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年轻人在西湖踏春,踏出了中国文学史上难以磨灭的足迹

作者:王雪   2018年07月02日 11:58  中国作家网    324    收藏

1922年4月8日,杭州西湖岸边微风习习、杨柳依依,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三位年轻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在湖畔合影,纪念他们刚刚成立的诗社“湖畔诗社”。这张饱含友情的照片还将寄给诗社的另一位发起人——应修人,他已回到了上海的工作岗位上。照片中的几位青年人或许并没有想到,他们的才华与友谊共同凝聚成的这个小小诗社,在中国文学史的书卷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汪静之自1920年秋来杭州求学后,就结识了同样热爱诗歌创作的潘漠华、冯雪峰。他们以诗会友,还共同发起了社团“晨光社”,并邀请学校的三位老师朱自清、叶圣陶、刘延陵做顾问,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三个新文学团体。不久,汪静之的诗作相继在《新潮》《小说月刊》上发表,诗集《蕙的风》也即将出版,他的才华初步显露出来,这一切都引起了在上海工作的应修人的注意。彼时的应修人,虽然已经步入工作岗位,却仍然有着一腔质朴而热烈的向学之心,亦对这才华洋溢的诗歌主人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和激赏之情。他主动写信给汪静之,希望能交换诗作、切磋诗艺,就这样,两个年轻人通过一封封热忱而真挚的书信结为诗歌上的挚友。

▲湖畔诗社成员(左起)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1922年摄于杭州。


冬去春来,他们的通信从未中断,既有灵感突然袭来时的只言片语,更不乏诗人天真浪漫的瑰丽想象与遨游天外的思绪,亦有探讨人生与命运、情感与宇宙的肺腑之言。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应修人与汪静之的友谊也日益深厚。

1922年3月,应修人写信给汪静之,希望能在杭州一聚,踏春吟诗。他为此特意请假一周,并且在信中附上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因为彼此还未曾真正见过面,细心的应修人就告诉汪静之,自己会按照片上的装束到达火车站,希望他不要认错。3月30日,应修人如约来到杭州,当天就和汪静之一起畅游西湖。微风吹拂着水面,也在这两位相知已久的年轻人心中泛起层层波澜。虽然此前素未谋面,可是长久的鸿雁往来和深入的交流让他们之间毫无陌生与拘谨,反而飞快地彼此熟稔起来,仿佛早已相识相知多年的老友。应修人兴奋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从堤边、水面/远近的杨柳掩映里/我认识了西湖了。”清新质朴的小诗正如应修人当时的心情一样愉悦欢快。汪静之在聊天时提到了晨光社,应修人对此很感兴趣,希望能结识几位社里的优秀诗人。于是第二天,汪静之邀请潘漠华、冯雪峰一同游览西湖。

西湖上的游船很小,刚好能容下四人同乘。小小的船载起了他们恳切而真挚的友谊,也载起了无数的情思与才华。

四位年轻的诗人一起饱览西湖美景,在白堤上散步,在雷峰塔旁吟诗,共同的志趣使他们一见如故,结为了知心朋友。杭州,在诗人的眼中是温柔浪漫的,而“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也成了他们美好友谊的见证。如果湖边的微风和杨柳还记得那一天,记得这几位青年热忱的目光和激扬着才情与智慧的连珠妙语,也必定为他们而倾倒。

在接下来的三天内,四人交换诗稿,写诗唱和,正如汪静之所说“庸俗社会封建礼教禁止恋爱”,“心中的热爱抵抗压力,因而不可抑制地发出爱情诗来”。四人在诗歌创作上有着相近的理念,都充满了从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的豪情与真诚。应修人于是提出将自己的诗和潘漠华、冯雪峰的诗和在一块儿,争取出版。在这个念头的鼓舞之下,他连夜挑选诗作,在征得其他人的同意后,将这部合集命名为《湖畔》。4月4日,四人又在西湖聚首,大家觉得出版诗集要有名义,于是决定成立一个新的诗社,就叫“湖畔诗社”。他们还把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中的六首诗也编入《湖畔》集,视这部诗集为四人友谊的象征。至此,湖畔诗社宣告成立。一个看似一时起意的念头,却造就了文学史上无比灿烂的一笔。

直到归期来临,应修人依依不舍地告别三位挚友,离开了杭州,三人才想起相聚几日竟然忘了拍合影。于是在湖畔诗社成立的第四天,三人在西湖岸边合影,以兹纪念。

回到上海的应修人积极为《湖畔》的出版而奔走,他请上海美专的朋友设计封面,联系《晨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等报纸刊登销售广告,最后还自筹资金,终于在5月上旬出版了这本小巧精致的诗集。此后,汪静之出版了诗集《蕙的风》,冯雪峰、应修人和潘漠华三人的诗文合集《春的歌集》又紧跟着出版,在当时中国的文坛掀起了一片浪潮,尤其是汪静之的《蕙的风》广受青年人喜爱,在短时间内即印刷6次,销量2万余册。

四人都以情诗见长,虽然写作风格各有特色,却都饱含着一种天真浪漫的期待与向往。当时恰逢新文学运动初期,青年们刚刚挣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仿佛摆脱了压在身上的钢铁般的枷锁,重获新生。他们的生命是崭新的,情感亦是崭新的。在这勃勃的生机之中,更增添了他们对幸福爱情的憧憬。《湖畔》集以抒情短诗,精妙恰当地吐露了青年们的心声,又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文笔,宛如一块巨石,在当时的社会中激起了千层浪花。

“我们歌笑在湖畔,我们歌哭在湖畔”,这是对他们之间友谊的生动描绘,也将诗社成立的缘由在短短几字中阐述得淋漓尽致。对酒当歌,无论欢笑还是泪水,都在心弦上一次又一次地撞击,造就的是或凄婉忧伤或天真欢快的乐章,也激起了他们之间无数的感慨与深刻的共鸣。

“树林里有晓阳,村野里有姑娘”则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点明了湖畔诗社的诗作内容,树林里的朝阳有着重重云层也挡不住的夺目光芒,足以融化肃杀的冬日留下的冰霜。那彼此相爱的人,心上最珍贵的姑娘,亦有着阳光般的温暖。他们歌颂着最天真热烈的爱情,也歌颂着最真挚诚恳的灵魂。

《湖畔》集从形式到内容都别具一格,在青年学生中引发了强烈反响,朱自清、鲁迅、胡风等人都盛赞《湖畔》的清新缠绵风格。朱自清曾说:

“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他们那时候差不多可以说生活在诗里。潘漠华氏最凄苦,不胜掩抑之致;冯雪峰氏明快多了,笑中可也有泪;汪静之氏一味天真的稚气;应修人氏却嫌味儿淡些。”

短短几句话道出了湖畔诗社四位主要成员的性情与风格,这既是来自长者的恳切评价,亦是对他们文学造诣的极大肯定。

他们的合作在今日看来,或许只是几个喜欢写诗的青年人一拍即合成立的文学社团,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凡的。当时汪静之尚在省立第一师范读书,其余几人虽各有生计,也只是勉强糊口,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又恰逢当时社会局势不稳,经济萧条,诗集的出版就显得更加艰难,他们不得不向多方寻求资助,幸而不少赏识他们才华的师长慷慨地伸出援手,帮助了这些年轻人,才让《湖畔》诗集得以面世,也让湖畔诗社和这张珍贵的合影留存于世,即使到今天仍能被我们记起。

后来,诗集的成功出版也使湖畔诗社不断壮大,但诗社自始至终没有固定的组织和章程,只是一种友爱的结合。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停止了青春的歌唱,但那一年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向往留在了西湖之畔,定格在了黑白的影像中,和他们的诗歌一起达成了青春的不朽。

湖畔诗社真正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他们在文坛中迅速地出现又飞快地隐没在时代的浪潮之中,这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当时政局和整个社会大背景的波云诡谲,也是文学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侧面。这几位青年诗人脸上的坚毅与纯真,连同他们的才华与激情,亦永远地留在了文学史的画卷之中,成为那个时代的宏大交响曲中,最清新动人的乐章。


【参考书目】

[1]潘漠华:《湖畔春的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2]楼适夷:《诗人冯雪峰》,《诗刊》1979年07期.

责任编辑:苏丰雷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3. 世界读书日·东岳雅集——《当下的诗意》分享会在京举行
  4.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