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人问卷调查:新时代中国诗歌观察(1978—2018)

作者:杨雄   2019年01月03日 09:52      1940    收藏

★  21  林新荣(浙江诗人)‖ 第一至第八题

 

一、诗歌题材肯定没有大小之分。但所谓的“大题材”,在写作上可能更加容易显出它的厚重与深刻。但如果我们在所谓“小题材”里写出一种神性,一种内在的深度与广度,那不就显得自己的写作具有更高的层级了?!

二、我认为地域性写作是存在的。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在相对闭塞的发展过程中,大家各自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化。而所谓的“地域性写作”是能够体现这种特有的历史文化的。但所谓的XX诗群之类,均是松散的组合,这是肯定的。

三、面对纷乱的新媒体时代,我认为一个诗人要做的是坚守自己的面目,这点虽然很难。

四、诗若生活,生活即诗。我不认为他们之间有着巨大的反差。反差太大的都是伪诗歌。

五、所谓的“翻译体”,我认为是存在的,这是铁的事实。90年代,我曾非常反感这种翻译体,并刻意避免,以扫除自己被它所影响,甚至同化。但可悲的是,我发现它对这个时代诗人的写作影响,却越来越大。这对当代诗歌来说,不是个好现象。

六、我觉得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现代诗的发展历史不悠久,相对于古体诗的数千年历史,我们的现代诗歌才102年,它还远远没有形成一套被大众所公认的所谓“标准”。没有标准,直接导致的是价值方面、评判方面的纷乱。

七、假如一定要命名的话,我觉得用现代汉语诗歌这个名称是最恰当的。虽然我们的诗歌,受到所谓的翻译体的影响很大,但无论如何,它是使用现代汉语写作的。这种命名将有别于我们唐诗、宋词与元曲这些古典诗词。

八、我非常认同这句判断。因为一个写诗的人,假如没有对诗歌美学,或者说对诗歌理论进行一番研究的话,或者说一个诗人没有自己的美学倾向、美学追求的话,他也写不好诗。我发现边写诗边写评论的诗人,在当代诗坛比比皆是。先写评论,后来去写诗的人,倒是很少看到。能做到中西融会贯通的,更少见。


★  22  李建军(内蒙古诗人)‖ 第一、二、三、六题


一、诗歌题材没有大小之分,以小见大是我们在诗歌中常见的。小题材有时反而能更好的体现个性。同样,题材也没有高下层级之分,从诗人自身的体验而言,真实、深刻才是最重要的。

二、地域写作的区别是有的,诗人所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影响在诗写中会在无意中留下痕迹,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都会在诗中得以显露。

三、博客、微博、微信对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自由表达、风格多样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也有负面的影响,发表(发布)的容易、没有门槛、使初学者难辨真诗伪诗,使之误入歧途。

六、诗学追求不同,自然就会有分歧、有争论。我们应该宽容地看待这个问题,而不应该非白即黑,唯我正宗。争论是好事,但不应该以争论为目的。


★  23  谭夏阳(广东诗人)‖ 第五题、第八题


五、当下的汉语译诗我个人觉得越来越喧闹,这也是一件好事,起码读者有了比较和选择。一些重要的外国诗人甚至出现了多个译本的现象,翻译水平一比较高下立见。至于有没存在“翻译体”,我是这样理解的,从一个大的语境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可以说是由“翻译体”影响甚至造就的,里面的句式、文法、符号,无不浸淫了数代翻译家的心血。至于问题里指的“翻译体”我觉得不足为道。

八、我个人觉得是对的。诗人同时也应该是批评家。诗人如果没有批评理论的支撑和构建,绝对无法走远;另外,批评理论反过来加强了作为诗人的形象。艾略特的诗人形象,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后期的批评上;而布罗茨基由于其在英文批评(散文)方面的出色表现,则加强了他的诗歌名声。希尼亦如是。


★  24  雪克(广东诗人)‖ 第一至第八题


一、可分,但不存在层级问题。对于诗人,任何一人都可以某种题材为最擅长;对于诗歌,则以诗性诗质诗意等为最终考量。道理很简单:一首把大海写烂的诗,比不上一首把一只蚂蚁写好的诗。

二、地域写作或什么诗群,换个说法其实是:诗可群。以什么命名都无大碍,不外是为了对外争取一点话语权,这一点无可非议,形成过程也属于自然而然。但不要把这种东西看得太重,适可而止,否则会造成自伤或外来伤害。必须警惕的是,不要以群划线,局限或沉溺于群。群以互动交流、共同提高为主,终极目标还是出文本、出诗人,这个目标达到了,地域的因素也就带出来了,或者说,地域写作、群写作就立了起来。

三、现代传播手段为诗歌创作、交流、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环境与条件,作为诗人,不应该反感、排斥,死抱纸媒的衣钵,而是应该以极大的热忱去接受和融入。新媒体今后怎么样,不是诗人应该去关注的问题,其造就的一大批诗人及诗歌作品,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如果一定要说诗歌和诗人何为,我的回答只有四个字:趋利避害。借先进之机,远离诗歌垃圾,向好诗人和好诗歌靠拢。

四、不必刻意统筹。因为这是一个在中国语境下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文学创作永远挣不脱“创作距离论”的枷锁,诗歌也然,分裂是正常不过的事。诗歌写作可隐喻,有小自由,这是唯一的幸事。真要做一个诗人,就摸着脉博和良心写作吧。至于诗歌角色与诗人角色的统一问题,我认为有点苛求,也缺乏辩证思维的基础。我们喜欢好诗和好人两位一体,此种概率存在,但不高。还是苛求于诗、宽容于人为宜吧,毕竟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我们可以欣赏一首好诗,也可以远离写出这首好诗的某个人。

五、翻译体只是一种叫法,目前似无准确的诗学定义。对于当下的译诗,我比较喜欢诗人的译本,因为他们更懂得抓住原作的内核,予以准确地呈现。

六、我一直怀疑“诗无达诂”这句话,对内行人来说,一首诗不在于言尽,但这不能拿来搪塞一首诗的好坏,差诗好诗还是一目了然的。至于各种争论,我从来不大惊小怪,这其实也是诗坛活跃的表现,总比一潭死水、你侬我侬要好。从长远看,诗学之争仍会发生并继续下去,乐观地说一句,是理不辩不明。重要的是,争论双方也好,诗坛中人也好,瓜众也好,都要懂得从争论中明辨是非、汲取营养、丰富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幸灾乐祸,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或高高挂起。

七、我个人认为准确的名字是:当代诗歌。叫新诗太轻了,叫自由诗太老了,叫现代汉语诗歌穿衣戴帽的。至于先锋诗歌,我认为是当代诗歌中的一种风格,这种风格不适合所有诗人,没有真正的学识、见识、胆识的诗人,写不出真正意义上的先锋诗歌。

八、认同这个判断。当然,我认同的基础是:自觉。因为诗人们各有各的审美能力和倾向。当一个真正的自觉的诗人内省时,他会批评自己;当他关注他人时,他会得到某种触动、启发,或看出某种自己必须规避的倾向或偏向。他不明说,他是隐形的;他说出来,则是显形的。当然,胡言乱语不着边际的除外——当下中国诗坛,这类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诗混子还真的不在少数。


★  25  辰水(山东诗人)‖ 第一题


诗歌的确存在题材的大小之分,正如一个诗人的胸怀一样。格局是诗人认知这个世界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对事物的理解。但我个人更认可从小中见大的诗歌,以一个猫眼来看到外面纷杂的世界。个体琐事,关乎情感是一种真,关乎社会是一种抱负,是一种责任。当下的故土抒写,更多的是表面化的,是浮光掠影的,是缺少追问和思考的,从而造成一种“小灵感”“小冲动”“小细节”充斥整个诗坛,而被更多的写作者模仿,形成一种低级的重复誊写。


★  26  空格键(湖南诗人)‖ 第一、三、七、八题


一、诗歌题材有大小之分,因为我们总得把各种题材区分一下,用大小来区分是很自然的。但各种题材真的存在所谓的层级吗?这个问题似乎问的是题材是否有高级低级之分,也就是写国计民生就高级,写个人情感就低级。我的回答是:呵呵。

三、没有哪位诗人没玩过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吧,所以它们对诗歌的影响就不必多说了。新媒体时代,诗歌的确是“类型化复制”,但复制总得有个原件吧。这个原件就是真诗歌。真诗歌只有这么多,永远只有这么多。这没什么可怕。热闹一点没什么不好。一个游戏再高级再有趣再怎么怎么样但没人玩,它就什么也不是。至于诗人何为,每位诗人都会有各自的“命”,不必太强求,无须太在乎,写自己就是。

七、现代诗。现代人写的比较现代的东西嘛。

八、认同,因为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批评的过程。


★  27  阿琪阿钰(北京诗人)‖ 第一至第八题


一、大小之分可以说无,小诗可以写大,大诗可以写小。个体琐事或者族群,也可以理解为圈子吧。自古以来,阶层是存在的。

二、最大的地域划分大概是南北而论,省市县命名的群,其实没有任何意义,无非是再以诗的形式又区划了一遍。

三、诗人的宿命,也只能跟着时代走。

四、诗的表现,或悲或喜。文本和做人,完全是两回事。

五、当下汉语诗歌翻译,其实跟斗地主一样,谁手里拿了四个2和两个王,几乎就掌握了话语权。英诗有韵律,唐诗也有。谁翻译就是谁的体。

六、诗歌就是一个圈,所有的圈最后都是花圈。

七、我们所说的新诗,国外有几千年历史了。目前看来,用什么称呼都行。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名字,不敢定论。

八、认同。因为他会说谁的好,谁的是垃圾。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的。


★  28  杨雄(浙江诗人、诗评人)‖ 第一、二、三、七、八题


一、确切地说,在诗人之间,并不存在题材大小层级之分,但对于诗人自身来说,还是存在的。当你在习惯的擅长的题材之外,把视角拓宽,会有不同的惊喜出来。换句话说,就是任何题材你都能写出自己的味道,那才是真正的辨识度。这与诗人自身的经验、经历有直接关系,属于不同阶段的个体修行。譬如“江海诗群”成立几年来,带动了一批诗人在题材上的突破,江、河、湖、海,都在笔下和故土、和性情、和人生轨迹合为一体,构建了诗人和诗歌书写的立体感。

二、地域性写作是一个恒久的事物,有些是事后归纳,有些则是先提炼后动笔。以省、市、县行政地理直接命名的诗群不过是作协意识的残留物,占地盘的动机明显。相比之下,以7个省为范畴组建的“越人诗”,所代表的挖掘并重新赋予大地、族群内涵的文化地域写作,更值得肯定和鼓励。

“越人诗”提倡“原生态写作”:物理,方言,去修辞

物理:物我(万物),我们(跳出你、我、非我的简单思维),地理(出生地、定居地、故乡、异乡),事理(社会矛盾、阶层疾苦)。

方言:吴越侬语,城乡俚语,日常的或特定的,词汇或句子。涵盖苏沪浙闽粤赣桂,可延伸至域外。

去修辞:还原人、事、物的本来面目,避免一切形容词和主观臆断,鼓励粗糙,鼓励形式上写的不像诗却具备质感的作品。

三、新媒体写作对我的影响是彻底的。不同时期不同款式的新媒体,可以反射并影响诗歌写作,譬如论坛适合直接沟通,喜怒都在明面;博客文雅,相对论坛的浮躁是一种沉潜;微博促进小诗歌的大量出现,但不能持续;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有别于其他新媒体,关注度、粉丝数量等因素甚至超过文本的吸引力,读者和诗人之间多了许多的盲目和盲从。

七、我觉得“当代汉诗”比较合适。当代汉语诗歌写作的简称。虽说还有其他以汉语写作的古体诗词、格律体新诗、散文诗等,但当代性只有“新诗”可以并且能够完全突显。

八、同意。这里的“批评家”不是博览全书、引经据典的理论家,重点是批评的态度,也就是诗歌的鉴赏能力。思和写是同步的,既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真正的诗人必须有自己的喜好和不屑。


★  29  而己(贵州青年诗人)‖ 第二、六、八题


二、于我个人理解的“地域性”写作,我认为是“乡土相似式”写作,我们深知诗发其心,言其志,抒其情,叙其事。这里的“事”来自何处?就大多书写叙事诗的诗人而言,确实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也就是带有地方乡土的特色差异,对于未知或是已知但不熟悉的事物,人们更愿意向读者讲述自己所见所感的东西,因为只有触动诗人自己的,才能触动读者。

生活在一个地方,难免受当地的文化、思想、民俗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身边的人和事,都有可能成为诗人笔下的抒情对象,不论是以第几人称来叙述,在一个小范围乃至一个大范围内,在表达、意象、情景等方面,也就存在了相似性,从而出现了“地域性”的划分。

作为贵州90后,我的书写更致力于为他人发声,有朋友说我的写作是“发声式”写作,对此我并不否认,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为众多“弱者”发声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贵州甚至西南这个大环境下的地域性写作,而一个诗人作为一个特殊的个体,固然有自己非他的独特性,如何不被改变和同化,就看诗人自己如何把握一个“度”。地域就像一个圈,我们都是圈里的树,枝叶伸向何处,哪里就是我们的归宿。

至于一些以地名或主题命名的诗群,不过是“地域性”写作下的抱团取暖,如何把火点大,就看树枝是否伸向一处。

六、越是喧嚣,越是泡沫。除了扯淡,就只剩口水了。

八、不认同,一些非评论的评论那些非诗人的诗歌,不过是蹭热度。


☆  30  施施然(河北诗人)‖ 第一、二、三、四、六、七、八题


一、我认为是有的。虽然任何题材都可能写出好诗,甚至写成经典,但日常经验和情绪谁都有,而当诗写涉及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与生命本质的追问时,则需要诗人具备更开阔的视野、观察、思考,和学养,以及对材料的驾驭能力,既需要深度也需要高度。在文本艺术性同样都成立的情况下,大题材作品显然更具挑战性。

二、从不关注这些。清人袁枚曾说“作诗不可无我”,我是很赞同的。换言之就是,你只管成长自己的精神,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写出自己独有的情感、发现、感悟与思考就好了,用你自己的语言。其他都是束缚。

三、该怎么写怎么写。变幻的都是形式,时间面前不过浮云而已,守住内心最重要。我相信世间有恒定的真理。

四、我觉得还是应该人诗合一、相辅相成吧。有什么样的现实(包括内心),就写什么样的诗歌。人与诗形成巨大反差的写作,是精神上的分裂,也是对自己的背叛,这样的写作在我看来没有意义,甚至是痛苦的,因为写诗很大程度上是对自我的安抚与治愈。

六、正常的诗学交流是有益的,好比牡丹可以展示下自身的雍容华美与药用价值,梅花可以夸夸自己的傲雪耐寒与暗香盈袖,旁观者自会明辨,各取所需。但一“争”起来,就不太好看了,多数时候演变成:鼠尾草质疑鸢尾:“你该长的刺呢?”

七、现代诗。区别于古体诗而言。不过,再过200年,谁晓得又叫什么诗呢?

八、是的,成为一个优秀诗人,首先是从看出一首好诗开始的。看出这首好诗为什么是好诗,它好在哪,这个过程就已经是一个批评的过程了。这看似简单,但很遗憾,很多人并不具备这个能力,或是天赋。多数时候一个好诗人可以把这一过程说出来,理论知识与学养储备更丰厚的,同时成长为一个评论家。悖论是:评论写的好的,未必诗就一定写的好。


★  31  阿剑(浙江诗人)‖ 第二题


其实需要一个母题,可以包容单薄而纷乱的思考。需要真正深入一块土地,找到血肉相连的根源。我希望自己能与脚下这块水土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关系。我理解的越人,不是商品经济时代的浙江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江南才子,而另有一种骨血。它应该是野性的,断发文身的,有一种远自春秋战国时代的精神担当,一种与儒文化乃至所有传统文化都格格不入的特质。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追求而不得的东西:如何找到自己在心灵与文化上的立锥之地。


☆  32  谈雅丽(湖南诗人)‖ 第一题


诗歌只有题材分类,并无题材大小之说。好的诗人都有广阔深远的精神背景、灵魂发祥地和道德策源地,这些决定了你诗歌题材的组成部分。自然界的四时易序、昼夜更迭、峰峦起伏、水波相继,情感的呼应心动,人事的生死衰替都是诗歌表达的对象。好的诗歌可以触碰到生活和世界的各个角落,如根须深入地底,灵魂却触碰天空,情景交融,诗以情怀见境界。


★  33  若水(浙江诗人)‖ 第二题、第三题


二、就诗歌而言,所谓的地域性一说,它涵盖诗作者本身的地缘意识、血缘意识,甚至可以说是灵魂的独立标识,往往体现在具体的诗作之中,诸如对一定地域内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民族风貌和历史遗存的书写。它具有独创性、标签性和原始性。

其实每个人的创作,及其作品,不用刻意贴上标签,也不用特别加以强调和说明,读者就会从他的作品中读出“地域性”的东西。名作家更是如此,比如莫言笔下的“高密”;贾平凹作品中的“西安”;再如甘肃的著名诗人阿信,他写桑多河,写甘南,写敦煌鸣沙山,写郊外见菊和小草,也都带有比较鲜明的地域特色。

三、论坛、博客、微信,这些新媒体,此起彼落,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话语交流的新方式,但对诗歌写作者来说,无疑降低了发表的门槛,大量的伪诗歌,面目模糊的分行被粗糙地制造出来,正在混淆着大众对诗歌的认知。并逐渐产生了诗歌的现实写作,与读者的期待日趋疏远、背离,以至抵触,导致诗歌传统功能的日趋蜕化、萎缩,并逐渐转移。

诗歌作为一种高雅艺术,凭借新媒体呈现,泥沙俱下,淘洗拣金,也不乏躲在一角的冷静写作者,不乏惊世骇俗的一些精品,毋庸置疑。问题在于,当下要解决好如何坚守与顺应,平衡与包容,让诗歌在消费文化时代找到一条健康的发展路径。


☆  34  梅果(河北青年诗人)‖ 第一题、第二题


一、层级这个词,并不认同。情怀没有高低之分。相对而言,由于特定的个人感受不同,侧重点的差别,意义也不同。

题材还是有大小之分的,题材本身无高低,但是类别不同,小我和大我之间展现得范围不同。格局也不同。固有大小之分。

二、地域性写作,因地域空间,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的特征。地域文化的不同,地域景观的不同。反射出别具一格的群体,因此有其意义和必要性。


★  35  星汉(辽宁诗人)‖ 第一题


我认为诗歌创作无题材大小的区别,而是在于创作者对题材的把握和挖掘上,看他(她)能否通过语言展示其所蕴含的诗意,使人们在阅读中能够感受来自内心的震动。对于题材之间存在所谓的层级,我认为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同题材更能展示不同的诗意之美。


★  36  ‍苏群辉(江西诗人)‖ 第二题、第六题


二、所谓地域性,不单单指农业、气候等,当然也应该包括文学、诗歌。说白了,地域性就是差异性。对于“越人诗群"这个地域名字,我是喜欢的。但或许“越”这个词时间跨度太长,历史上其影响已逐渐消泯,巳难觅其生产、生活、习俗、语言、建筑等共性,其真正意义还只是一种泛泛而谈的一种地域概念,“越人诗群”兴许正基于此。要真正让“越人诗群”有影响、有份量,还应有自己刊物、创作理念、交流活动等,并逐渐形成核心诗人或拳头,引起关注。

六、文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自不待言,为了生动、深入地表现反映生活,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的稔熟的,或许喜欢的方式,这种方式应该是有共性的,但也有个性的。诗(包括古诗和新诗)作为文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似乎也不能游离这个原则。新诗“出生”时间较晚,刚过百岁,如何去评价一首新诗,似乎还未形成一个统一认识,标准意见,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鄙人认为,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过一百年、二百年,甚至更久更长的时间,自然会有答案。在答案产生之间,请把笔尖插入人性深处,把墨汁流向生活更低处。


★  37  ‍‍典裘沽酒(广东诗人)‖ 第四题


诗歌就是现实的一种折射,要不就是现实折射后的一个投影。诗人就是把人类的脸揭下来,丢掉,还原一张真实的,不管美丑的原来那张带兽性的脸。这是一个优秀诗人应该做到的。比如垃圾诗是审丑和崇低的,这样一来,诗歌反而就统一啦。


★  38  卓铁锋(浙江诗人)‖ 第一、二、三、五、七、八题


一、谈论题材的大小,必须先弄清楚何为大何为小。倘若以世界、社会、民族等为大,以日常、个体等为小,时有评论所谓“宏大叙事”,难道在大背景、大时代之下的个体就是小?我并不认同。《洞山文长老语录》《韩非子》中分别提出了“小中见大”与“见微知著”,可见小与大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主观上的分界。还如佛家的“须弥纳芥子”“一沙一世界”,都是在阐述同样的道理。但是诗歌因为字数关系,本身的容量不如小说那么大,因而更讲究“小中见大”,而不是“大中见大”。

至于不同题材之间,我个人并不认为有层级一说。唐诗宋诗中的所谓浪漫、豪放、婉约等等也不过是后人的命名。诗人的身份不能因题材不同而有异,亦不该因表达手法不同而区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反对所谓的打工诗人、农民诗人甚至女诗人等命名。

二、地域性写作,其说话有合理处,也有不合理的部分。中国地大物博,各民族混居,人文传统各有差异,因而各地均有特点。这个特点在诗歌中就成了地域差异化表达。但必须承认,一个地域的写作并不是单一的、单调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域性写作,是某一地域中的一部分具有某种显性特征的群体的“共性写作”。

2002年,我创办“采纳诗歌网”后曾设想建立地域诗歌论坛,以行政区域划分诗人群体,甚至已经做了一部分努力,后来发现产出成效在方式上尚需要进一步完善,于是终止了该计划。近些年,随着地域诗歌的不断推广与更多的人参与创作、研究,多少一定是会有益于诗歌的发展。但其作用力究竟有多强,还有待于观察。

三、随着全民互联网时代的加速,诗歌载体的变化已经无庸置疑。可以肯定的是,其载体的发展与更新必然能推动诗歌的发展,但其载体无论怎么变化,诗歌的本质不会变。对于诗歌,主要持这两方面观点,一种是认为诗歌是也只能是小众的,它不符合大众审美,另一种认为诗歌之所以小众是没有主动向大众靠近。而对于当今互联网时代进程的不断加速,无论微博微信,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工具,诗歌在微博微信上的传播数量与速度,远超传统纸媒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作为我个人,对此是抱乐观态度的。但必须认清楚,微博微信并不是诗歌可以要与必须要向大众靠近的理由。我始终认为,诗人的本职是把诗歌写好,而不是先考虑它是否能被大众接受,以及它是否需要承担所谓的社会责任或别的什么。弄明白了优先次序,诗人也就找回了自己。

五、翻译一直是世界文学交流的障碍,译诗能体现部分原作与译者的意图,但一定不是全部,其中译者的理解、意图比重与原作呈反比。所谓母语写作,除了使用习惯,还有千百年传下来的文化本身。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哪怕在现在这个文化大融合的地球村,也是不可能打通的。比如一个英文单词,哪怕在相同的语境下,可能也有多种解读。中文因为多音词、多义词、词组的关系,更是这样。可能在小说、散文层面,翻译能相对充分地表达叙事、抒情,但诗歌本身所求为“小中见大”,这种对于“小”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实质上是无法与其他语言共通的。比如中文“雨滴落在……”中,主语可以是“雨”,也可以是“雨滴”,动词可以是“滴落”,也可以是“落”,这种效果是也只有母语才能带来。

至于所谓的翻译体,可以用一种动物来对比:四不象。

七、相比于古诗,才有新诗的命名。那么,所谓的古与新,依据什么来划分?时间吗?那么如果再过几千年,现在所谓的新诗是不是又要被称为“古诗”?如果以形式划分,古诗是格律,新诗则不重视、忽略格律。至于所谓的自由诗,“宋词”也可以如此命名。而“现代、当代”的概念更是可笑,千百年之后的“现代、当代”又称什么?

关于“先锋”,有很多说法,我个人认为其中一种,即“先驱”“先行”,也就是含有“实验、探索”意味的、走一条有很大可能失败的“尝试道路”的写作。因而我完全不认可现在普遍意义上的所谓先锋诗。中国人喜欢为新事物命名。但我个人认为,命名真的不重要。

八、作为一名批评家,狭义上的理解是首先要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其次要有大视野,而不局限于一地一角,最后还需要有哲学家的思考能力与方式,其本职是分析、总结小至一个诗人大至一个时代的写作。而诗人,其本职是发现、挖掘、表达,是个体自觉行为。个人以为,两者之间不可混为一谈。


★  39  ‍‍康城 (福建诗人)‖ 第二、三、七题


二、以地域、行政地理命名的诗群基本上无意义,一个行政区域里就会有几种不同的写作倾向。写作风格倾向相近的群体则有可能留下来,也就是说的流派。诗歌写作肯定是跨地域的,跨越时空。

三、2000年以来,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诗人的交流方式,为诗人交流提供了一个跨地域的平台。以往这个交流平台是民刊和官方刊物、诗集出版。

网络打破了地域,全国的诗人,在网上都可以交流,当时是在各个论坛交流,70后适逢其时,成为了上网的主力,一时涌现70后诗歌大潮。可以说网络极大的促进了诗歌的发展进程。论坛时代的诗歌交流是很认真的,都会形成文字,不同的写作观念会发生论争。跟后来的博客微博现在的微信不一样,现在平台朋友圈的特点,主要是点赞和认同,缺乏不同观念的探讨。

七、比较倾向于现代诗这个命名。自由诗是相对以前的格律诗而言,和白话诗等提法是新诗初现时的命名。新诗这个词,每个时代都可能有新诗称谓,以别于以前的写作,但也止于和以前的对比。现代汉语诗歌是相对国外而言,比如我们说美国、英国诗歌,我们不用称呼自己为汉语诗歌的,国外是可能称呼汉语诗歌、中国诗歌、中国现代诗。先锋诗探索诗是从诗的写作上而言,尽管先锋诗是现代诗的最有活力、最有诗歌意义上的作品,但从命名来说,先锋诗也仅是取其中一个属性。当代诗歌是一个提法,一般是可以这样说,正如当代小说,只是说明时代,问题是随着时间跨度,当代诗的范围发生变化,这个指称也会失去意义。有现代文学的概念,但现代诗的现代并不是指1949年以前的概念,一方面包含了当代一义,从新诗写作开始至今的时间段;一方面是从诗的现代性,现代性的观念和现代人的精神,不同于诗的古典精神而言,更适合于作为“新诗”以来诗歌写作的命名。


★  40  ‍‍世宾(广东诗人、诗评人)‖ 第一至第八题


一、诗歌题材没有大小之分,但诗人内在的精神世界有大小之分。诗歌世界的大小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反映。每一首诗都具有诗人所要建构的世界的属性,每一首诗都和诗人的世界一样大。后面一个问题所罗列的种种都是诗歌世界的背景,或者说是诗人生活的背景,它不构成一个世界。如果诗歌只写这些,那肯定是小的,无论他的江有多大,山有多高。

二、随着速度的提升和交流、融合的频繁,地域性的区别已经越来越小,对于人的影响自然也让位于消费和制度,而后面两者的趋同性也越来越少了差异性。因此,那命名基本上接近权宜之计。

三、对于诗的真正本质影响不大,那只是一个传播的渠道。在变动的世界,真正的诗歌是定海神针。

四、小说是忏悔,诗歌是祈祷。诗歌是凝神的产物,是对生命的最高可能的建构。诗歌不是现实生活的映象,它必须抽离一个俗人的现实。诗歌对一个有限性的人构成了招呼。

五、我的判断是汉语诗歌还在路上,一百年的诗歌写作只是在诗性的部分做了能做的工作,都在与现实——救亡、社会主义运动、改革开放——纠缠,而诗意的部分还没真正开启,那是关于生命和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的最高可能的想象和建构。

六、那些都是小争吵,都是利益和义气之争,并没有触及更深远的问题。

七、我们的诗歌梗了个古体诗或者叫格律诗,很不好命名;哪一个命名都不准确,都是为了区别另一个形态的诗歌;那个本体的命名没有出现。

八、优秀而成熟的诗人必须同时也是一个评论家,因为他可以也必须用他的世界去关照诗歌的写作,但这样的诗人不会太多。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直播预告 | “《诗刊》编辑面对面”对谈
  2.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3.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中的工业美学
  8.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2. 古都秋菊芳菲时 诗人兴会更无前
  3. 青春诚不悔,诗意耀中原——“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系列活动侧记
  4.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我与“青春诗会”的故事征集启事
  7.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诗刊》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河南开封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