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谣 (九章)
风来了,雨来了,黑云密布。大风起兮,大雨前,我赶到了家门口,避免了一场风雨。
荠苨与茑萝
一种开白色小花的草本,一串串的小白花纯洁无瑕,煞是可爱,雨后晶莹剔透。它叫荠苨,像个小姑娘,小鸟依人。还有一种花叫茑萝,红红的像小喇叭,细看是一颗颗五星,梦幻似的,清新而美丽,有些傲慢,像俺庄的大学生二妮。
步行街拐弯楼
等红灯的时侯,忽然发现,花小楼不见了,有意思不见了,还有半步颠也不见了,恍惚间,绿灯亮了,我竟忘了过马路。
肥 猫
第一次看见猫吃草。看见它的时候,它在吃草,吃的津津有味。发现我后,它有些慌张,忙啃几口青草,又不情愿地走开。我看看它,它也看看我,眼里有愤怒。我问它:肥猫,你为什么这么胖?吃草吃的?它看我,不屑一顾。
风扇会说话
九十三岁老母亲来我家住,有一天我听见她对父亲说:你知道吗,现在啥都成精了,我刚才听见电风扇说话了。它说:主人,有事请叫我,我休息啦!九十岁的父亲说:你不懂,这是高科技,邓小平领导的好!
边 界
边界是一家小酒店,或者说咖啡馆,朋友带我去喝过啤酒。第一次去,感觉像走私,因为过了边界。去边界的,大都是年轻人,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卿卿我我,这让我很不自在。后来,朋友又喊我去,我婉拒了,我喜欢士菜馆,三两小菜,一壶老酒,老朋友,老味道,熟门、熟路、门清,直喝的无法左右,不知东西。
何三坡是个老流垊
在一个对话节目中,一美女脱口对陈丹青说:何三坡是个老流垊。我那时不知何三坡是何人,也不知道他是个诗人,更没有读过他的《天鹅》和《麻雀》。美女说,何三坡让我在生命迷茫的时侯读木心,她说,后来,木心成了我的知音。我年少时,读《红楼梦》,读着读着,就把林黛玉当成了知音。可她为啥说何三坡是个老流氓呢?
文坛现状录
诗歌己死,小说多是拉圾,散文早散了架,评论就是娃哈哈!各级作协早成了鸡肋,圈子里或互吹互捧,或自吹自擂,或抄袭成风,早己乌烟瘴气,装憨卖傻,装逼装神者居多。各路大神、大佬们忙给自己发稿、发奖,发情人,交流成了交换,交换才能上刊,男票要有钱,女票要漂亮。文坛,千里马常有,伯乐却少见,金子埋地下,闪光无人见。业余作者能在自己家乡的小报、内刊发个小稿,偶尔喝个阿凡提兔子的汤的汤的汤的汤!算是扬眉吐气。当下,出书热也凉了,书号也卖不动了,书,也没有人读了。唉,曾经无比崇高的文学,咋就混成这逼样?!
撕日记
像晴雯撕扇子一样,我把三十多年写的三十多本日记,撕成纸条纸片,然后丢进垃圾桶。本想一把火烧了,像黛玉焚诗,觉得还是撕了好,一边撕,一边看。三十多本日记,三十多年时光,一本一本,一页一页,撕了。
日记从十七岁开始,记录了我的少年,青春、中年,学习,工作,还有生活的秘密。更多的是流水帐,有的字迹己模糊,像远去的时光,送它们走吧,我的逝去的年华。
四十岁以后,不记日记了,懒得记。到退休,这二十年,是忙碌的日子,没有日记,只有日子,一地鸡毛,天马行空,营营苟苟,天地玄黄。
罢了,剩下的日子。一天天过吧,人生的意义是朝着死亡前进。一个凡人,不要有回忆,最好失忆。
风来了,雨来了,黑云密布。大风起兮,大雨前,我赶到了家门口,避免了一场风雨。
荠苨与茑萝
一种开白色小花的草本,一串串的小白花纯洁无瑕,煞是可爱,雨后晶莹剔透。它叫荠苨,像个小姑娘,小鸟依人。还有一种花叫茑萝,红红的像小喇叭,细看是一颗颗五星,梦幻似的,清新而美丽,有些傲慢,像俺庄的大学生二妮。
步行街拐弯楼
等红灯的时侯,忽然发现,花小楼不见了,有意思不见了,还有半步颠也不见了,恍惚间,绿灯亮了,我竟忘了过马路。
肥 猫
第一次看见猫吃草。看见它的时候,它在吃草,吃的津津有味。发现我后,它有些慌张,忙啃几口青草,又不情愿地走开。我看看它,它也看看我,眼里有愤怒。我问它:肥猫,你为什么这么胖?吃草吃的?它看我,不屑一顾。
风扇会说话
九十三岁老母亲来我家住,有一天我听见她对父亲说:你知道吗,现在啥都成精了,我刚才听见电风扇说话了。它说:主人,有事请叫我,我休息啦!九十岁的父亲说:你不懂,这是高科技,邓小平领导的好!
边 界
边界是一家小酒店,或者说咖啡馆,朋友带我去喝过啤酒。第一次去,感觉像走私,因为过了边界。去边界的,大都是年轻人,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卿卿我我,这让我很不自在。后来,朋友又喊我去,我婉拒了,我喜欢士菜馆,三两小菜,一壶老酒,老朋友,老味道,熟门、熟路、门清,直喝的无法左右,不知东西。
何三坡是个老流垊
在一个对话节目中,一美女脱口对陈丹青说:何三坡是个老流垊。我那时不知何三坡是何人,也不知道他是个诗人,更没有读过他的《天鹅》和《麻雀》。美女说,何三坡让我在生命迷茫的时侯读木心,她说,后来,木心成了我的知音。我年少时,读《红楼梦》,读着读着,就把林黛玉当成了知音。可她为啥说何三坡是个老流氓呢?
文坛现状录
诗歌己死,小说多是拉圾,散文早散了架,评论就是娃哈哈!各级作协早成了鸡肋,圈子里或互吹互捧,或自吹自擂,或抄袭成风,早己乌烟瘴气,装憨卖傻,装逼装神者居多。各路大神、大佬们忙给自己发稿、发奖,发情人,交流成了交换,交换才能上刊,男票要有钱,女票要漂亮。文坛,千里马常有,伯乐却少见,金子埋地下,闪光无人见。业余作者能在自己家乡的小报、内刊发个小稿,偶尔喝个阿凡提兔子的汤的汤的汤的汤!算是扬眉吐气。当下,出书热也凉了,书号也卖不动了,书,也没有人读了。唉,曾经无比崇高的文学,咋就混成这逼样?!
撕日记
像晴雯撕扇子一样,我把三十多年写的三十多本日记,撕成纸条纸片,然后丢进垃圾桶。本想一把火烧了,像黛玉焚诗,觉得还是撕了好,一边撕,一边看。三十多本日记,三十多年时光,一本一本,一页一页,撕了。
日记从十七岁开始,记录了我的少年,青春、中年,学习,工作,还有生活的秘密。更多的是流水帐,有的字迹己模糊,像远去的时光,送它们走吧,我的逝去的年华。
四十岁以后,不记日记了,懒得记。到退休,这二十年,是忙碌的日子,没有日记,只有日子,一地鸡毛,天马行空,营营苟苟,天地玄黄。
罢了,剩下的日子。一天天过吧,人生的意义是朝着死亡前进。一个凡人,不要有回忆,最好失忆。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