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之十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作者: 2016年10月27日14:43 浏览:212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强大的大明王朝,
只经历了十六位皇帝,
享祚二百七十六年就垮了。
郑和的航海事业只进行了七次,
历时二十六年就停了。

巧合的是永乐皇帝和三宝太监
都死在了出征的路上。
神勇的朱棣没能解决来自北方的威胁,
伟大的郑和也没在海外获得一分利益,
哪怕是对中国海洋战略的一点思考。

巧合的是在郑和死后一百五十多年,
大明的南海又出现了一个姓郑的——郑芝龙,
他发迹于日本平户,壮大于台湾澎湖,
历史就是这样巧合,它是继汪直之后又一个
日本大海盗,其命运简直是汪直的翻版。

1628年,明崇祯元年七月,
朝廷派福建巡抚熊文灿招安郑芝龙,
他们也是世交。世子郑成功反对说:
父亲可记得王直?他的尸骨未寒。
郑芝龙说:朝廷七次招安,我均不允,
此番却大不相同,我提之事朝廷无不恩准。
崇祯皇帝果然允许郑军建制不变,协防闽海,
他在料罗湾海战击败荷兰商人与海盗刘香的联军,
让福建的关税超过了大明的国税。

1646年,明隆武二年五月,
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
遣泉州绅士郭必昌招降郑芝龙。
郑成功又反对说:父亲可记得王直?
郑芝龙说:你又说什么王直?
清军已分两路由仙霞关、分水关进逼福建,
隆武帝奔汀州,被执,绝食而死于福京,
大明已亡。我投满清任闽粤总督,
军队不被解散,家财得以保全。
郑成功遂至孔庙哭庙、焚儒服,
又至晋江烧毁宅第,率部出海。

1653年,清顺治十年五月,
郑芝龙晋封同安侯,数次致书旧部,
其弟郑世忠、郑芝豹、郑彩皆降,
唯郑成功坚辞不受,却督师北上,
连克闽安及罗星塔、连江、罗源、宁德等邑,
并于护国岭击杀清将阿格商,清廷大震。
郑芝龙又差家老谢氏持巡抚佟岱之书往见郑成功,
说:你若不投降,只怕你父的性命难保。
郑成功怒叱谢氏,令其持书还,
自是抚议永绝。

1654年,明永历八年十一月,
郑成功率五镇之兵及战舰百艘南下,
响应张献忠义子西宁王李定国伐清。
十二月,郑成功攻漳州,其属十邑俱下;
又转攻泉州,其属各县望风迎降;
又转袭扰福州、兴化等郡,大有复明之势。
清廷又命郑芝龙致书招安郑成功,
郑成功对使臣说:吾父往见贝勒之时,已入谷中。
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
万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
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两全之局耳。
清廷怒囚郑芝龙,死于宁古塔。

1659年,明永历十三年,
郑成功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
誓师反清,他会合浙东张煌言挺进长江,
大军连克定海、镇江、瓜洲,
故都南京已在郑军的炮口之下。
却中清军诈降之计而遭突袭,
甘辉、万礼、林胜、陈魁、张英等将
皆死于此役。反清复明大业
功败垂成。

1611年2月,清顺治十八年正月,
南明⑾延平王郑成功从厦门出发,
渡过波浪滔天的台湾海峡,
进攻被荷兰军队占据的赤庄城和热兰遮城。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
对外海战的胜利。

雇佣外籍军人。
郑成功的部队不仅有汉人、满人、台湾人,
还有白人、黑人、日本人、朝鲜人、菲律宾人,
这支联合部队有着广泛的情报来源和
战略纵深。

广开经济渠道。
郑成功一面与荷兰人做海上贸易,
一面在清朝内地开辟秘密的商业据点,
这就是“洪门”,后来成为中国海外华侨最大的
帮会组织。

扩充军事装备。
郑成功深知洋人船坚炮利,
他进口盔甲、铳炮、刀剑等武器,
建造了金门料罗湾军港,这是中国第一个
海上炮台。

联合台人做内应。
郑成功知道荷兰人在台湾根深蒂固,
他与岛上的高山族首领共同起事,
采取分割围歼和围点打援的中国战术,
收复台湾。

明永历十六年五月,
西元一九六二年六月二十三日,
郑成功暴病而终,享年三十九岁。
他所创立的东宁王朝,
被其孙郑克塽拱手送于大清。

郑成功,
这位没遇上郑和的大海盗,
这位大明和日本的混血儿,
这位军事天才和中日台两国三地的民族英雄,
就这样谢下了历史的帷幕。
清朝又关上了中国通向欧洲的
海上大门。

注释:
⑾南明(1644年—1662年或1683年),是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历经四帝一王,这一王就是郑成功。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