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重回诗歌黄金年代 静听岁月的花朵凋零

作者:   2015年09月07日 13:48  中国诗歌网    5551    收藏

1985年9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1985年9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八十年代中学生》拍摄于1979—1989年间,跨越了上世纪的整个八十年代。那时25岁的任曙林带着相机,一拍就是十年。影像中一群微妙而美好的年纪,完整的记录了国家满盈憧憬的岁月。



三十年已逝,照片发黄,岁月流走,影像中正笑着灿烂的孩子或早已为人父母,在时光中衰老成诗——“我不能再想起谁/只好无言地坐/静听这岁月的花朵凋零”。

开学季到来,如若将时光倒退30年,回到那个被称作“理想年代”的八十年代,彼时文化刚刚苏醒、诗歌步入繁荣,一切浪漫而美好,而那些正处妙龄的中学生,也正抽枝发芽,进入最美好的年纪。今日开学,不如跟随这些影像重回八十年代的讲堂,以一名中学生的身份,回顾那个充满梦想与愤懑的时代。


1985年9月,北京地坛体育场。

1985年9月,北京地坛体育场。

1980年高考,北京75中学考场

1980年高考,北京75中学考场。

1985年7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1985年7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1988年10月,北京怀柔县喇叭沟门乡。

1988年10月,北京怀柔县喇叭沟门乡。


“校园寂静吗?当然。学生们越喧闹,校园越寂静,这寂静中各种声音都存在着,平时可能听不见,但只要你也静下来,各种声音滚滚而来,它会滚过你的心头,把你淹没。这是我最享受的时刻,这是我休养生息的时刻,也是我伤口流血,用自己的舌头舔舐的时刻。妙峰山顶的种子在校园里长大,一旦投入那肥沃的田野,它便自由成长,我再也把控不了它,它不属于我了。我能做的仅是尽心地看护它,它需要自由飞翔。”——任曙林


唯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

柏桦


墙上的挂钟还是那个样子

低沉的声音从里面发出

不知受着怎样一种忧郁的折磨

时间也变得空虚

像冬日的薄雾


我坐在黑色的椅子上

随便翻动厚厚的书籍

也许我什么都没有做

只暗自等候你熟悉的脚步

钟声仿佛在很远的地方响起

我的耳朵痛苦地倾听

想起去年你曾来过

单纯、固执,我感动得大哭


今夜我心爱的拜访还会再来吗?

我知道你总是老样子

但你每一次都注定带来不同的快乐


我记得那一年夏天的傍晚

我们谈了许多话,走了许多路

接着是彻夜不眠的激动

哦,太遥远了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

这一切全是为了另一些季节的幽独


可能某一个冬天的傍晚

我偶然如此时

似乎在阅读,似乎在等候

性急与难过交替

目光流露宁静的无助

许多年前的姿态又会单调地重复


我想我们的消逝一定是一样的

比如头发与日历

比如夸夸其谈与年轻时的装束

那时你一生气就撕掉我的信封

这些美丽的事迹若星星

不同,却缀满记忆的夜空

我一想到它就伤心,亲切而平和


望着窗外渐浓的寒霜

冷风拍打着孤独的树干

我暗自思量这勇敢的身躯

究竟是谁使它坚如石头

一到春天就枝繁叶茂

不像你,也不像我

一次长成只为了一次零落


那些数不清的季节和眼泪

它们都去哪里了?

我们的影子和夜晚

又将在哪里逢着?


一滴泪珠坠落,打湿书页的一角

一根头发飘下来,又轻轻拂走

如果你这时来访,我会对你说

记住吧,老朋友

唯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


4

11

20


·陈丹青:正在成长,正当青春(节选)


  1979年,任曙林25岁,比他镜头前的孩子们年长十余岁:这是微妙的年龄:距中岁尚早,青春期则已消陨,他分明是在凝视过去的自己;当然,孩子们更在妙龄:不再是儿童,亦非青年,英语将所有13到18岁的孩子统称为“TEENAGE”——将要成长,正在成长,少不更事,而一切人世的感知已如三春的枝条,抽芽绽放了。

  这是一组温柔而敏感的摄影,以至不像摄影,而是悄然的凝视,凝成永逝的八十年代。那是中国都市处于前现代文化的最后一个十年,北京自五十年代以来的校园风格在那十年中,临近终结,此后,九十年代,尤其是新世纪,遍布北京校园的朴素设施、朴素装扮,大抵换代更新了:五六十年代的房舍、旧式的课桌椅、木质黑板,改革初期的成衣,平民孩子的穿戴,还有辫子、粗布鞋、国产的球鞋,甚至女生倚傍携手的姿影……莫不连同每幅照片中无所不在的八十年代的神态,逐渐地,永久性地消失了。

  而八十年代是连空气中也满溢憧憬,何况少年期本属憧憬的年岁。国家的劫难与恶梦,过去了,当年这群中学生其实不很记得,更不了解在他们幼年,父母与家国发生了什么,以至不知道他(她)们得以归复正常学业后,被社会赋予怎样的期许。而他们还是宛然发呆了:在课间,在走道与操场,羸弱而轻盈,一身一脸是青春的无辜。任曙林的凝视一次次距焦于同学之间的关系,在门边墙角,在散学前末一堂课的间隙,女孩与女孩,男孩与男孩,当然,还有男孩与女孩,群相倾谈,个别私语,或只顾无所事事地站一站,于是友谊的初始,未来的茫然,暧昧的性,未觉而将醒。作者的镜头甚至不必对准孩子的脸,只是背影,只是脚与鞋,只是走廊尽头的空墙,年少之人的懵然与欣悦,已在言说,一如他(她)们八十年代的衣装尽是岁月的细节,为照片所洗,随之成为黑白。

 是这样么?我们已不能询问照片中的孩子们,无妨细细自问。二三十多年过去了,这群孩子如今已较当年的任曙林更为年长,到了回望别家的少年的岁数了,甚或他(她)们的孩子已是初中生。


72f6ae43ha866c8de50c4&690

3


9


岁月的花朵

小海


我爱上你们

我常想

这样爱情

多么来之不易


摘下我的帽子

我要出门远行

偏偏已是春天

又下了一场大雪

落在我的眼前

像白色的火焰


我似乎听见了你们的声音

遥远又宁静

就像歌和琴弦上的光芒

我常常摸索你们的声音

但此刻

我不能再想起谁

只好无言地坐下

静听这岁月的花朵凋零


1985年8月,北京171中学校门口。

1985年8月,北京171中学校门口。


“到八十年代中期,学生骑车上学已成风尚,几乎一人一辆,颇为壮观。上课后,成片的自行车一辆挤靠着一辆,简直就没有下脚的地方,我真佩服他们是怎么取车回家的。有寂静就有喧闹,下午的街头,学生的车流把活力与朝气洒向所到之处。”——任曙林


1986年4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1986年4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1983年11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1983年11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1986年7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1986年7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1984年6月,北京171中学操场。

1984年6月,北京171中学操场。


·浪漫的80年代,恰好是诗歌


八十年代拥有年轻的欣喜和懵懂,就如照片里的中学生,青春年少,脆弱而敏感。这些未知与憧憬,染上岁月的细节,更加令人动容。那时诗歌步入黄金年代,诗人写下光荣与梦想,照片记录下的更是意气风发的国家潜影。如今回顾那段历史,更像是对一个时代长久而沉重的凝视。

“八十年代,写诗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派头,那时诗人们都还年轻。海子一副眼镜儿,很敏感,在意别人的评价,一被批评,反应总是很大。张枣文气,易动情,被人夸了会高兴,还会到处给人看。王家新就常收到他的信,字很秀气,落款是‘你的枣’。而最傲气、不服人的是朦胧派诗人多多,但逢聚会,他总会当着所有人的面来段儿多明戈,之后念一句曼德尔斯塔姆的诗:‘黄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

那个诗人集结的地方更像一个江湖。天南海北的人见了面,只要报一声:‘我叫××,我是诗人。’就可以坐下吃饭,开口谈诗。”

——刘丹青《80年代的诗人:主动告别诗意之后》

八十年代,人们谈诗写诗,中学生校园诗歌也应势而起,创作诗歌、组织社团、创办报刊、印发诗集,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现象。


自昨天起

北岛


我无法深入那首乐曲
只能俯下身,盘旋在黑色的唱片上
盘旋在苍茫时刻
在被闪电固定的背景中
昨天在每一朵花中散发幽香
昨天打开一把把折椅
让每个人就座
那些病人等得太久了
他们眼中那冬日的海岸
漫长而又漫长

我只能深入冬日的海岸
或相反,深入腹地
掠飞满树的红叶
深入学校幽暗的走廊
面对各种飞禽标本

   

5

1983年7月,北京171中学校门口。

1983年7月,北京171中学校门口。

1983年5月,北京171中学美术教室。

1983年5月,北京171中学美术教室。

1984年9月,北京地坛体育场。

1984年9月,北京地坛体育场。

1985年4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1985年4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所处的时代都有你的“世界”


中国诗歌网:如果用诗歌来形容您记录的年代,您可否有心仪的诗句表达?

任曙林:1992年7月9日,我写过几句话:“常去的山中,竟是草,却看见骑驴的走过山道,喝口凉水,吃块蛋糕,忽然怀疑娘生我的日期,只记得小时候滚铁环,脚下的地面像火箭一样,嗖嗖地往后跑。”


 中国诗歌网:《八十年代中学生》的附添中有“任曙林的八十年代影像记忆,关于那些诗”一文,您认为“影像”与“诗歌”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契合?

任曙林:诗歌与影像都是作者内心直觉、意识与潜能的一种表达。


中国诗歌网:您说过佛语发掘人的本性,那您私下会阅读一些诗歌吗?您认为诗句对您的拍摄生涯是否存在影响?

任曙林:不多,也就是释放松弛下脑海吧。有什么影响?谁知道呢。


 中国诗歌网:影像之外的潜影往往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感觉摄影家就是拿着镜头的诗人。您觉得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拍摄中自然而然的流露?

任曙林:影像中的“诗意”不是文字的,拍摄中自然流露的多无法用文字来描述。诗意中有些东西可能也无法用文字来表达。


中国诗歌网:是什么让您决定用镜头来追念八十年代?

任曙林:我是从喜好出发开始摄影的,拍照片主要是想“说”出属于自己的“话”,所以跟年代关系不大。非要说追念,可能童年时的梦境与午睡后坐在墙根下透过树叶看太阳更让我怀念至今。

 中国诗歌网:三十年已过,现在再看《中学生》,心境可与当年相同?

任曙林:有些依然在,有些不同了。心境与感觉上的东西很难区分这那,有时甚至你中有我。非要说点明确的东西,大概整体上都淡了些,对人对自己似乎有了更开阔的空间。比如常有人对我说八十年代如何如何,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对一个具体的人来说,所处的时代都有你的“世界”。


1988年12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1988年12月,北京171中学教室。


·任曙林简介:

任曙林,1954年出生于北京,北京广播学院摄影系毕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四月影会重要成员,中国摄影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从1976年开始摄影,师从狄源沧先生。几十年来创作的摄影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社会风貌的变化。其代表作有:《先进生产者》、《1980年的北京高考》、《八十年代中学生》、《山区女孩二十年》、《矿区劳动者》、《气息》、《两个女人》、《云南风景》等。2009年至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像素》杂志“年度摄影家”称号,2010年还获得平遥国际摄影节优秀摄影师奖。



(采编:马捷)

责任编辑:AgathaM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2. 许道军:“重新发现”网络诗歌
  3.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4.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第420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0.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