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星星·诗歌原创》《诗林》《扬子江诗刊》《诗选刊》: 诗歌中的抗战记忆与时代传承

作者:蒋登科 邓思睿   2025年09月03日 09:30  文艺报    1834    收藏

wechat_2025-09-03_100823_389


优秀的诗歌从来都是和历史、现实保持着深度的关联。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诗歌以其独特的审美方式与精神力量,承担起唤醒民族记忆、凝聚精神认同的重任,不仅在重温历史中传递出深切的历史思考,而且通过烛照现实,拓展当下诗歌的情感空间与精神维度。在这场跨越80年的诗与史的对话中,诗人突破时空的局限,打量历史,并审视当下。

很多诗歌刊物都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予以深切关注,开设专栏或者刊发相关主题的作品,形成了当下诗歌界的一道特别景观。《诗刊》2025年第8期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诗歌专辑”栏目发表了20余位诗人的作品,从历史反思、英雄礼赞等角度,对抗战历史、抗战精神进行诗性书写。《诗林》2025年第4期“烽火诗笺”栏目刊发了多首战争与革命题材的诗歌,回顾了中国在艰难中探索、不断走向胜利的征程。《扬子江诗刊》在今年第4期推出“大道之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诗歌小辑”栏目,通过对战士战地生活的书写,重现抗战风云,发现精神力量。《诗选刊》在今年第7、8两期连续推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征稿选登”栏目,拓展了抗战题材书写的维度。

以诗的方式打量历史,首先需要我们正视历史,尊重历史事实,守护历史真相。在艰难的抗战岁月,无数先烈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前赴后继,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是不容忘记的。《诗林》2025年第4期刊发的黎光《墓志铭》:“来自遗忘意味着背叛/来自宣纸上写下的每个汉字/棱角分明,横平竖直”,诗句以汉字为喻,传达出民族的创伤不能被遗忘、危机从未远离我们的思想。尽管苦痛的现场随着时间流逝而模糊,但侵略者对国人造成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依然难以愈合。《诗刊》2025年第8期刊发的艾蔻《白求恩:不死鸟的献身》:“腐烂是可以剔除的/弹片是可以取出的/而肢体的残缺永无法剔除/精神的伤痛永无法取出”。以白求恩为代表的援华抗战的国际友人在抗日前线践行国际主义精神,中国也以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星星·诗歌原创》2025年第8期刊发了杨克《再临黄崖洞》:“在那道刀劈斧凿的裂缝间/山体像一面铜锣,被炮火击醒/弹片飞溅刺入崖壁/侵略者的脚步在峡谷里踉跄”,在黄崖洞这座堡垒里,“战士以岩为盾”抗击侵略者,保卫家园,守卫正义,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

在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一步步走向胜利,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诗选刊》2025年第7期刊发于力的《察哈尔游击队》:“而大树的精髓处,一位中国农民的/领袖,用麦子一样质朴的语言/论述着持久战,巨大的浓荫/包围了城市,庇佑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平安无事……”书写了“持久战”等独特的中国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以弱胜强的宝贵经验。在战争中,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英勇赴死,挺立起民族的脊梁,《扬子江诗刊》2025年第4期刊发聂沛的《在太行山上,钢铁生根》:“凌风擦亮刺刀时/他们挺起最高的山峰。子弹/在骨缝里发芽/战士用脊梁降伏了烈火”,以身体与自然互喻的修辞传达出对先烈的缅怀与歌颂。战士们用血肉构筑起钢铁长城,当熊熊大火烧尽后,淬炼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星星·诗歌原创》2025年第8期发表郭新民的《向太行山致敬》:“八路军抗倭除寇,血沃中华/‘小米加步枪’联手缔造了世界战争传奇/让一代又一代人沉思、凝视与仰望”,将刻骨铭心的抗战传奇从中国推向世界,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昭示着正义必胜、和平必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经历过战乱,我们更加明白和平的可贵。《诗林》2025年第4期发表张春林的《英雄如一颗桢楠出自深山——在赵一曼故居》:“看到她/用仅剩的两根手指/直指苍穹/以声声镣铐/一次又一次/拷问世界和平”,将对个体牺牲的追思延伸为对人类和平的普遍叩问。《诗刊》2025年第8期发表刘笑伟的《论持久战》,以破土而出的种子隐喻了一个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外形的微小与能量的喷薄而出构成张力:“历史的黑土层里/你埋进四万万颗春天的种子/那是不屈的种子/饱含着悲愤与苍凉的种子/孕育着冲天力量的种子/慢慢发芽,茂盛了/一个民族广袤的大地”。顽强不屈的精神、视死如归的气节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仅在抗战时期彰显力量,在今天也是凝聚民族共识的精神动力。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新一代人也感受到了自己需要完成的使命,《诗刊》同期发表的宁明的《历史岩层里的烽火回声——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贯通起两个时代:“那些冻僵在雪地里的握枪手掌/已化作漫天红透的杜鹃/在胜利日的第八十个年轮里/永续点燃起一个东方大国的崭新黎明”,点燃“崭新黎明”是历史的寄寓,也是时代的使命,接力棒已然交到了新一代人手上。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抗战文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那是血与火凝结的精神资源。80年后,时代已然发生巨变,但抗战文学蕴含的精神力量依然在中国大地上流动,在一代一代中国人的生命中传递。纪念抗战胜利的诗歌不只是历史的诗句,更是抗战精神在新时代诗歌中的久久回响。回望历史,是为了更清晰地寻找自己的来处,更好地把握当下;是为了更从容地书写和创造未来的不息奔流。新的时代呼唤更多善于发现的诗人,呼唤我们以全面而深刻的视角打量时代,建构属于当下人们的精神坐标。


(邓思睿系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硕士生,蒋登科系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遇火山,星耀北疆: 《诗刊》社·乌兰察布首届星火诗会将启幕
  2. 张于荣长诗集《与一条船谈论大海》出版
  3. 9月4日晚8点 | 诗歌大擂台(第33期)
  4.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5.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何郁:少年才气晚来诗——阅读胡笛诗画作品《落寞情思》的几个维度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10. 直播预告 | 中国诗歌地图 · 诗意乌兰察布暨首届星火诗会改稿会
  11. 完整榜单>>
  1. 宋耀珍长篇散文诗《红》研讨活动举行
  2. 陈年喜:稿费可以解决当下生活,但未知的老年让人焦虑
  3.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晓角:三天过完十六岁
  4. 存在之思与超现实之越——王山《在白马寺遇见一只鸽子》简评
  5.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杨瑞芳:我把乡愁扛在肩上
  6. 小树林儿童诗社两部诗集首发,专家研讨“让孩子拥抱诗”
  7.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将在祥云举办
  8. 冯茜诗集《大兴安岭的星光下》出版
  9. 代雨东诗词新作选
  10.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