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生于 1956 年。著有诗集《小丑的花格外衣》《降雪的午后》《看电影及其他》《电影与世纪风景》等。
诗是危险的事物(组诗节选)
秋天
商场里的一只猛犸象丢了。他们翻着衣橱
衬衫摊了一地,像阁楼斜射进来的午后破碎阳光
窗外开残了的大丽花和美人蕉,在无精打采地
迎接着这个不情愿的秋天。一辆白色的救护车
梦游般地穿过这城市的街道。天空蓝得让人心醉
这意味着对冲基金将会像一座玻璃器皿摆放在
橡木书桌上。这一切让人生厌,但那只猛犸象去了哪里?
它偷渡去了月亮上,还是被季节的狩猎者捕获?
女孩哭泣着。那架梯子仍然架在天空中
云朵从上面飘过,一只鸟落在上面。它看上去
像一个蹩脚的侦探。有谁会告诉我是谁偷走了
最后的风景?又有谁会为这一切埋单?
孩子们玩着捉迷藏游戏,唱着《小苹果》,沿着
梯子上上下下。他们的笑声把天空越抛越高
午睡醒来,想到了陶渊明
从午后一点钟睡到了两点半
头有些昏沉,浑身有一种无力感
似乎这是很久不曾有过的事情,平常
我只是小睡片刻,翻书,看看手机
我几乎不看乏味的电视新闻
想到了陶渊明,我正在重新读他
他会睡午觉吗?也许这个时间
还在喝酒,或扛着锄头到田垄间
锄草,可能只是做做样子
田地里的草快齐膝高了,禾苗看上去
显得清瘦,但仍然充满生机
我羡慕陶渊明,一个老酒鬼,不合时宜的
遁世者。我感到了无奈
告诉我,沉重的肉身是否能够
困住一个人有趣的灵魂?
这里没有南山,举目是高高的楼房
在冬天会遮挡住太阳。但此刻
它照例在我的窗子上,一张脸明亮而亲切
就像是菊花。这是我们共同拥有,并且
喜爱的少数几件东西,尽管
我们从来没有在诗中提到,但它
一直在我们心中发光,驱散着黑暗
“诗是危险的事物”
诗是危险的事物。譬如
炸弹。或隐匿于未知间的真理。
当围墙一角的杏花绽出莫兰迪春天
震惊因单调而变得慵倦的眼睛
在经过了长久的沉寂之后——
我们醒来,然后活动着
麻木的四肢,让意识重新
像刀锋一样凊冷。我们的语言
不再透明。它吸收着光线却不会
让一丝光亮溢出。它不再是公园长椅
呢喃的话语,它清算着一切。它是符咒
召唤来万物,并恶意地
驱使着它们。包括冬天
和它紧紧包裹着的白色衣袍。
包括夜晚的黑暗,和午夜时分
璀璨的焰火,星星们的合唱
和命运的呼拉圈舞。
诗
我的靴子盛满泪水。
橡树开花。它被未来的事物所召唤。
导盲犬迷失了方向,它的
眼镜片蒙上一层水汽。
忧伤是一个古老的传说。
就像是岁月,或月亮。它在产卵
并持续发出清冷的光辉。
告诉我,为什么我会感到忧伤?
偶然
雪下了整整一天
现在它停了下来,就像
一场谈话被突然中止
或一只盒子咔嗒一声被
关上(没有人知道里面
有些什么,也许只是
几张发黄的照片,或者
一只死鸟,就像我小时候
常做的那样)。客人离开了
房间空荡荡的。世界似乎
一天天变得陌生,或它一直
就是这个样子。让我想到
那个遥远的夏天,当第一次
认识死亡:它隐匿在高高的
蒿草和荨麻之间,暑气
沉积着,不知道名字的鸟
在什么地方叫着,随后青蛙
跳进发臭的苇塘。现在一切
归于沉寂了,你或许知道
我说的不是这场雪,或
那个夏天。这些就像我们
微不足道的生命,出现
与消失,完全出自某种偶然
“头条诗人”总第1117期,《诗歌月刊》2025年第8期
张曙光
大约从2018年开始,我的写作出现了一些变化,有意在诗中注入一些不同的元素。这种变化更多来自艺术带给我的启示。大家都知道,艺术,特别是美术和音乐,在二十世纪发生的变化是根本性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艺术的边界在不断地拓展和偏移。这些改变在百年间可能超过了以往变化的总量。我们知道,边界是带有规定性的,决定着事物是它自身。但自二十世纪以来,这种打破边界的事件屡屡发生,这为古老的艺术增添了活力和新的契机。比如,古典时期的绘画,讲求逼真,要求画得和实物一样,但有了照相机之后,画得像不再是对绘画的要求了。到了抽象派,甚至连物象都不要了,直接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内心的情绪。具象画本身也有很大的变化,最早遵循的是焦点透视,也就是一幅画面只有一个焦点,这和现在的照相机原理是一样的。但到了塞尚的静物,变成了散点透视。后来又出现了拼贴,当然,中国古画也有几个不同的透视点,也不追求形似。尽管绘画的对象和内容变了,但其本质却没有改变。音乐也是。我们称赞一首曲子,往往会说,旋律真美。但从勋伯格开始,搞出了无调性音乐。到了菲利普•格拉斯,音乐又变得单调而重复。摄影也发生了变化。最初摄影术的出现替代了绘画,但这只是摄影的实用效果,如果把摄影作为艺术来处理,那就很不同了。大卫•霍克尼的摄影作品就采用了拼贴的手法,他拍一个人或一些人,把一些部位去掉,用其他时间或其他角度拍摄的部位来加在上面。这就打破了原有画面的完整性,产生了一种拼贴的效果。当然,还有更为极端的做法,比如,杜尚把从商店买来的小便器放在展厅,就成为一件艺术品。而作曲家约翰•凯奇在演奏会上,坐在钢琴前面,引而不发,一直坐了四分三十三秒,也硬是搞成了一首著名的曲子,这是无声之乐吧。谁说音乐一定要发出声音?音乐的本质是听,难道倾听寂静或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是一种听?
这些例子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首先,艺术的边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它们会被打破、不断扩大或产生偏移。因此,规则也会随之变化。一些规则被打破,另一些规则被建立。这些变化固然是时代提供了契机,但也与艺术家们写作意识的变化和辛勤探索分不开。其次,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具有足够的眼界、抱负、胆量和气魄。他永远不会停留在原地,而是不断追求变化和创新。最后,说到创新,总是会提到反传统。传统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既可以被继承,也可以被打破。一个人的写作,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传统中,关键在于我们要吸收传统的哪些部分,或者说,传统的哪些部分可以为我们所用。继承传统和打破传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历史上有很多创新是打破传统,建立起新的规则。当然,同样不乏这样的例子,借用传统中的某一部分来打破现有的规则,即所谓用爷爷来反对父亲。比如西方的文艺复兴,比如唐代的古文运动。
这些说起来并不新鲜,但有益。我们过去一直在谈变,在谈创新,但仍然在旧有的边界内打转,很少敢打破规则重起炉灶。究竟怎么变才对我们的写作有用?我想任何变化的出发点就是要和时代产生联系,即作用于这个时代。这就涉及现代性。新诗百年,在我看来最大的成就在于现代性的基本确立。这里我用了基本两个字。现代性无非就是当下性,就是立足当下,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审视生活和艺术,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内心。现代性并不是一成不变,总是随着时代和生活而被赋予新的内涵,但其本质却是如一的。我们谈论的变化、创新,应该是以现代性为基准的。现代性更像是准星,可以对我们的写作做出校正,也在帮助我们保持对于生活的关注和敏感。
回到诗歌。同音乐和美术相比,诗歌总体上变化相对要小些,当然也确实有一些新的元素出现。简单说几句,从过去的对自然钟情转移到城市。这一变化从波德莱尔时就开始了,但现在形成了一种风气。毕竟在现代社会,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的城市,城市成为我们的第二自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第一自然。城市生活也许更能体现我们现代人的情感和焦虑,这一点在纽约派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纽约派在中国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影响,但我很看重这个流派,特别是其中的代表诗人。他们的写作更加艺术化了,也更加注重日常中最细微的经验,并把它们引入到诗中。可以说,纽约派代表了美国诗歌(也许能代表西方诗歌)的一个重大转折。诗歌抛弃了崇高、宏大等概念,毕竟这些属于浪漫主义写作的范畴。当代诗更加注重细节,更加日常化,追求意义的不确定性、碎片化写作也是其中的一项。这些变化并不是随心所欲,是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同古代,哪怕是同一百年前相比,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快,社会热点事件繁多。大量的信息向我们涌来,进入我们的意识。因此,我们对事物的感知肯定发生了变化,现实不再是统一的、完整的,而是支离破碎、浮光掠影的。这一方面导致了碎片化的产生,另一方面,对意义我们也会产生疑虑。意义的不确定性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卡夫卡的小说开创了意义不确定的先河。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具有这一特点。所谓意义,很大程度上是作者强加在作品中的,将能指顺利地引入所指,用巴特的话讲,就是读者的写作,是作者将意义放在盘子里端给读者去享用。这种刻意去体现意义,总是显得过于主观,且简单化,直白而浅露,是对丰富性的取消。真正好的作品,呈现出的意义总是复杂的、多义的、不确定的,事实上生活就是如此。正如罗兰·巴特把作品分为可读的和可写的,后者能在最大限度让读者参与进来,在作品里发挥自己的辨析力和想象力,挖掘并赋予意义。因此,有意识地取消作品的意义,成为一些作者的努力方向。对于以文字为媒介的文学,意义不可能根本消除,只能采取不确定性的方法使其变得模糊,这也是碎片化和拼贴性所达到的效果。至于何者为主、何者为次在不同人那里情况不尽相同,但它们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相伴出现。
相比之下,国内的诗歌写作相对要滞后些。尽管很多诗人都在努力,但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和突破。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诗学体系不无关系。限于时间和篇幅,这里我不准备展开。我想说的是,诗歌写作是一种自我选择,写什么、怎么写也是一种自我选择。但诗人对诗歌负有责任,一位好的诗人,不仅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写作,而且也应该为诗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