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沿着马头琴的旋律,我找到了
前世的马群,拴马桩的旧主
找到了一株草里的河流、旷野、马蹄声
一个奔跑的清晨和傍晚
在科尔沁草原
就要关不住体内的豹子了
他要喊出山脉的走向
风的悲泣和嘶鸣
喊出陡峭的命运里,一个个草原般
苦难而壮阔的一生
2.
想起自称马一样的女子
她率直,美貌,用河流写诗
想起那个笔名布木布泰的室友
她安静,内敛,有着绿色的微笑
她长发和眼睛里倾泄出的星光,如酒
……
她们都是草原的女儿,有着草原般朴素的高贵
我是草原的半个女儿,邻草而生
一身草色,一颗草心
半生草命
夜深人静时,我把一株草紧紧地
抱在怀里
3.
坐在草地上,身体的山川瞬间被充满
和天马行空的空一样
和胡思乱想的乱一样
一些发音像孩童的奔跑
但并没有被说出
周遭的空气被酒浸过,被云朵和大雪滤过
她们和我的心猿意马偶尔点头
在眺望和低头的瞬间,我听到一株草
说出了她的苦痛,爱
和回声
4.
草原的夜空是红唇的盛宴
那么多的星光如吻扑下
在哗啦啦的声响里
你已找不到自己的脚该迈向哪
迈向哪都是起伏的波涛漾出好看的梯子
越过纷扰、旧日子、被生活一再挤压的肉身,进入
大自然的交响
随着潮声,放出虫鸣、狼嚎
放出鸟的欲望,一颗颗
空阔的心
就让眼泪幸福地流吧,看星光一点一点
洗着草原上的一切
把万物送向快乐的更高处
不去想是否会坠落,其实此刻,坠落
也是一种极致的美
是的,此刻,我怎么爱你,爱这个人间
都不够
《在科尔沁草原》很讲究诗歌的崇高性。一方面,诗歌的崇高性必然有着极强的严密性并产生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就拿《在科尔沁草原》来说,它的“崇高性”其中的大部分东西都借自现实世界,即科尔沁草原,使诗歌彰显的空间越发显得神秘多姿。比如“沿着马头琴的旋律,我找到了/前世的马群,拴马桩的旧主/找到了一株草里的河流、旷野、马蹄声/一个奔跑的清晨和傍晚”。另一方面,这首诗的崇高性所彰显的是“抒情生产力”,诗人断然略去一般写作者眼中恒定的自然物象,仅捕捉那种瞬间一现的诡奇心象,来实现其“抒情生产力”的魅力。比如“我是草原的半个女儿,邻草而生/一身草色,一颗草心/半生草命/夜深人静时,我把一株草紧紧地/抱在怀里”。
由此可见,这首诗的“崇高性”以澎湃的激情,沉醉性的史诗意识对科尔沁草原进行神启般的情感召唤和寓言警示。诗人要让“科尔沁草原”成为可临的空间、可摸的时间、可触的视角、可探的奥秘,组成一个人人都想抵达的“诗歌图景”和“内心法则”。的确,与草原对视,与万物交谈;与世界交心,与时空同居,这是我对《在科尔沁草原》所引发的诗歌“崇高性”的再认识。
当然,如何将诗人自身的天性、经验、认知、审美“积淀”成一个独特的“草原气场”,达到诗歌的崇高性,就这首诗而言还远远不够。真正的“草原气场”,是人的天性、经验、宿命、认知、审美等对草原“过滤”之后所呈现的“神性世界”,共勉。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耿占春 冯雷 顾北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蒋浩 贾鉴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海鹏 李犁 刘向东 李云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马知遥 莫真宝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向以鲜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张光昕 周伟驰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