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鲁迅文学奖得主胡弦:在草堂读诗,感受杜甫真切的存在

作者:陈谋   2018年12月18日 09:47  红星新闻    2984    收藏

今年八月,国家级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公布获奖名单,著名诗人、散文家胡弦榜上有名。为了弘扬天府文化、传承诗圣精神、擦亮成都“诗歌之城”名片,成都商报社联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策划推出“鲁奖诗人走进草堂”系列讲座暨诗歌朗诵会,给成都市民分享鲁奖诗人的诗学经验和创作心得,鲁奖诗人娜夜的首场讲座引起不俗反响。

除了以《诗歌,诗意,生活》为主题展开为时一个小时的诗学讲座,胡弦还将分享他的鲁迅文学奖获奖诗集《沙漏》,举办名为“让人耽留的美,总是美如虚构”的胡弦获奖诗歌朗诵会。

12月16日,针对第二场鲁迅文学奖得主讲座暨诗歌朗诵会,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了胡弦。


微信图片_20181218093936


写作,总是要重新开始,有没有奖都一样


红星新闻:你确定的讲座题目是《诗歌,诗意,生活》,怎样阐述这样的主题,有诗歌的诗意生活,三者紧密相连,是吗?为何认为“让人耽留的美,总是美如虚构”?

胡弦:有诗歌参与的生活肯定更有诗意,或者说,有诗歌的参与,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和生命的本质,去辨认和确认美的价值。“让人耽留的美,总是美如虚构”则是由我们的“贪心”所致:美引领着我们,又似乎总不可得——它一直都是这样,总像一种更高的存在。


红星新闻:草堂,你如何看待这处诗意栖居地,以及杜甫?

胡弦:在草堂读诗,会有一种仪式感,让人的心亲近另外的时间和空间,并感受到杜甫这样的圣者更真切的存在,以及自己心中对诗歌的那份虔诚。杜甫有多么伟大,已毋庸我赘言。对于我个人,如果从中国古代的诗人中选一位我最崇敬的诗人,我选杜甫。


红星新闻:近几年我们注意到诗人和评论家对你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你也获得很多奖项,比如今年初的星星诗刊年度诗人,后又获得国家级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有创作者对奖项趋之若鹜,有的又避让不及,这些褒奖赞誉对诗人创作是否有影响呢?你又是如何让自己规避这种影响?

胡弦:奖项,也是评价体系的一部分,从社会层面讲,它比纯粹文字的影响还会更大些。但我没怎么刻意去规避,因为它对我写作的影响不大。写作,总是要重新开始,有没有奖都一样。


微信图片_20181218094202

↑胡弦


求变,不一定每次都有突破,但可摆脱旧我


红星新闻:当年你还是乡村教师的时候就开始写作,从散文到诗歌,最后在诗歌创作上坚持了三十年,写诗有什么魅力?是什么在吸引你一直坚持耕耘在诗歌领域?

胡弦:写出一首好诗,如同得到诗神的特别眷顾,在我,其欣悦超过写其它的东西。所以,这里面不存在坚持——坚持像有种借助意志而去努力怎样怎样的感觉。写诗对我是一种热爱。


红星新闻:回顾漫长写作过程,哪些诗人对你的创作产生过影响,谈谈你喜欢的诗人们,优秀的诗人具备哪些特质?

胡弦:对我产生影响的诗人很多,不可尽数。优秀的诗人具备哪些特质,我还真说不清。智慧?深情?敏锐的嗅觉?独特的审美能力?雄心?好像都应该有点。


红星新闻:你的写作从乡村题材、古迹遗迹,延伸至山水之间,读起来会感受到古典韵律与艺术感。无论题材,还是体验,是否与你的成长环境、文学启蒙有关?

胡弦:人就是他的环境。在写作的不同阶段,生活在变,接触的人和读的书在变,经验在变,对语言的理解、感知也在变,它们作用于一个人,写出了什么东西,更像一个自然出现的结果。


红星新闻:你的诗歌创作没有一成不变,你一直在尝试改变和突破?这是否是很重要呢?

胡弦:是的,一成不变意味着重复,重复就是终结,你将成为一个活化石。求变,可能不一定每次都有突破,但可以帮助你摆脱旧我。


一个诗人最难突破的是对自己熟悉的写作模式的认知


红星新闻:你认为,一个诗人最难突破的是什么?

胡弦:认知,对自己熟悉的写作模式的认知。每当我得心应手甚至熟能生巧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要警惕,要再打量一下自己的写作,重新认识自己。


红星新闻:你说过的诗集《空楼梯》是为了表达诗歌是收拾热闹过后的那份清寂,所以你认为诗歌热之后,最后还是会归于安静,对吗?

胡弦:我说的热闹不是诗歌热。任何热都会有降温的时候,诗歌当然也不例外。我的意思是,诗歌写作不应该被某种热闹带走,因为热闹中总存在着属于个人的清寂,诗人应该在那里。诗人,既是一个迷狂的人,也是一个清醒者。


红星新闻:最近进行的创作是什么?新的出版计划吗?

胡弦:我有一些写作上的想法,但同时也听从自己的感觉。有一本新的诗集在出版社。编辑的愿意是想做一个选本,但里面大概有一半的新作。所以,这是个混合的本子。


红星新闻:作为《扬子江》诗刊主编,目前诗歌刊物面临哪些困境?

胡弦:一个是永远的“困境”,怎样让诗人把自己的好诗给我们。另一个困境是传播,怎样在全新的传媒时代,把我们的刊物送到更多的读者那里。


红星新闻:作为诗歌编辑,谈谈当下诗人们的诗歌创作存在的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来克服与解决呢?

胡弦:作为诗歌编辑,我总是希望看到更多的具有新面孔新感觉的诗——我们的创新能力似乎在减弱,而大量的同质化的作品却源源不断。诗人,也许更应该意识到自己应该结束什么,虽然对于个体而言,创新也许一生都不会到来,但你必须在你结束的地方等待它。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李白成为连接我们友谊的桥梁” 中国与拉美诗人以诗会友
  2. 不止于凝望,不止于赞叹——中外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
  3. 百年北海,诗意盎然——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之北海诗会
  4. 长城上,千年斑驳成诗,诉予我听——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人参观慕田峪长城
  5. 诗歌搭建桥梁,编织超越时空的纽带——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侧记
  6.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7.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8.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9.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10.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