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日方阻挠各国参加九三纪念活动,中方明确回应纪念旨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遂写此诗,让真相的回声穿透粉饰,在时光里震颤。
他们又一次
把“不要”钉进秋天的风里,
像八十年前
把“侵入”钉进卢沟桥的夜色。
历史不是一块橡皮,
可以磨平南京城墙上的弹孔;
历史不是一张浮世绘,
能卷起屠城烽烟折成鹤。
那天安门前的步伐
不是复仇的鼓点,
是卢沟晓月里撞响的钟声,
是松花江上冻裂的冰
在春天里炸开的第一道纹。
他们让我们忘记——
可我们怎能忘记——
母亲剖开胸膛,
以肋为篱,血乳为浆,
在焦土中种下那棵槐树?
如今它已高过烽火台,
枝桠间悬着未冷的月光。
他们让我们沉默——
可沉默的石头
也会在某个黎明伸出舌尖,
去舔舐那些
仍发红的铁证。
于是我们在九月
把和平叠成一只雪白的鸽子,
让它掠过
仍带余烬的历史书页——
鸽影掠过的地方,
所有未愈合的伤口
都睁开了眼睛。
把“不要”钉进秋天的风里,
像八十年前
把“侵入”钉进卢沟桥的夜色。
历史不是一块橡皮,
可以磨平南京城墙上的弹孔;
历史不是一张浮世绘,
能卷起屠城烽烟折成鹤。
那天安门前的步伐
不是复仇的鼓点,
是卢沟晓月里撞响的钟声,
是松花江上冻裂的冰
在春天里炸开的第一道纹。
他们让我们忘记——
可我们怎能忘记——
母亲剖开胸膛,
以肋为篱,血乳为浆,
在焦土中种下那棵槐树?
如今它已高过烽火台,
枝桠间悬着未冷的月光。
他们让我们沉默——
可沉默的石头
也会在某个黎明伸出舌尖,
去舔舐那些
仍发红的铁证。
于是我们在九月
把和平叠成一只雪白的鸽子,
让它掠过
仍带余烬的历史书页——
鸽影掠过的地方,
所有未愈合的伤口
都睁开了眼睛。
注释:
① “卢沟晓月”“南京城墙弹孔”关联抗战节点,锚定历史记忆。
② 槐树喻苦难重生,铁证指历史遗存,见证侵略。
③ 鸽子象征坚守和平,非为延续仇恨。
④ 浮世绘隐喻美化历史,批判粉饰真相。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