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诗歌必须抵达永恒的当下

作者:王家新、王远哲    2016年09月26日 16:20  搜狐文化    1009    收藏

   编者按:语言是一座巨大的宝藏,藏着生命的奥秘。作为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在演化过程中变得丰富,同时在言语过程中会产生冗余、繁琐、无意义。维特根斯坦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提出“破除语言的迷雾”,若一声春雷叫醒冬眠的花鸟鱼虫。

  好的诗歌作品因其炼达,更具破除之力。有些存在只有通过诗歌才能显现,在语言之内又在语言之外,存在的无言,沉默之中的声音,余音空淼,在理智之外又超脱于感性的无序。

  在跟着集体声音的喧嚣否定现代诗歌之前,不妨先读读里尔克的《秋日》(冯至译),策兰的《在未来北方的河流里》(王家新译)这样的诗作,然后试着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成为集体声音中的个体丧失。

  王家新,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80年代末期以来他的诗歌创作与翻译具有破除语言陈词滥调的力量,在美学基础沦丧的年代里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

 

  诗歌是一种精神气候


  搜狐文化:王老师好,感谢你能接受搜狐文化的专访。我看到你的微博名字叫“未来北方的河流”,为什么会用这样一个名字?

  王家新:这是来自我翻译的策兰的一首诗,题目就是《在未来北方的河流里》。

  搜狐文化:策兰这首诗有什么特别之处么?

  王家新:这句诗非常重要,我本人也很喜欢,有不少批评家、哲学家,像伽达默尔,对这首诗进行了阐释。是“在未来北方的河流里”,而不是在河流的北方,这就特别耐人琢磨。策兰是把未来和北方联系在一起,“在未来北方的河流里,我撒下一张网”。策兰在其他诗中也写到:“南方明亮。北方真实”。我觉得对策兰这样的诗人来讲,诗歌立足于现在,但却是指向未来的。 当然这个“未来”,也许就是一个永恒的当下。甚至有的哲学家说这里的“未来”指向了死亡,“未来北方的河流”也就是死亡的版图。这里所讲的死亡不一定那么消极,德国哲学有一种“向死而生”的传统:死亡和生命,未来和当下紧密地纠结在一起。对策兰而言,未来具有“跳跃性”,它会跳入过去。因此这句诗有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在里面,是一种“存在之诗”。我也谈到在我的生命中可能也存在某种张力:南和北之间的张力,似乎有一颗命运的指针为我指向了北方。

  搜狐文化:南和北的张力如何来理解?

  王家新:我觉得张力还是来源于每个诗人的生命内部,其实每个诗人的生命就是一个矛盾的现象,甚至连我们自己都看不透,难以把握。 诗歌的张力也建立在对矛盾的深入和把握上。比如说对我而言,南方还是很让人怀念、很亲切的,但是在我的生命内部可能还有某种更深的要求,比如北方的广阔、大气、严峻,赤裸,北方的那种“寒冷的燃烧”。我当年创作的《帕斯捷尔纳克》最后两句是:“这是痛苦,是幸福,要说出它/需要以冰雪来充满我的一生”,看来我的一生真需要如此。

  搜狐文化:那么地理环境对你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王家新:天气、地理对一个诗人的写作都是起作用的,有些作用看似无形但是潜在的。我生活在北京几十年了,现在也很难想象自己会生活在中国其他城市。北方给我带来了我的写作所需要的元素。北方的气候、地理,甚至它在冬日的贫寒,到现在仍能激发我的感情。几年前我去斯洛文尼亚参加一个诗歌节,回国当天顺道参观了杜伊诺城堡,里尔克写《杜伊诺哀歌》的地方。后来我在写这次访问的诗中也有这样的句子:“诗是一种气候,一阵风暴”。冯至翻译的里尔克《秋日》:“再给他们两天南方的气候”,“气候”这个词就很准确。一个诗人进入创作的时候,就会进入某种精神的气候之中,这个气候可能和我们外在的天气有关联,但它更主要是出自精神本身、语言本身的酝酿。今年夏天我参加青海诗歌节,青海湖的确很美,一些诗人的发言也很美, 但当时我就在想:诗歌仅仅是一些美丽的言辞吗?不,诗歌可能更深刻、更内在,也更严肃。


  奥斯维辛之后的清算和批判


  搜狐文化:你曾经在文章中谈过“奥斯维辛之后写诗的前提是彻底的清算和批判”,如何来理解这句话?

  王家新:这是策兰写作的一个前提。但这句话要从阿多诺说起,“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也是不可能的”。这是他从“文化和野蛮的辩证法”的角度做出的论断,因为奥斯维辛集中营不是野蛮人干的,恰恰是文明高度发达的德国民族干的,这完全超出了人类理性所能回答的范围。所以阿多诺指出文明本身出了问题,因为它成为野蛮的同谋,甚至大屠杀的同谋。 在阿多诺看来,整个西方的文化,都应该为大屠杀负责任,必须反思和批判文明本身。他(阿多诺)潜在的含义是奥斯维辛之后写诗(写作)的前提不仅是对凶手进行审判,而且要对文化本身进行清算,不然的话,写诗本身就有可能像给刽子手的斧头系上绸带一样。

  搜狐文化:对于个体诗人来讲,如何去清算和批判?

  王家新: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就非常艰巨、困难。诗人当然需要深刻的历史眼光和彻底的语言立场,但他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角度,而且要以诗歌的方式来进行承担。对策兰来讲,奥斯维辛之后他的诗歌写作转变得很彻底, 他拒绝让诗歌变得“有味”,他用一些更严峻的,用他的话叫“更冷静、更灰色的”语言进行写作。因为奥斯维辛的苦难也有可能被人利用进行煽情,或者把苦难转化成一种道德的优势,策兰对此是高度警惕的。奥斯维辛之后策兰完全抛弃了之前的德国诗歌语言。他认为之前的德国诗歌语言都成了意义的灰烬,甚至都成了陈词滥调。他认为在大屠杀之后,文学语言都变得过于矫情,也无法表达奥斯维辛惨痛的、难以言说的经验。他必须找到自己的语言,找到这种语言的前提是对过往的文学语言进行一种清算。纳粹对德国的语言也进行了污染,德国的语言实际上也被纳粹化了,就像文革时期的语言,你不可能用文革语言写诗。

  搜狐文化:文革刚刚结束,社会还是在文革语言的惯性力量之中,个体要突破这种语言模式的惯性需要巨大的力量。

  王家新:文革时期的毛文体影响了整个国家、民族,人们都在使用这样一套语言,它成为思想方式、表述方式、话语方式。现在我们依然可以看出毛文体的影响,甚至在一些作家、批评家的身上也仍然可以找到毛文体的影子。这是过去那个时代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到现在仍像幽灵一样无处不在。这也是我们写作的一个背景,对于写作者来讲就要高度清醒。 朦胧诗的意义就在于它从某种程度上否定了文革时期的语言,虽然它也未能完全摆脱。像多多是比较坚决的,从一开始他就选择了一条非常个人化的、陌生化的语言道路。比如他在1973年写了一首诗叫《当人民从奶酪上站起》,当时都是说“当人民从土地上站起”,当他这样写到“当人民从奶酪上站起”,他有意选了一种很怪异的、陌生的,人们不能接受的语言方式,作为对那个时代的摆脱、反叛与疏离。


  翻译让纯语言种子生长成熟


  搜狐文化:你持有什么样的翻译观?

  王家新:我很认同本雅明的翻译观,而不是什么“信达雅”。在本雅明看来,翻译不是别的, 翻译是在两种语言的相遇和相互映照中对“纯语言”的发掘,通过这样的翻译,让纯语言的种子得以生长、成熟。

  搜狐文化:如何来理解“纯语言的种子”?

  王家新:本雅明不是就翻译谈翻译,他的翻译观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本雅明谈翻译的背后有巴别塔的背景,在巴别塔之后,人类的绝对语言失落了,人类各自生活在有限的语言文化之中,而且互不沟通,所以翻译就成为人类的宿命。在这个背景下,他谈到“纯语言”只是部分地存在于原作之中,但通过翻译不仅能够把它发掘出来,还会让这个纯语言种子成长,翻译由此来推动语言的发展、变革与刷新。这里举个例子,里尔克的《预感》,陈敬容就翻译得特别好,“我认出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原诗德文根本不是说“我认出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而是“我知道了风暴”,后来我又找了两三种英译本也都是这样翻译的,都是根据原文译为“我知道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都是“知道”,但是陈敬容却译为“认出”,翻译得太好了!可以说这样的翻译一下子使里尔克在汉语中成为了里尔克。翻译面对的毕竟是另一种语言,即使你外语再好,你读它也有可能像谜一样不透明。因此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辨认,生命的辨认,自我与他者的辨认,两种语言之间的艰辛辨认。我们举的这个例子也是对“纯语言”的一种发掘,让这个种子成长、成熟,它一下提升、照亮了原作,让原作的本质得到更茂盛的绽放。 在我的翻译中我也一直在寻找这种“对纯语言的发掘”的机遇,如果不能这样的话,我是不会从事翻译这个苦差事的。

  搜狐文化:翻译过程中对于词语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你在翻译策兰的过程中如何选择词语?

  王家新:诗歌翻译是一门艺术,它对字词、语感、音调、节奏的要求特别高。翻译过程中差一点都不行,这跟翻译其他东西不一样。差一点,就是“失之分毫,差之千里”。 策兰在翻译波德莱尔时很绝望地说了一句话,但无形中泄露了天机,他说诗歌就是“语言中那个唯一的绝对性”。举个例子,奥登的《悼念叶芝》这首诗,穆旦翻译得太好了,比如这句诗:“你像我们一样蠢”,一个“蠢”字,一字千斤,非常有份量,而且语感全出来了,如果翻译成“你像我们一样愚蠢”,意思完全一样,但味道完全变了。

  搜狐文化:你在选择词语的过程中有没有难以选择的情况?

  王家新:当然有许多这样的时刻。翻译的过程我首先讲究精确,精确应该成为翻译的标准,中国人对此不大注重。而西方语言都是讲求精确性的,策兰的诗既精确又神秘,既神秘又精确。就像洛尔迦的诗既简单又神秘,既神秘又简单。德语的精确是非常可怕的精确。一个德国当代诗人格仁拜因,也是德国目前最有影响的诗人,他的一句话说得非常好, “在优秀的诗歌里,你可以听出颅缝是怎样被缝接的”。翻译的精确性对译者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打个比喻,这就像一场高难度的心脏搭桥手术,一点不对(诗歌)就完了。

  至于其他的“难以选择的情况”,有时也会“逼出”一些更好的效果。比如我翻译策兰的《安息日》,悼念大屠杀的受难者、牺牲者的一首诗。诗人怀着深深的悼念为那些亡灵摆出空椅子,摆上餐具,好像他们依然在场,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德语原文是“在尊敬之中”。但是我感觉这样来翻译就有点抽象,在中文中根本压不住全诗。我琢磨再三,突然间好像有如神助,想到了“在屈身之中”。“屈身”在汉语中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表达悼念,一层是表达尊重,通过这样一个身体的姿势,同时表达了悼念、哀悼,和深深的敬重。这样的翻译就和原文字面上很不同,但它完全忠实于原文的精神,同时富有汉语的质感,有一种生命的姿态,有一种更大的张力。


  翻译家的个人精神印记  翻译是接受和回报的辩证法


  搜狐文化:因为你翻译过很多诗人的作品,如何保证翻译的不同诗人的作品还保有其本身的特质?

  王家新:译者必须有个性、有创造性,但一个译者也要能够“化身万物”去体会别人,传达别人,包括所译作者的风格。如果你读我翻译的策兰、我翻译的曼德尔斯塔姆,你可以读出译者也就是我本身特有的精神印记、语言印记,甚至特有的呼吸节奏和气场,就像人们所说的“那就是王家新的翻译”,和别人的完全不一样。但我翻译的策兰和曼德尔斯塔姆仍各是他们自己,仍不可混淆。再比如说我翻译的茨维塔耶娃、阿赫玛托娃的诗,虽然我对它们都进行了一些所谓创造性的处理,它们也打上了我个人的“印记”,但是我不会把茨维塔耶娃和阿赫玛托娃翻译成同一个诗人。 我必须通过我的翻译,用纳博科夫谈“理想译者”时所说的,把原作者一一“表演出来”。生命都是不可重复的。

  搜狐文化:翻译中如何呈现个人的精神标记?

  王家新:翻译如同创作,要同那种模式化的、千人一面的翻译作斗争;同时,翻译是接受和回报的辩证法,受惠于你翻译的这些诗人,同时你也必须“回报”。比如茨维塔耶娃的《新年问候》,这是一首伟大的挽歌,在汉语中也必须译成一首伟大的诗。我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翻译这首长诗。在翻译过程中我把我个人的很多东西给了这首诗,即使舍不得给也必须给。 因为翻译的过程会“丢东西”,原作的音乐性、互文性、节奏,还有双关语都会有所丢失的,那么你就必须在翻译中进行“补偿”。用什么“补偿”?用你的生命,用汉语中最闪光的那些东西。

  搜狐文化:在翻译一些诗人,例如翻译策兰的过程中,会不会同化你自己的诗歌创作?

  王家新:我本人的写作还是比较自觉。我会有意避免在写作风格上接近策兰。但策兰对我的创作还是有影响和刺激的,比如说他对词语大胆的创作性的运用,他经常把一些词拼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新词,如“死亡”和“赋格”结合,在德语中产生了一个新词“死亡赋格”,等等,还有一些更令人想不到的词语创造。他后期的许多诗,充满了他自造的词语。

  搜狐文化:“有意避免在写作风格上接近策兰”,会不会对你的诗歌创作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词语的选择上会有所偏差、情感会受到抑制?

  王家新:会有所顾虑。 但我首要的任务就是让策兰在汉语中站住,永久地站住。这甚至比我自己写诗更有意义。


  原创性是个可疑的神话


  搜狐文化:如何看待诗歌的原创性?

  王家新:创作的要求很严,要确保用你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风格发出你的声音。但我依旧怀疑“原创论”,很多诗人号称自己写的诗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具有“原创性”。是这样吗?经得起我们打量吗? 原创性是最值得怀疑的,是个可疑的神话。黄庭坚早就把这一点说得很透彻:“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出处。盖后人读书少, 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在他看来杜甫写的诗、韩愈的文章没有一个字是没有来处的,只是后来的人读书太少,还以为是他们自己创作的词语。其实并不是,只有像黄庭坚这样“眼皮子比较狠的”,才能一眼就看出其出处,所以原创论是一个值得怀疑的神话。

  但我并不因此而否定创造性,一个诗人必须有个性、有创造性,必须有他自己特有的东西,他的词语,语感、语调等都必须是不可替代的。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他诗人的词语、意象,但是作品的声音必须是我们自己发出的声音。我当年创作《帕斯捷尔纳克》那首诗,有意识地运用了旬红军翻译的帕斯捷尔纳克的名诗《二月》的一句“一直到轰响的泥泞/燃起黑色的春天”。我自己的诗是“从雪到雪/我在北京的轰响泥泞的/公共汽车上读你的诗/我在心中/呼喊那些高贵的名字。”我有意识地与帕斯捷尔纳克形成一种对话和互文,这样来写,也完全合乎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帕斯捷尔纳克在《二月》中写的是雪橇,我写的是我们每天上班“挤”的公共汽车,尤其在80年代末,北京冬天的雪很大,公交车开得很猛,一路发出轰响,泥泞到处迸溅。我不想藏着掖着,还号称“原创性”,说实话,我是最瞧不起这样的诗人的。尽管如此,我想还是通过这首诗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借助于一个俄罗斯诗人写出了我们自身的命运。这首诗中的 “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了/却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当时一下子就迸发出来的。它被人们经常引用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它如梦初醒般地唤起了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某种感受。“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了”,像长出一口气的感觉,一句诗带出了一个漫长的经历,因为80年代对我来讲就是一个探索期与辨认期,但是接下来又面临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却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生命的两难困境一下子展现了出来,我们与自身更真实的命运迎面相遇了。所以整首诗虽然借助于与帕斯捷尔纳克的对话,但发出的是一个中国诗人自己的声音。与我早期的诗相比,它也是真正打上了“个人标记”的一首诗。

  搜狐文化:80年代末对你来讲是“临界期”,也是你在另一首诗《转变》中说的到了“坚持或是彻底放弃”的时候。从现在再回头来看,那时候的年轻人到现在一大部分都放弃。你是坚持下来了吗?

  王家新:姑且这么说吧。不坚持是不能够走到今天的。当然也可以说命定如此,不坚持也得坚持。别人写诗我尽量是鼓励的,但别人不写诗我从来不鼓动别人去写。 写诗是一条漫长、艰巨,甚至超过我们生命本身能承担的一项重任。越是懂文学的人越是知道这一点。后来有些人放弃可能也是有这种原因,所以他干脆就放弃了。另外有些诗人也是迫于时代的诱惑,生活的压力放弃了写作。“坚持或彻底放弃”,坚持不是故意做出一个姿态,其实“彻底放弃”也很难达到。像凯尔泰斯的一部小说就叫《惨败》,非常有勇气。他还有一句话:“即使现在:有谁谈论文学?记录下最后的一阵挛痛,这就是一切”。中国作家不太容易达到这样一种思想上的彻底性。 我所说的“坚持”,在更深的意义上,就是要这样不断地朝下走,走到底,要有勇气有能力,要不断地深化自己艺术的本质,要达到这样一种彻底,虽然这会付出很多很大的代价。


  “你说得太多了,我要惩罚你的嘴”


  搜狐文化: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可谓是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维特根斯坦对于你产生了影响么?

  王家新:可以说在哲学家中,对我最有影响的就是维特根斯坦。我是80年代末期开始读他的作品,他对于我的影响不限于哲学层面,他还从人格意义上影响了我。他的坚决、彻底,精神生活的纯洁性,思想的彻底性,还有对语言的这种态度,“语言就是生命”,说错了一个字就等于伤害了、扭曲了生命。这些对我的影响都很深。 维特根斯坦说他是一个“清理语言地基”的人,立志于对语言的陈词滥调进行清理和刷新。因为我们现在所言大都是陈词滥调,那么一个真正成熟的写作者就必须对之警惕。翻译也是如此,一定要立足于语言的刷新,一定要有你自己的语言。

  搜狐文化:在你的作品中似乎也能读出“沉默”、“断裂”,“语言革命”。

  王家新:《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最后一句“凡是不能说的我们都应该保持沉默”。我觉得很多问题就在于我们说的太多。维特根斯坦格言中有一句我非常震动,他说有一天 “上帝来惩罚我,他会来惩罚我的嘴”。他对于言语和沉默的思想,都是让我深深认同的。其实《道德经》的开篇表达了相似的意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奠定了中国沉默美学的基础。我的很多写作也一直试图去接近这种“存在的无言”。诗歌并不是单纯在字面上呈现,甚至在词与词、诗行与诗行之间产生,在诗的间歇和背后产生、显现。通过诗歌可以显现存在本身的无言,虽然是无言的,但却比我们说得更多、更智慧,更值得我们去倾听。诗歌要把人们引向这样一种倾听。

  搜狐文化:沉默并不是无声。

  王家新:沉默也是我写作美学的基础,但是在我们的写作中依然要获得一种“策兰式”的尖锐性,不能写得温温火火,有沉默,有黑暗,还得有某种尖锐性。 大胆的跳跃,句法的断裂等等,这些都是我近些年写作比较注意的地方。

  搜狐文化:如何在诗歌中创造出“存在的无言”?

  王家新:几年前我写过一首诗,也包含了我的这种想法,叫《牡蛎》,那首诗很短,“聚会结束了/海边的餐桌上/留下了几只硕大的/未掰开的牡蛎//“其实/掰不开的牡蛎/才好吃“/在回来的车上/有人说道/没有人笑/也不会有人去想这其中的含义/傍晚的涛声听起来更重了/我们的车绕行在/黑暗的松林间。”这首诗就这样结束了,言犹未尽,最终通向存在本身的无言,或者说,在通向存在的无言这样一条路上,“我们的车绕行在黑暗的松林间”。很多人很喜欢这首诗,问我什么意思,我说你们读出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我不想把我的一些想法强加给读者,或者暴露在文本的字面上。我也有意识让它“掰不开”,一掰开这个诗的意义就太明显了,诗本身也就完了。


  诗歌的悖论语言突入生命矛盾本身


  搜狐文化:诗歌一方面会存在不可言传的情况,另一方面必须要用语言来展现不可言传,中间似乎存在着矛盾之处。

  王家新:诗歌语言常常会出现悖论的情况, 悖论的语言也是诗歌的一种武器。现代诗很喜欢用悖论的语言,比如“正午的黑暗”,正午一般都是明亮,“正午的黑暗”就是个矛盾语。悖论语言在策兰的诗歌中比比皆是,比如“黑色的牛奶”,牛奶是白色的,怎么能是黑色的牛奶? 诗人用这种悖论的语言突入生命矛盾本身,存在本身的荒谬与不可言说。

  搜狐文化:悖论也可能契合了诗歌的本质。

  王家新:是,这样才能显现或者说暴露生命与存在更真实的方面。


  诗歌必须抵达永恒的当下


  搜狐文化:诗歌与现实场境是什么关系?前段时间天津大爆炸的时候,微博上有人贴出了里尔克的《沉重的时刻》,似乎在这首诗特别能够展现出那个时刻的一些“无言的存在”。

  王家新:那两天的确有人把它(《沉重的时刻》)放在网上,我也看到过。这首诗在任何时代读都是好诗,它写生命万物相互关联,隐秘的关系,人不可能脱离“他者”而存在。但比起天津爆炸对我们的震动与刺伤,给我们造成的灾难般的感觉,这首诗就显得太轻了,或者说你这时把这首诗放到微博上就有点太讨巧的感觉。(天津大爆炸)我就感到一声巨响,玻璃碴子似乎就直接飞入我们对面深深插进到墙中。当时我也想写点什么,但我们的写作能否把我们带到“灾难的核心区”?这又回到我写《瓦雷金诺叙事曲》那个处境:“当语言无法分担事物的重量/当我们永远也说不清/那一声凄厉的哀鸣/是来自屋外的雪野/还是/来自我们的内心……”我们的生活灾难接连不断。现在我们在这里访谈,几天前还是北京阅兵,但是上百公里之外的天津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每天都在关注,但我们还是不了解。 这是诗歌的一个困境,也是诗歌的一个任务:怎样抵达到我们存在的现场。但我说的不是什么现场纪录,而是一个“永恒的当下”,这个当下是最难抵达的,但是诗歌又必须带领我们抵达到这样一个当下。

  搜狐文化:如何来理解“永恒的当下”?

  王家新:“当下”并不是对现实的某种反应,它是指诗的当下,一种现场感、当下感,存在的发生与到来。它来自于我们的现实经验和语言经验,但它并不是对现实的照相似的翻译和记录。比如说我们读杜甫的某首诗,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命运“发生了”,我们的当下在这首诗中被确立了。我在《反向》(1991)中有这么一句:“当我想要告诉你什么是真实时,我发现我不得不用另一种语言讲话”。另一种语言肯定不是反映现实的新闻记录式的语言。你必须要找到或者说“发明”这样一种语言,你才能对时代讲话,才能承担所谓诗的“见证”。


  采访编辑:王远哲

责任编辑:苏丰雷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