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乌兰察布迎来了一场文学盛宴。由《诗刊》社与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北疆诗韵·放歌火山”首届星火诗会成功举行,活动通过户外采风、学术讲座、作品改稿会等多维度展开,为这座城市注入蓬勃的诗意活力。
清晨的乌兰哈达火山群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青年诗人们踏着晨曦登上火山,在草原与火山的环抱中展开了一场关于爱情、自然与生命的诗意对话。青年诗人刘子睿在6号火山顶朗诵作品《当我们在一只鸽子的腹中飞过夜晚》,将爱情的微妙与宇宙的浩瀚交织于诗句之中;诗人马文秀坐在火山岩上感受大地脉搏,她感慨:“火山本身的永恒与激情与诗歌表达的情感张力不不而合。”《诗刊》社融媒体中心主任金石开表示,希望诗人用才华将乌兰察布写进诗里,让美景永驻诗行。
当天下午,在市融媒体中心演播厅,《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做了题为“借力AI,中国诗歌的第三次升级”的专题讲座,与观众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诗歌创作的融合前景。
随后举行的“走进乌兰察布”诗歌改稿会上,来自乌兰察布市的9位青年诗人呈现了自己的诗歌作品并深情朗诵。朗诵者或激昂,或深沉,或热情洋溢,或质朴真诚,展现了主题丰富、题材鲜明的原创诗歌。改稿嘉宾们分别从创作背景、情感表达、诗歌结构等方面对诗歌进行了一对一进行点评和辅导,为诗人突破创作瓶颈、拓展发展通道提供支持。
活动期间,市委宣传部与《诗刊》社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成立后,将通过举办诗会、研学等系列文化活动,在乌兰察布市推广诗歌艺术,发掘优秀诗人与作品,丰富公众文化生活,打造乌兰察布城市文化名片。该项目将充分挖掘乌兰察布独特地域诗歌文脉,展现北疆地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促进当代文学与乌兰察布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借助文学作品展现地方特色与自然风貌,为乌兰察布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会上还宣布《诗刊》社诗歌创阅中心正式挂牌集宁师范学院。
暮色降临,诗会虽告一段落,但诗意未散。北疆的风吹过草原和火山,与诗人的吟咏交织成章,正悄然孕育着乌兰察布的诗意春天。
(摄影:刘志帅)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