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我们容易动情也容易忘情

作者:朱绍杰 梁喻   2018年09月17日 17:12  羊城晚报    378    收藏

余秀华1

余秀华在活动现场

余秀华2

2018年9月9日,诗人、作家余秀华携其首部散文集《无端欢喜》,在西西弗书店(广州万菱汇店)与读者分享她近三年的文学创作体会。《无端欢喜》收入了余秀华近年创作的四十余篇散文。在书中,余秀华谈人生、谈故乡、谈友人。她独有的细腻的觉察力、绚烂的想象力和浩荡的内心世界,让人看到一个坚强坦诚、深沉达观又天真俏皮的真实的余秀华。


A

传说中的“自杀未遂”是一场误会


到首部散文集《无端欢喜》的创作,余秀华说,自己不是诗歌随笔或小说分开来写,而是同时进行。同时她表示自己是一个“不那么努力”的写作者,文字是慢慢写就的,可能几个月的时间才写一篇或者一段东西出来。积累了很久,才可以出一本书。

近年经历了两位亲人的离世后,余秀华说自己最不愿意写的就是亲情。她认为母女关系是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有爱、恨、怨的纠葛。接下来的创作,余秀华也考虑对亲情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和梳理。“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我写了很多爱情?我愿意去写,是因为我知道,它会来,来了以后又会走得很快,它和我没有那么深刻的关系,但亲情是伴随你一辈子的关系”。

关于生死的思考,余秀华谈到自己生命中一次传说中的“自杀未遂”。这也是她首次对公众解释这段“谣言”。那是奶奶去世后,她经历着非常痛苦的阶段,常遭受无端的诋毁,于是她采取了喝酒宣泄的方式。不会喝酒的她用白酒和酸奶兑着喝,因为喝得太醉,从山坡上滚了下来,被村里人误以为是自杀,送到了医院。

“最幸运的人是自杀未遂的人。”余秀华说,经历过这次“自杀”未遂后,她得到了重生,才有了现在四十多岁的余秀华。她开始慢慢接受很多事情,承受力大大增强。“但是这种承受力的增加未必是好事,经历过死亡的人,他的心更硬,情感的接受也变得迟钝,他容易动情,也容易放弃,所以总是处于得失之间不能平衡的一个过程。”


B

生活变故成就“无端欢喜”


2015年,余秀华的诗一夜之间红遍网络。之后,她相继出版了三本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总销量达四十余万册,为二十年来国内诗歌销售之冠。

前半生几乎从未踏出横店的余秀华,在成名后的三年中,诗歌带着她天南海北满世界地跑。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被她视为“天”的母亲身罹癌症离世,曾经熟悉的小院,只剩下父亲和自己;随着农村建设,居住了一辈子的横店村——那个她把一草一木都融入自己诗歌创作的横店村,被新的楼房取代;因非自由恋爱结合而“莫名其妙地走在了一起”,她面对父母的反对、外人的质疑,摆脱枷锁,与“一年回家一两次,相对而坐,却无话可说”的丈夫离婚。

爱情是余秀华诗歌永恒的主题,她在作品中从不掩饰对情欲的渴望,然而生活却总不如意,“很多事都记下来,等我要死的时候看看我这辈子经历过多少人”。她认为诗人作品无所谓表达什么,无论是个人情感还是国仇家恨,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想表达的都可以。

余秀华出生时因倒产、缺氧造成脑瘫,行动不便。荣誉与热闹中“摇摇晃晃”的她,还是要面对日常琐事,感受生存的艰辛、人生的痛苦和焦虑。每次外出,余秀华都是独自一人,常常因为腿脚不便和身体虚弱而摔坐在地上。“我在人来人往的台阶上坐着,也在陌生的、好奇的、冷漠的目光里坐着。如果这个时候感觉不到孤独那肯定是骗人。”

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故,生活的苦难、命运的垂青、故土的辽阔、亲人的惆怅、生死的迷惘、爱恨的交叠、家国的感慨……她把这些感受都写进了散文集《无端欢喜》。


C

真正的喜悦都是来自灵魂深处


成名后媒体蜂拥而至、争相报道,让余秀华获得了突如其来的名声,也带来了各种质疑和压力,余秀华本人对此却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一直有人问:你现在成名了,生活有什么改变?天,让我怎么回答?生活是什么,是一个接一个的细节,我参加的那些活动、节目怎么能叫生活?我虽然不会对这美意警惕,但是的确无理由欣喜若狂。我心孤独,一如从前。”余秀华在文章中写到。

她在精神上一直是孤独的。邻居、家人、丈夫都不理解余秀华——“关心灵魂的事情是闲得太狠了的无事生非”。

“我不知道上天为何厚待于我,我如何有被如此礼遇的资本?我没有。我只是耐心地活着,不健康,不快乐。唯一的好处,不虚伪。有时候非常累,但是说不出累从何来。有时候很倦怠,又提醒自己再坚持一下……”书中处处流露着千帆过尽的疲倦与从容、天真中的顽强与坦诚。余秀华的文字源于日常生活,是对个人体验最坦诚、最清醒的书写,体现出强烈的主体精神和对于人的价值与尊严最深刻的思考。

“人活着哪怕千重不幸,但是存在着,存在就抵消了不幸带来的一切毁损……大部分人必须过的是漫长的没有意义的枯燥的日子,这是我们必须忍受的。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事业的成功以外,更持久和更入心的成功是在庸俗的日子里寻找到快乐。”在书中,余秀华以一种常人难得的达观看待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种种不如意。

“我怨恨过生活的不公,但幸运的是,真正的喜悦都是来自灵魂深处,而不是外界。”余秀华说。


访谈

农村出来不一定要写农村


羊城晚报:您是什么时候找到自己适合走作家的这条路的?

余秀华:这不是找到的问题,我觉得是先天性的爱好,从小对文字的敏感和爱好,它是慢慢地发展起来的,不是一下子的,是很慢很慢的过程。


羊城晚报:您是怎样有写作的想法和欲望?

余秀华:其实我觉得这是天生的,没有什么别的,就是喜欢这个事,就像你当记者,你喜欢这个事就做了这个事。


羊城晚报:如何看待你出身的农村?

余秀华:我曾多次谈论我所出身的农村背景。但在我的诗歌,你没有看到里面讲得很多。为什么农村出来的诗人一定每一篇都写农村,这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如果仅仅是写农村的他一定走不远,这是肯定的。


羊城晚报:一个诗人更应该表达自己的情感,还是更广阔的方面?

余秀华:诗人无所谓表达什么,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质、思想表达什么都没有问题,无论是自己的情感还是国仇家恨,关键是找到更适合你的,更想表达的。这里面没有什么体现,有体现都是不对的。


羊城晚报:您在创作中有写到一系列的男性,这些男性在您的创作中担任怎样的角色?

余秀华:人都是很冲动的动物,男人是,女人也是的,就是有时候你会对这些人产生一定的情感或者好奇,把他记下来。


羊城晚报:记录下来,以后再看是不是不一样?

余秀华:写作的本身就是一种记录,它有一部分是创作,但更重要的是记录此时此刻这个人、这个事,它主要是记录、是回忆,创新也是在记录,记录我此刻说的话、我的想法、我的语言。哪怕你现在非常喜欢这个人,想和他去死,但是过两天你就可能忘了,所以这个记录非常关键,也很重要。我们容易动情也容易忘情。


羊城晚报:您是比较率性的人吗?

余秀华:我要把生命中的很多事都记下来,等我要死的时候看这辈子经历过多少人。生活就是人,无论多么痛苦或者多么精彩,你一死,什么都没有了,人们也不会记得你。

责任编辑:苏丰雷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3. 世界读书日·东岳雅集——《当下的诗意》分享会在京举行
  4.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