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叶芝与中国现代诗歌

作者:王家新   2016年09月26日 16:21  中国诗歌网    244    收藏

1

  叶芝深刻影响了数代中国诗人,在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进程中,我们都可以感到他或隐或显的“在场”。

  叶芝对中国诗人产生实质性影响,要从穆旦那一代诗人说起。穆旦在上世纪40年代初创作的《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等饱含民族忧患并带有“复调”性质的诗篇,显然就受到叶芝的名诗《一九一六年复活节》的感召和影响。穆旦翻译叶芝的诗有《一九一六年复活节》和《驶向拜占廷》,其理解之深刻,译笔之精湛,今天读来仍令人叹服。可以说,这两首译作是穆旦一颗诗心和语言功力最深刻、优异的体现,是一个翻译家所能达到的至高境界。尤其是《一九一六年复活节》这首纪念碑式的力作,在一种巨大的悲悯中升华,有一种让人泪涌的悲剧性力量,也只有穆旦这样的译者,才可以担当起这样的翻译。

  不仅如此,正是通过这样的翻译,穆旦再次“被点燃”,在沉默多年后,他再次把自己“嫁接到那棵伟大的生命之树上”。穆旦晚期《智慧之歌》中所包含的“叶芝式的诗思”,人们已有所了解;诗人自己在给杜运燮的信中也曾坦言他在《冬》一诗的每段后面是怎样采用了叶芝的“迭句”的写法,等等。但更重要的,他从叶芝那里学到的,不仅是把随时间而来的智慧与一种反讽的艺术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与一种悲剧的力量结合在一起。穆旦对叶芝的翻译及其在“文革”后期的创作,都体现了一个受难的中国诗人在那个年代所能达到的成熟。

  卞之琳先生在其晚年对叶芝的名诗《长时间沉默以后》、《在学童中间》的翻译,也深深影响了数代中国诗人和读者:“身体的衰老是智慧,年纪轻轻,/我们当时相爱而实在无知”(《长时间沉默以后》),这样的译文,不仅令人喜爱,也体现了“译诗艺术的成年”。卞先生对《在学童中间》的翻译,则堪称大家手笔。“随音乐摇曳的身体啊……”叶芝以此来表达他对生命和艺术至高境界的向往,而卞先生自己,在译这首诗时,也趋向了这种译者与诗歌、舞者与舞蹈融为一体的至高境界。

  

2

  对于我们这一代在“文革”之后考上大学的文学青年来说,袁可嘉等人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0月第一版)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怎么说也不过分。我是在上大三时第一次从那上面读到卞之琳译的瓦雷里,冯至译的里尔克,穆旦(查良铮)、赵萝蕤译的艾略特,袁可嘉译的叶芝的。最初的相遇往往最珍贵,我不仅从中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现代主义艺术洗礼,这些诗对于刚刚走上诗歌之路的我,无疑是一种照亮和提升——尤其是袁先生所译的叶芝,让我看到了那颗照耀我的星。

  在袁先生所译的那一组叶芝诗中,有《茵纳斯弗利岛》、《当你老了》、《柯尔庄园的野天鹅》等七首。在这七首译作中,深深影响了我的是《当你老了》、《柯尔庄园的野天鹅》这两首。《当你老了》这首诗之所以对那时的我那样重要,是因为我一读到它就感到它已写出了我自己的一生!尤其是中间的两句:“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使我深受震动,仿佛就是在那一瞬,我被带向一个更崇高的生命境界,或者说,在这样的诗句中仿佛有某种痛苦而明亮的东西出现了,而它的出现提升了我,也照亮了我。

  我想,这种痛苦而明亮的东西,可称之为“精神性”,它闪耀着精神的元素。正是这种痛苦使理想熠熠生辉,而这也正好应合了我们那一代人的某种内在精神诉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它像木刻一样富有质感,并显现出一种情感的深度。这些,对我以后的生活和写作都有着持久的影响。

  如果说叶芝早期带有一种感伤、朦胧、幻想性的诗风,他后来的诗不仅闪现着“随时间而来的智慧”,也变得更坚实,更有艺术个性了。到了现代主义兴起的时候,叶芝说他在庞德的帮助下,“从现代的抽象回到明确而具体的所在”。袁译中这种历历在目的语言刻画,不仅使我们身临其境,也准确再现了叶芝中期的这种艺术转变和个性的加强。

  我这里从翻译的角度谈到穆旦、卞之琳、袁可嘉等前辈诗人所译的叶芝,因为不经过他们那优异的翻译,叶芝就有可能被我们错过,就不可能对我们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

  

3

  但叶芝对我来说,仍是一个难以穷尽的诗人。叶芝早期诗作带着十九世纪末朦胧唯美的浪漫情调,中后期的创作经由象征主义发展到现代主义,而又超越了现代主义,成为现代英语诗歌“无可置疑的大师”(艾略特语)。叶芝的诗之所以能够对后来的诗人们产生持久的影响,就在于他一方面坚持对一个永恒的世界的塑造,而又始终以现实和心灵的苦汁为营养。在他后来的诗中,他愈来愈多地涉及到人生的难题和矛盾,他所用的一些诗的意象和象征,也往往显示了人生的种种“对立项”。

  甚至,他的肉体存在也一再成为他的主题,如《长时间沉默以后》这首诗,十分耐人寻味。在长久的沉默中诗人所经历的一切在对他讲话,而诗人也领悟了人生。他来到一个更智慧的境界,他可以笑看他的人生了(“我们当时相爱而实在无知”),因而诗中会出现“身体的衰老是智慧”这样的诗句。不过,一个人虽说是达到了智慧,但是他的身体却衰老了,这同时又是一件悲哀的事。而这就是“人生”!叶芝不仅在这首诗中,也在《驶向拜占庭》等诗中一再触及这种人生的矛盾和悖论。

  这就是晚年的叶芝。他的诗的力量来自一种不懈地“为凤凰找寻栖所”的努力,同样也来自于一种人生矛盾的相互撕裂和冲撞。

责任编辑:苏丰雷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