃穆。当台上又一轮讲话过后,短暂的间隙,他深沉而又深邃的目光四顾左右,翟泰丰、玛拉沁夫、王巨才、张炯……一张张镌刻着共和国文学之路70载风云沧桑的老朋友们熟悉的脸,尽入眼底。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诗圣杜甫悲怆的千古名句瞬间跳了出来,他红了眼眶,想起已然故去的师长与老友:艾青、臧克家、冯牧、张光年……名单很长,有些甚至比他还年轻:雷抒雁、韩作荣、张同吾、李小雨……这份名单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映照着新中国文学发展的轨迹。而已84岁的云南大理白族诗人晓雪,作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名誉会长,同样亲历并见证了与共和国同龄的整个70年文学历程,尤其是新诗发展历程。


原是“文中翰林”


时光回溯整整70年,1949年初的他还不是晓雪,而是叫杨文翰,就读于大理喜洲私立五台中学(今大理二中)初三。尽管国民党溃败的消息被严密封锁,但杨文翰还是感受到了黎明即将到来的讯息。和几个同学一起办学校的壁报时,他将壁报的名字《火炬》直接改成《黎明》,还模仿艾青的《黎明的通知》,在第一期上写了首小诗。出第二期时又引用了雪莱的“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算隐晦地道出自己内心的期许。

学校壁报上的情绪,终于引起了校长的注意。这位身为国民党党员的校长,将自己的学生叫到办公室,盘问良久。

革命之残酷,14岁的少年或许懂一些,终究是懵懂的。但他非常清楚,“校长没怀好意”。这一段,70年后追忆起来,不无象征意味,“或许是校长知道他们的日子不长了,就没有太为难我”。

1935年元旦,历史文化底蕴颇为深厚的大理喜洲镇,迎来了一个后来全镇乡亲们为之骄傲的孩子——城北村杨家的长子长孙,取名“文翰”。观此名,便能看出家族所寄寓的殷切厚望——“文”虽为字辈,但与“翰”相连,便是文中之翘楚,文中之“翰林”。小学和初中时代,几乎与华中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在喜洲办学的7年重合。这段因战乱而空降于边疆之地的福缘,为杨文翰打开了通往“外面的世界”的视野,或许也种下了他1952年参加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时选择去武汉的机缘。进入武汉大学之前的当年8月,杨文翰正式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杰作——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

“晓雪”,这个让他经常被误以为女性的笔名,源于他在丽江读高中时对玉龙雪山、而非家乡大理苍山的情有独钟。“当第一道霞光照在主峰扇子陡上,显得那样的高洁、亮丽而美妙无比。我就想呀,一个人的神韵风采,如果能有玉龙雪山的万分之一,不就够了吗?”


艾青研究显出真知灼见


22岁那年,刚刚从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晓雪,便以《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登上中国文坛。这是他的加长版毕业论文,6万多字,由作家出版社推出,是一部系统评论艾青诗歌艺术的专著,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一部重要的现代作家论。

大学四年,是晓雪近乎疯狂阅读中外世界文学名著、并从中汲取营养的四年。对于俄国19世纪的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文学批评家的著作,他更是情有独钟,认真研读,并做了大量读书笔记。彼时,其创作便已呈现出诗歌与评论并行的态势,从而让晓雪在同期冒头的青年诗人中显得与众不同。

1956年上半年,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级最后一学期,首要任务自然是论文。指导老师刘绶松建议写《论郭沫若的诗》,晓雪欣然接受。但当他从图书馆借来所有郭沫若的作品研读后,认为《女神》确实是现代新诗光芒四射的丰碑,堪称天才之作,但若单论《女神》,则显然又撑不起毕业论文的分量,且难以反映出自己大学四年所学所思之成果。当刘绶松听说学生突然想换题目,吃了一惊:“有的同学都已经交稿了,你还来得及吗?”在晓雪反复说明和强调之下,刘老师同意,但表示对关于艾青的研究自己并无考虑,无法给出什么主意,“你自己研究吧!”于是,晓雪又从学校图书馆借回艾青的全部著作,争分夺秒地潜心研读。关于艾青的论文,究竟该以怎样的思维去展开呢?大学期间所读的俄国几位文学批评家评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的文章,给了他启发。

84岁的晓雪思维清晰,对于文章诞生的种种细节,记忆犹新。“当时我想啊,一定要把这些杰出作家诗人的作品,放置于特定的年代、民族和社会现实背景中,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力求用诗的语言充满激情地把思想分析和艺术分析结合起来,加以审视和评判,而且对于作品中存在的不足也绝对不能忽视。”仅一周,初稿即成。刘绶松这回更加惊讶:“论郭沫若我给你出了点子,你没写出来;论艾青我没给你出任何主意,你却写得又快又好!看来,做学问还得靠自己独立思考啊!”

论文中有一处,晓雪援引郭小川评价艾青的一段话,并批评道:“我觉得,在这一点上,郭小川同志是不够严肃和冷静的。”“你一个毛头小子,竟敢批评他?”刘老师担忧,建议删除。而晓雪坚持。论文几经增补、润色,他还大胆地加了些内容:“诗人必须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个性,忠于自己的风格,忠于自己的创作道路和艺术事业,因为他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为了时代……”


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


《生活的牧歌》的出版,让晓雪一夜成名。分配回云南在省文联《边疆文艺》编辑部工作,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但很快,随着特殊时期艾青被错误批判,这部曾成就他的著作,也为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纠缠,直至艾青彻底平反。

1995年11月29日上午,北京深寒,晓雪携妻子赵履珠拜见艾青。85岁高龄的艾青白发苍苍,坐在轮椅上,视线模糊,没能一眼认出晓雪,问夫人高瑛:“晓雪来了吗?晓雪在哪里?”晓雪急忙探身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艾青不禁泪光闪闪,“不容易呀,那年我去昆明接聂鲁达,我们第一次见面,快40年过去了!”顿了一会儿,又说:“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这是我的话,你理解得很准确,很深。你的书名《生活的牧歌》,取得很好,抓住了我最主要的特点。”晓雪赶紧说:“艾老过誉了,《生活的牧歌》只是我学生时代学习您作品的粗浅体会。”又说:“大堰河是您的保姆,您的诗是我的保姆。”

晓雪此番进京,是参加中国现代文学馆为自己举行的作品研讨会。当日可谓名家云集,群贤毕至。因身体原因或在外地无法到场的冰心、艾青、臧克家、张光年、王蒙等均发来贺词。其中,臧克家说:“晓雪同志是著名诗人,文坛老战士,他的诗歌和散文风格独具,富于民族色彩,为世所称。他的评论文章立场鲜明,见解新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发言题为《向晓雪致敬》。在“向作为诗人的晓雪致敬”和“向作为诗歌理论家的晓雪致敬”后,他说:“最后,我还要向作为文学组织工作者的晓雪致敬。在长期的文学活动中,他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文学组织活动,对少数民族作家的培养,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时隔20多年,晓雪依然觉得,那一天是他生命中最感动、最深刻难忘的日子。

然而,让他至为悲痛的是,此番与艾青一别,竟成永诀。1996年5月5日,艾老与世长辞。时年,晓雪任云南省作协主席,这个泣血的日子,他正在接待受中国作协邀请来云南访问的意大利作家代表团,无法分身奔赴吊唁,惟有接连写了三篇满纸涕泪的悼文,挥泪遥祭自己精神上的导师与慈父。


“革命夫妻”与“神仙眷侣”


为写作此文,我此次又前往昆明二环西侧府上拜访晓雪,7月19日夜,他刚参加完纪念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自京中归来。岁月悠悠,往事历历,我沉浸于老人巨大而柔韧的气场之中,陪他追忆其人生与中国文坛之点点滴滴。晓雪夫人赵履珠坐于一旁,气质典雅,犹如一朵不老的“金花”。

1957年春节前夕,刚回云南工作不久的晓雪,在大理老家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表妹赵履珠。“七八年不见,你长成大姑娘了……”仗着表哥的“身份”,晓雪心如鹿撞地拉了一下表妹的手,便匆匆逃了开去。毫无悬念,那瞬间的心跳,就是青年男女之间最美好的起点——一见钟情。他们长达8年的恋爱与整整一生的相濡以沫,由此启航。

爱情是什么?他们经常一起探讨,在晓雪终于找到自己命定的爱情之前,他也曾苦苦追寻,就在1956年11月,他甚至还听丁玲激情豪迈地大谈过爱情。丁玲在昆明安宁休养期间,到云南省文联探望时任党组书记的老友陆万美。陆介绍晓雪时说他刚写了本论艾青的书,丁玲误听为“爱情”,立即大谈起了爱情的伟大和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还举了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描写爱情的例子。

在时代的激流之中,晓雪与赵履珠爱得纯粹、执著而坚韧。相恋的8年,他们聚少离多。晓雪因“吹捧艾青”而频频遭遇的各种困厄,不断被放大、加重,前途渺茫;而赵履珠则因演唱《五朵金花》主题曲成名,还曾多次被点名加入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参与外事访问演出,事业一帆风顺。

1961年9月,文化部筹建东方歌舞团,根据周总理亲自提名,从云南调赵履珠和刀美兰进京,赵履珠却一直婉拒。在进入东方歌舞团工作达4年多后,她仍初心不改,终于调回了云南。“8年,连抗战都赢了哟,我们的8年恋爱也终于圆满。”与我聊着最幸福的这个话题,老人满脸岁月的沧桑倏忽而逝,静坐于对面的夫人刹那绽放笑颜。

窗外细雨如诉,夜色温柔。坐在这对云南文艺界最著名的“神仙眷侣”中间,尽管我是一个采访者的角色,依然觉得太不合时宜。我猛然想起,前两天7月17日,不正是两位老人的结婚纪念日吗?已然整整54年,他们结发就是一辈子,不离,不弃。


“新中国的阳光雨露”


沙发扶手一边,摆放着那套《我的文学人生》,2018年初刚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时,我便已认真拜读,深受触动。65万字的篇幅,晓雪细细密密地记述了自己几乎与共和国同龄、也同步的“文学人生”,云南乃至全国文坛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可谓尽在其中。甚至,许多一直鲜为人知甚至被视为“忌讳”的“历史的细节”,皆一一记录在“案”。“我是在新中国的阳光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即便是那些最艰辛的岁月、最艰难的事情,我觉得都是人生珍贵的馈赠。”豁达如晓雪,这方面不愿过多言说。

于诗歌与诗评,晓雪之成则不必多说,无可置疑。那些看得见的“硬件”,不妨简单罗列一下:出版诗集、评论集、散文集30多部,获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突出贡献奖、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中国当代诗魂金奖、意大利蒙特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纽约东西方艺术家协会终身成就奖、湄公河文学奖……在我看来,作为云南文坛以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领军人物之一的晓雪,在文学组织方面所付出的精力与辛劳,远甚于创作本身。除云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和省作协主席,他还担任着多届中国作协理事、全委,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等等。

退休之后,几乎已经卸掉所有职务的这位“普通老人”,却更加闲不下来。为培养、提携新人而写的评论和序跋越来越多,即便是完全陌生的无名作者,但凡作品有一点可取,他都有求必应,加以鼓励;担任各种评委不厌其烦,对所有参差不齐的参赛作品反复阅读,力求披沙拣金,生怕好的苗子在自己手上被遗漏、被耽误。

亲历70年,回望100年,每每思之,岂能不感慨万千?站在百年新诗的历史高度,他对自己心目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泛、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做出了新的阐述。郭沫若、戴望舒、艾青……“是的,还是那句老话,颠扑不破:越是民族的,便一定会越是世界的。”这样一个夜晚,耄耋之年的中国诗人晓雪有些累了,却语气铿锵。在他看来,新中国70年文学发展历程,最大的收获和成就,便在于少数民族作家群体的崛起。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