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陕北》

作      者:季风禾子
作者简介:李纪元,20世纪60年代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出生于陕北米脂一个叫桃花峁的村庄。1987年开始,先后在《星星诗刊》《诗歌报月刊》《诗选刊》《延河》《葡萄 园》及《大众摄影》等报刊发表诗歌、摄影作品。 主编、参与编......
诗集简介:《诗意陕北》是诗人李纪元继《雪落陕北》(2003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后的第二本诗歌选集,选入作者十余年诗歌作品185首。共分“水桶磕碰井沿的声音”“山桃花绽开的声音”“佛光打出金色的声音”“闪电的声音”四个部分,分别表现了作者对陕北这块土地、对人类命运的认识、理解和思考,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陕北这块土地的真挚情怀。
序言:午后,雪过天晴,太阳照在白雪上,大地闪射着银色的光芒。一个叫刘千河的村庄上面,那座突兀而起的山峁上,有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柏高高地站在深蓝的天空下,迎风撑开巨大的树冠,像大地上的一面旗子,那样鲜艳、夺目。耳边传来呼呼的风声,吹动着树梢,让人感觉身临大海之中,自己就像坐在一艘大船上,看周边如大海般汹涌的茫茫雪野,分外壮观!看其标注的树龄,是一千五百多年。 再看树形, 呈向四面张开的手臂手指,树根也极像张开的爪子,向下紧抓着大山的头皮。倾刻间,我被古柏那种强大的气势所震撼,它是那般的茂盛和苍劲,任坚硬的寒风从枝叶间簌簌扫过。而在柏树的身后,那古庙前的石狮子几经风吹雨打后,早已风化变形。古柏给这块荒凉的土地撑起了一片生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它生长得竟是那样的神圣和超然。我把脸和耳朵贴在粗糙的树身上,闭了眼睛,试着看能否听到什么声音。我分明听见,古柏在清风中娓娓叙述着历历往事,我知道古柏那沉默了已久的嘴巴,似乎找到了倾吐心声的知音。 远山的那头,还有另一棵与它同龄的古松站在那里,与古柏为伴,遥相照应。望着树枝上那些翠绿的叶子,我想我和我的诗歌就是这棵树的一分子,我们并不孤单。
后记:诗歌与人类同在 早在 2003 年,出过一本诗集《雪落陕北》(中国文联出版社),至今已十余载。开始着手整理之后十多年来的数百首诗作,欲结集出版,以作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整理过程中发现,这十年来所写的东西,都是些废品。别人十年磨一剑,我是十年也没种成一粒粟,只是一粒干瘪的稗子。不比白花花的大米,永远上不了宴席。于是我产生了将这本诗集叫《稗子集》的想法,因诗友反对而作罢。 我一直认为,写诗不同于别的,不得有半点可炫耀的,只有默默地坚持。无论风云变幻,诗人总是一个人默默地与自己对决,用全部的人格参战,用全部的生命燃烧。 其实,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一种诗的情结,只是不愿在这个拒绝诗歌的社会里显露出来。而当他内心感到受压抑的时候,或者酒醉了,或者看到了美好的事物,有心里话想对人说时,才会想到诗。诗意存在于一切文学作品之中,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不会有诗歌的末日,诗歌与人类同在。 在现实生活中,诗人的心是冷静的,不会随波逐流,冷眼面对着繁华的世界。相信时间,可以淘洗一切苍白无力的东西和政治色彩太浓的东西。那些美的、真的、善的种子总会在人类生命的土壤里不知不觉地生根,发芽,结果,繁殖,延续。

热门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