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已被“边缘化”?诗人梅尔:它的世界仍然热闹

作者:上官云   2018年12月17日 09:18  中国新闻网    369    收藏

“中国有着很浓厚的诗歌传统,据我了解,诗歌的世界其实很热闹,中国的诗人数量很多,优秀作品每年有不少。所以,诗歌并没有‘边缘化’。”日前,诗人梅尔在北京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时,如此解释与诗歌相关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181217091608

诗人梅尔。受访者供图


梅尔是国内诗坛颇有名气的女诗人,曾出版诗集《海绵的重量》《我与你》《十二背后》等。她在17岁时接触诗歌,开始尝试创作。大约一年后,她发表了第一首诗,“1991年前后写诗最疯狂。两三年时间内,我写了近两百首诗”。

遗憾的是,1992年,梅尔来到北京读书,后来又跟丈夫一起创业,变成典型的“北漂”,搬家成为常态,大量的手稿都不慎遗失。现在说起来,她还觉得有些惋惜,“虽然水平不高,但也是成长记录啊”。

此后二十余年,由于工作等原因,梅尔写诗变得断断续续,但不管去哪里,背囊中一般总会放上一本诗集。她喜欢旅行,走走停停中遇到的风景、引发的感悟,也顺理成章被写入诗中。

有一年,她在马丘比丘游览,因为难以适应3300米的海拔,很快产生高原反应,活动稍微剧烈一点,都觉得呼吸困难。

后来,梅尔辗转乘坐小火车和飞机到了利马,没顾上休息,写下了诗作《马丘比丘》的前三节,一气呵成;又在之后一周的时间内,陆陆续续把后面几节补全。


微信图片_20181217091611

梅尔的一些作品。受访者供图

  

这首诗,因为运用了复杂独特的意象,充满热烈的情感表达,被很多诗歌评论家视为梅尔2014前后的标志性作品。她也承认,这首诗歌意味着自己创作风格上的转变。

评论家张清华认为,梅尔的诗歌总体上有两个向度:一是精神,一是自然。她拥有完整的知识系统,《马丘比丘》也是基于巨大的历史遗迹完成自身的精神建构,是一首有震撼力的抒情佳作。

“如果我身处国内繁重的工作,可能就不会有这首诗。旅行之后,那种似乎突然涌现的灵感,其实很重要。”所以,梅尔觉得,于自身而言,旅行和诗歌有时是互相成就的。

不久后,另一处奇崛的景致,又给梅尔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那就是“十二背后”。

“原来的‘十二背后’指位于宽阔水原始森林深处的一条大裂缝,以前叫油桐溪大地缝,在贵州绥阳县。有人说大地缝有十二条岔道,有人说是有十二口深潭,都是当地人的猜测。”很偶然,梅尔和丈夫到贵州考察,意外得知这个风景绝美的所在,遂决定前往。


微信图片_20181217091615

此前,梅尔在“十二背后”。受访者供图

  

现在,“十二背后”指的是包括油桐溪大地缝、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清溪峡在内的600平方公里的自然风景区,那里是梅尔的诗歌家园。

她依然记得第一次去往“十二背后”的景象,有天坑瀑布、有绝美的双河溶洞,石膏洞出洞口的瀑布形成“水帘”,她一下子被震撼了。

梅尔把这些感受都写进了诗里,便有了后来颇为著名的《双河溶洞》。在这首诗里,她把自己想象为溶洞本体,富有生命,经历了几亿年才形成,可以看到苍鹰从头上飞过,看到绿树成荫,看到嶙峋的怪石,也见证了时间的沧桑变幻。

“我的诗歌有两次转变。从家园到自然,从自然到历史。”梅尔认同评论家们的说法,“我希望能够自然地呈现内心感受,这些转变,更多属于一种潜意识里不自觉的创作。”

也有人说,在当下,诗歌已经变得小众,已经被边缘化了。近年来,几乎每一次成为“现象级”话题,都伴随着争议或者特定标签,比如草根诗人余秀华的走红等等。


微信图片_20181217091618

梅尔诗集《十二背后》。受访者供图

  

梅尔觉得,那样的现象确实存在,但首先还得诗歌本身好,能够吸引人,“一首诗或者别的作品能火,要长时间的流行,应该还是基于文本本身,获得读者认可。流行和经典还是两回事,经典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

在她看来,诗歌确实小众,却算不上边缘化,“由于体裁、意象运用等原因,诗歌有时确实难以快速理解。现在人们阅读的渠道拓宽了,深度和广度也在增加,所以,诗歌‘小众’几乎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

从1986年到现在,梅尔的“诗歌之路”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她表示:“诗歌对我来说是灵魂最终的寄托。在心灵深处,我满怀崇敬之情的认同它。没有诗歌,人生大概会很无聊。”

“小众”也好,“边缘化”也罢,她说,还会继续写下去,“诗歌就像多年前在我心里埋下的一粒种子,合适的时候会生根、发芽,我希望它最终成为参天大树”。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李白成为连接我们友谊的桥梁” 中国与拉美诗人以诗会友
  2. 不止于凝望,不止于赞叹——中外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
  3. 百年北海,诗意盎然——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之北海诗会
  4. 长城上,千年斑驳成诗,诉予我听——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人参观慕田峪长城
  5. 诗歌搭建桥梁,编织超越时空的纽带——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侧记
  6.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7.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8.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9.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10.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