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汉婚趣
周家翼
物以稀为贵,事以少为奇。前不久,在海南通什旅游山庄就餐时,亲眼目睹了一次并不常见的黎汉婚宴。近二十桌的喜庆场面在当地看来并不算小,整场婚礼就犹如导演精心安排的一台台戏。
先是证婚人发言,在其祝辞中几乎用尽了“白头到老、百年好合”等赞美词;有黎族姑娘的烛光舞,黎汉青年《我爱北京天安门》的叶笛表演;又有少数民族歌曲独唱;还有小乐队合奏……。但闻场外鞭炮声声不断,厅内只见摄象、照相灯光闪烁不止。
据了解,新郎是在内地某公司工作的黎族大学生,新娘是在该山庄工作的汉族姑娘。出于对员工的关心和宣传企业的需要,山庄艺术团为他俩的婚礼免费提供了专场演出服务,山庄领导还特意送上了一块印有两个胖娃娃图案的镜框。
婚宴中,新人也是一桌一桌地向来宾敬酒,但只劝客人放怀畅饮,自己却很少沾唇。身旁的傧相、伴娘拿着各种各样的酒瓶,由于没有代为灌酒的负担,表现得十分潇洒;双方家长在为孩子敬酒作介绍时,从未见叫过长辈后,让对方当场掏红包的。主人收不收礼的谜团直至步出餐厅时才得以解开。
原来,婚家在场外安放了一只园台,果盘里装有喜糖、槟榔之类的食品,客人尽可自行取用,台上还放有一幢顶部横开口子的模型小屋,来宾在新人就旁迎客时,早就将贺礼投了进去。这一做法,结合了两个民族的长处,倒也省却了沪上流行婚礼时主客双方一个个地叫、一个个地掏等“工序”的烦琐。
南国之行虽是短暂的,但文明礼貌、宽松活跃的黎汉婚趣却深深地印刻在每个观礼者的心中。
周家翼
物以稀为贵,事以少为奇。前不久,在海南通什旅游山庄就餐时,亲眼目睹了一次并不常见的黎汉婚宴。近二十桌的喜庆场面在当地看来并不算小,整场婚礼就犹如导演精心安排的一台台戏。
先是证婚人发言,在其祝辞中几乎用尽了“白头到老、百年好合”等赞美词;有黎族姑娘的烛光舞,黎汉青年《我爱北京天安门》的叶笛表演;又有少数民族歌曲独唱;还有小乐队合奏……。但闻场外鞭炮声声不断,厅内只见摄象、照相灯光闪烁不止。
据了解,新郎是在内地某公司工作的黎族大学生,新娘是在该山庄工作的汉族姑娘。出于对员工的关心和宣传企业的需要,山庄艺术团为他俩的婚礼免费提供了专场演出服务,山庄领导还特意送上了一块印有两个胖娃娃图案的镜框。
婚宴中,新人也是一桌一桌地向来宾敬酒,但只劝客人放怀畅饮,自己却很少沾唇。身旁的傧相、伴娘拿着各种各样的酒瓶,由于没有代为灌酒的负担,表现得十分潇洒;双方家长在为孩子敬酒作介绍时,从未见叫过长辈后,让对方当场掏红包的。主人收不收礼的谜团直至步出餐厅时才得以解开。
原来,婚家在场外安放了一只园台,果盘里装有喜糖、槟榔之类的食品,客人尽可自行取用,台上还放有一幢顶部横开口子的模型小屋,来宾在新人就旁迎客时,早就将贺礼投了进去。这一做法,结合了两个民族的长处,倒也省却了沪上流行婚礼时主客双方一个个地叫、一个个地掏等“工序”的烦琐。
南国之行虽是短暂的,但文明礼貌、宽松活跃的黎汉婚趣却深深地印刻在每个观礼者的心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