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不语: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说死》创作谈

作者:黍不语   2019年04月15日 09:14  中国诗歌网    1627    收藏

tim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诗欣赏


说死

诗|黍不语Shu Buyu


十年前,她丈夫去世时
她没日没夜嚎哭
有人时她嚎给别人听
没人时她哭自己听。一声一声
细数磨难和委屈
后来有同龄人去世
她也仔细哭一阵,怜悯一阵
最近两年,村里仅剩的
几个同龄姐妹,相继往西
她开始不再哭,连一点
该有的人情
都看不出。只用平常的语调,告诉我们
在儿死了
娇儿死了
就埋在那里。喏。就那里
她用的是她们的乳名
她告诉我们她们死了就像告诉我们她们回家吃饭了
一样
她是我乡下的奶奶。有点
长寿的奶奶
她跟我说起时已经不像这个世上的人



创作谈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说死》创作谈

文|黍不语Shu Buyu


十年前,我的以“胆小怕死”闻名的爷爷选择了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那更像是一场意外。我的爷爷在结束自己生命的前几天,还一如既往衣着整齐,一头白发闪亮飘逸,骑着他的飞鸽绕过东荆河,去对面的镇上喝早茶,买新鲜的鱼肉,挑选最鲜嫩的包子和豆腐。包子和豆腐是带给她老伴,我的奶奶的。我的爷爷那时八十岁,我的奶奶七十八岁。这样的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由此村里的人说我爷爷一把年纪还这么讲究,是因为怕老,怕死。而他一直以来对我奶奶的恭顺、臣服,甚至对奶奶经常的无端的毫无底线的谩骂所表现出来的沉默与容忍,更让他获得了胆小的名声。我记忆中的爷爷从来没有红过脸,没有发过脾气,在我们都对奶奶的暴躁无理和随意谩骂感觉无可忍受时,作为当事人的他却总是讷讷地憨憨一笑,不辩一言,让我们的愤怒与同情显得多余和可笑。

每一个人都觉得他憨,胆小、老实、怕死。那一天,他喝下了他一辈子没有摸过的农药。每一个人都不相信,不敢相信,他仅仅只是几天前照旧去买豆腐和包子时摔了一跤,身体有疼痛,夜里偶有呻吟。我们猜想是否是他错拿了。然而随后出现的笔记本,遗书,他在里面详细交待了自己的后事,遗产的分配,还有奶奶以后如何生活,甚至奶奶百年后如何安葬,事无巨细。他的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在其中一页还整整齐齐写着我们一众子孙的名字,页头写着“我的儿”。这是他一辈子说过的最多的话。

我们相信了,这不是一场意外。疼痛和死亡,他选择了后者。或者这个选项,本身也是我并不曾了解某种真实的粗暴之言。我在震痛之余仔细回忆有关我爷爷的一些生平,才想到也许我们并不了解这个人,我们所以为的都只是我们的偏见,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局部上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无法获悉他真正的一生。死亡是事实,但不一定是真相,而只是某种混沌的终结。除了自己,我们不会了解一丁点别人。甚至在死亡面前,我们对自己也并不那么了解,那么清晰。

事实总带给人打击。我爷爷的死让他老伴,我的奶奶,一个乡村老妇人,找到了纵情哭诉的由头。很长的时间里,她在她独自居住的小屋里史无前例地放声哀嚎,用江汉平原特有的腔调,一字一句,唱书般细数往日的磨难和委屈,一声一声,叨念那个离去的人。她的腔调如此高亢而撕裂,在那样平静的无数个单调的午后,仿佛她是最后的乡村里最后的唯一的人。我从来没有想过她会如此依赖依恋我的爷爷,从来没有想过她会把这种依赖依恋这般毫无顾忌地展现出来,她的悲伤脆弱在她往日的强势蛮横下显得更像是一种表演。而真正的生命正在她身上显现,充满孩童般的纯真与无知。

人需要认识死亡。不管多大年纪,不管经历几何。人需要在死亡中看清自己的处境,梳理自己的来路,并在这种认识和梳理中,逐渐获得安宁。

我对奶奶的记忆是从十几岁才开始的。十几岁以前,我的记忆里没有她的影像,只有外婆。因而我的母亲总是对我善待奶奶心怀愤懑。我的母亲觉得年轻时受尽了奶奶的欺辱与歧视,一双儿女没有得到奶奶的一丁点儿照顾,让我们吃尽了艰难之苦,而这苦本是可以避免的,我的母亲觉得我的奶奶不配得到我的殷勤孝顺。我也深深理解我母亲的苦,那年轻时被欺辱打骂和不被信任不被融入比她独自承受生活的重担更让人绝望。而当我离开家,离开那个地方,经过一些年月,当我以另外的全然陌生的样貌和形象出现在我从小生长的亲人中,我知了她们的境遇,也知了她们的局限和艰难,我对她们满怀一样的疼爱和怜悯。

我打量她们,毋宁说我在打量死亡。我亲近她们,毋宁说我在亲近越来越近总有一天要与我们融为一体的消亡。

从我的爷爷开始,死亡甫以清晰的面貌和稳健的脚步在我奶奶面前展现开来。一年,两年,或许是更久的时间之后,我再回去看她时,她已没有了祥林嫂式的哀怨自怜,而说的最多的,是村子里面身边人的死亡。

彼时的江汉平原乡村业已凋敝,年轻人去往四面八方,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小洋楼并不能掩盖村子的空荡与荒凉,反而更显孤单落寞。也许是人到老年内心的淡然开始显现,也许是出于同类的孤单,老人们开始惺惺相惜甚或抱团取暖,比任何时候都要友爱温存。有时候他们蹒跚着串门,只为带一句话或送一碗汤水。那艰难的脚步和佝偻的背影在村中小路上孤单而倔强,仿佛某种生命的真谛。而我奶奶的讲述,也由开始的唏嘘不舍追忆怀念,慢慢到简单的事实陈述,也仿佛一个天真的孩子,无意就获得了某种超能,触到了事物的核心。我看见了我奶奶的灵魂,正日益变得简单而透明,仿佛她身上已被一层光所笼罩,那光照着她的来路,也照着她的去路,或者本就只是一条路,只有一条路,那条路送来了她,她也终将被那条路所收回。而当她最后一次说到一个姐妹的死,她称呼的是那个姐妹的乳名。那个乳名从她嘴里出来时,就像她是一个无知无觉的孩子,在说着无知无觉的事。那一刻我感到孤独,我奶奶的孤独,无知无觉的孤独。她在无知无觉中回到了生命的最初,生命的本真。那一刻孤独成全了她,丰富了她,完整了她。那一刻她完成了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与拯救。

我奶奶的生命已经完成。不是在惊天动地撕心裂肺中,而是在悄然的寂静的不动声色的命运和时间之手中。如今她更像一棵老树,佝偻,蹒跚,却终是站在了自己的位置,触摸了自己的轮廓,坦然接受所有的风雨。而我,我还要走多久?


诗人书影

微信图片_20190415224351


诗人简介

微信图片_20190415223719

黍不语,女,八十年代生于湖北。曾获第三届扬子江年度青年诗人奖、2017年长江丛刊文学奖、2017年诗同仁年度诗人奖、《诗刊》2018年度陈子昂青年诗人奖等;参加《十月》杂志社第七届十月诗会。湖北省文学院第十二届签约作家。


推荐阅读


诗人每日好诗及专家点评

诗人主页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主页

每日好诗”背后的故事合辑

责任编辑: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光阴里的诗意与传承—— “青春诗会”40年:记录时代脚步,见证数代青年诗人成长
  2.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3. 重立人民性与重塑主体性——对当前新工业诗歌写作的一次掠观或几点体会
  4.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7.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9. 诗人陈先发当选安徽省作协主席
  10.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 《青春,如风有信》(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中外对照文版新书首发式在法兰克福举行
  2.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东京梦华·菊香宋韵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开幕式暨座谈会成功举办
  6. “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开幕式暨“青春四十届·致敬诗歌和青春”座谈会隆重举行
  7. “每日好诗直播间”暂停一周
  8. 第444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10. 博士论文《〈诗刊〉社“青春诗会”研究》(节选)丨左存文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