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能懂能诵的优美诗句 ——《我把声音读进生命》后记

作者: 崔志刚    2017年08月09日 08:41  人民阅读    920    收藏

微信图片_20170809083847


记不清是从哪一天开始产生了写诗的冲动,算下来,竟然断续写出了几百首诗。胡适说“我手写我口 ”,在我姑且可作“我诗写我心”吧,可能写诗就是一件脱口而出、生发由心的事情,从没有觉得有多复杂,心里有了就从口里说出来,用文字记录下来。

但我却一直都不敢把自己定位成“诗人”,也不愿意冠之以这个称呼,因为,必须承认,“诗人”和“诗”在当下的言谈口吻里,并不是两个美誉度太高的词汇,有时多多少少隐喻着一丝稍稍的嘲讽或揶揄, 似乎“诗人”这个称呼隐含着不主流、怪人、酸文人等奇怪的感觉。

但是,毋庸置疑,中华民族又绝对是一个爱“诗”的民族,国人对“唐诗宋词”的热爱态度与对眼下所谓“诗”的无感态度大为迥异。从2016年春天对一句古诗“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的续写就可见一斑,这场近乎全民续诗的狂欢调动起了现代人精神深处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高文学形式——诗歌的极度创作热情,一时间,微信朋友圈里佳句纷呈,说实话,很多续写的诗句水平相当之高,很令人佩服,较之原作亦毫不逊色。而在平日的言谈举止中,又多爱以恰到好处地对古诗词一两句经典语句的引用而自豪,脱口而出的“诗”意表达,往往会赢得一致的喝彩和尊重,甚至在正式的书面行文里,也随处可见来自古老篇章里的诗句精华。

但即便如此,谈及“诗”和“诗人”,在现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仍旧是一种矛盾又复杂的心态,从来没有被遗忘,但是似乎又敬而远之。

那么,出现这样一种既有对写诗人的莫名的疏离感,但是心中却又怀有对诗的无限崇尚心态的状况,直接的原因是——现在的一些诗大家看不懂!诗,被玩坏了!诗人,被用滥了!很多所谓现代诗的创作搞出来了一批弥漫着晦涩、粗暴、简单、低俗等情绪的文字组合,却硬把它叫“诗”!譬如把一句话断开加了几个标点符号的“某某体”、充斥着性与暴力语句的“某些诗人”的作品等等,不合辙不押韵,不明所以,有病无病都在呻吟。概括说,一批所谓写诗的人写的东西大家看不懂、不能读,但是又被这些人死把着这一块儿,成了一小群人的意淫天地,对这样的作品,大家看不懂还不敢说,生怕被说没有文化、不懂诗,而且慢慢也变得越来越不能说了。诗,成了一些小圈子里的人自己写、自己评、自己读的事情,朗诵上也不讲究了,不管口音准不准,反自诩为原创有个性等等。所以这样的诗,让现在的人们不敢谈、不想谈,最终也不屑谈,进而揶揄着、嘲讽着,终把诗逼进了小众化、自我欣赏、自娱自乐的小圈子里。

对于这种现象,年轻作家韩寒关于“诗”的一段有意思的论述,反映了他对于一些“诗”和“诗人”的看法:


这年头纸挺贵,好好的散文,写在一行里不好吗?古诗的好在于他有格式,格式不是限制,就像车一定要开在指定路线的赛道里一样,才会有观众看,你撒开花了到处乱开,这不就是交通现状吗,观众自己瞎开也能开成那样,还要特地去看你瞎开?

……


诗,就这样脱出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主流,但是似乎,中国人自古以来由《诗经》和唐诗宋词在心灵深处所种下的深层基因,依然不能阻挡对诗的本能般的喜爱,有一些现象也仍在强烈诠释着社会大众对“诗”的无比热爱的感情——全国各地无数的诗歌协会(有政府背景的、自发的、民间的、学校校园,甚至农民诗会等很多)、各种形式的诗歌朗诵活动等等, 这说明,“诗”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


因此,不是“诗”和“诗人”的内涵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在某些方面, 对“诗”的解构和作为“诗人”的定位走入了异化的极端,为此,我写过一首《我不是诗人》的诗来试图重新唤起诗歌创作的古老美好,以下为这首诗的最后一段:


只记得古往今来的诗篇至少要有韵脚

只信奉中国的诗词要有中国的味道

用今天的语言书写我中华文化的自豪

不接受跟着西洋的风格瞎跑

我是在认真地写诗

认真地把中国文字串联成诗的美好

认真叩问着对这世界的真实感应

认真思索着人世苍生下一步的精神落脚


确实,在我的朴素认为里,诗和诗人,应该是文字艺术中诉诸美好情怀的最高表征!


写诗无门槛,诗人非职业,写下心中的感动,聆听心声的震撼!


能诵方可传,无韵不是诗,无病不呻吟,有病也不能呻吟!能懂不丢人,晦涩无人理。


这是我开设微信公众号“我诗写我心”时倡导的关于诗创作的宗旨, 提出“新复古现代诗”的创作思想,争取唤回承继自《诗经》以来的中国诗词所蕴含的美好精神,采用现代语言的表达形式,维护中华文字的优美韵律,不矫揉造作,不故弄玄虚,平直铺陈,态度真诚,追求美好!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为中华文字的主流存续而尽力写诗!


以上,只是说出了我对于我写诗作词的一点自我看法和心得体会,也许不全面,也许不正确,大家尽可作一家之言来看待,有帮助您就纳之,不然则弃之。


微信图片_20170809084047


《我把声音读进生命》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7年6月出版

 

央视新闻主播 崔志刚 跨界新作

新复古现代诗+我诗写我心

至真至纯 至雅至俗 温暖呈现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李白成为连接我们友谊的桥梁” 中国与拉美诗人以诗会友
  2. 不止于凝望,不止于赞叹——中外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
  3. 百年北海,诗意盎然——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之北海诗会
  4. 长城上,千年斑驳成诗,诉予我听——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人参观慕田峪长城
  5. 诗歌搭建桥梁,编织超越时空的纽带——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侧记
  6.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7.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8.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9.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10.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