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雨

作者: 2017年03月17日09:41 浏览:598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梦春丝又奈何,难眠辗转且当歌。
一支云箭今犹在,不惧豺狼坎坷多。

点评

我们习称为“旧体诗”的各种体式,均产生于农耕时代,那时,人对自然界风云雨雪、山水花鸟的反作用力很小,倒是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对情感体验影响更大。钟嵘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即指出了外物对人情的感发作用。风雨愁人,古来如此。如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瘞花铭》”,表达怀念前程旧梦的闲情;聂胜琼“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抒发深夜梦醒时对远人的思念;蒋捷“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则是回忆身世时的自伤。

这首《听雨》,落笔即说春雨扰梦,拿它没有什么办法。怎么办呢?次句自我开解:既然辗转难眠,就权把雨声当作歌声听吧!转结两句,说胸中“云箭”犹在,不惧豺狼也不惧坎坷,全诗到此戛然而止。这两句,有无奈,也有乐观,更有一种豪情。莫名的压抑与愤懑,在这春雨恼人之夜,就这样迸发出来,具有较强的冲击力。不过,诗题为《听雨》,却并没有描摹雨声,也没有描摹雨中万象,没有沿着前人的故步一路走下去,而是另辟蹊径,不呈现“当下”的客观场景,而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和盘托出,纯以议论取胜。这种感受和想法,并非从“听雨”中自然引伸而出,“听雨”只不过是产生这种情感的外在场景。求之前代,清人陶宗亮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之慨叹。陶诗的重心固然仍在呈现“寒宵独坐”的状态,但“愁杀人”“心如捣”,已经蕴含了强烈的主观议论色彩。

这首《听雨》折射出自晚清民国以来,旧体诗日渐走向议论化的趋势。诗中的议论因素,古已有之,于今为烈。议论化的写法,优点在于直抒胸臆,能将作者之意直接传递给读者;其不足在于,若议论凡近,则不易引起共鸣,且诗意直露,往往缺乏感动人心的艺术力量。我们阅读传统诗词这类短小精悍的韵文作品,多半并不关心作者在说什么,也不会特别关心作者的遭遇如何,而是关心作者的言说,是否包含了自身的生命体验。如果不是“人人心中有”的内容,是不容易引起共鸣的。

另外,“云箭”一词,乍看不明所以,据自注,方知系从“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化用而来。这是电影《功夫》里周星驰的台词。这种使用“今典”的手法,如果用得恰当,同样能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是能令读者悠然心会的。“春丝”可以理解,但像“春丝”一般的细雨,大概是不会有声音“扰梦”的。体物之妙,当全从细微处见精神。


特邀点评:莫真宝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曹宇翔 耿占春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刘向东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蒋浩 莫真宝 树才 谭五昌 唐翰存  唐诗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家新 王士强 西渡 杨克 杨庆祥 杨墅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定浩 张清华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点击查看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注释:
云箭化用“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