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民 男,笔名以诚,河北博野人,高级工程师。现任保定市作协诗词艺委会副秘书长、保定诗词协会吟诵分会副会长、保定莲池现代书院理事。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辞赋》《京津冀诗人》公众号,及《保定晚报》《保定广播电视报》等刊物。
入选好诗
阁院寺绝句二首
飞狐大钟
凝寒玄铁万钧尊,铭刻六根都法门。
梵汉经文明慧业,一声未叩已惊魂。
古松记忆
龙甲曾鸣景帝銮,虬枝今扫梵宫寒。
岁华炼就青苍骨,守得禅心劫后观。
——时间: 2025年7月25日
DeepSeek点评:
阁院寺中,飞狐钟与古松以铁骨青魂共铸禅境。玄钟悬垂如待发之雷,万钧凝寒的躯壳上,梵汉经文蚀刻成六根法门——未叩已慑魂的奥秘,正在锈色与铭文咬合的裂痕深处:沉默是它最高的梵呗。虬松盘踞如蟠龙化石,皴裂的龙鳞曾擦过景帝銮铃,焦黑的断口却扫尽梵宫霜雪;六百年劫火煅出青苍舍利,“守”字如一根钢钉,将雷劈斧斫之痛楔入年轮经筒。
二者皆以残形证道:钟的威严在声未发时(悬垂的钟舌是引而不发的雷霆),松的禅心在形愈残后(断枝举向虚空恰似问佛之手)。此间无金身塑像,玄铁为体即成法身;此处无贝叶经卷,松涛过处皆是偈语。当夕照漫过寺脊,钟影松魂举半院为灯——照见天地原是同一口洪钟,光阴不过松针坠地的细响。
✦每日好诗旧体诗栏目主持:邢建建
名家点评:
贾清彬评:
读卢民的诗,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构思巧妙,独特,从平凡的意像中提炼出优美的意境;铺垫到位,流转自然,尽显出画面感;意新,情真,景妙,情中有景,景中见情,给读者以清新、朴实的印象。
《紫燕归绝句》,象四扇屏描摹春天的景色,层层递进。客初临,共一襟;剪尾云,新语落;翅底春,翻杏雪;雏呼雨,晓烟轻。诗人捕捉平常的意象,加以生发提炼。我们看这四首诗,就像身临其境一样,感觉到春天就在身边,一天天流水一样经过。诗人善于抓住最能打动人心的词语,形成日常鲜活的画面。所以才能直击人心,共振共情。
如果说《紫燕归绝句》让读者轻松地感到春天的脚步,那么《过营尔岭》,则以一时的体验写出了由都市向凉城的既喜悦又急迫的心情。暑气,北望,飞车,忽讶,这些反映诗人思想变化的词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众所周知,涞源是著名的凉城,夏天平均气温21度,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避暑胜地。诗人很精微的抓住了这一特点,写出了脱离暑气缠,达到梦悠然,体会别有天的心境。
《夜宿涞源夏都假日酒店与明兄论诗》一首论诗的诗,也写的轻松巧妙。“诗在行囊深处陈,闭门觅句易蒙尘”,这样的诗句让人联想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灯前共话涞源梦,笔底山河自此新”,这样的诗句却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感觉。不须笔者饶舌,读者自会体验。
两首登山诗,《栈道小记》《山中随感》看似各自成篇,却又有内在联系,无形勾连。胆气豪,笑徒劳,身犹健,抚二毛,读这样的句子,如同与诗人一起登山,观景,与诗人一起快乐,收获。探幽不必尽登攀,兴至便得还,知止处,天开是青山。真实景,字面意,就能轻松俘获读者的心,何必大费周章引经据典,考古推理,刻意拔高呢?
两首阁院寺诗,《阁院寺殿前古松》,《古殿往事》与上面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写古松风来如诉那时声,后者写千年香火风吹散,唯有檐铃说契丹。那时声正是在说契丹。
有人说,五绝是小家碧玉,七律是古板夫子,而七绝才是男子汉大丈夫。既是男子汉大丈夫,就要有担当,有正气,拿得起放得下,既可以大开大合,又可以精雕细刻。既勇于针砭时弊,又能够鼓舞人心。既能够写五绝不能承担的东西,亦能够写七律不便于容纳的东西。卢民的诗做到了这一点,是值得学习,值得称道的。
李江湖评:
卢民这一组近作,颇得绝句妙处,清新自然,含蓄隽永。他很善于在日常所见所闻的场景中去筛选、裁剪所需要的物象,并融合瞬间的感受,营造出一种洒脱从容的味道。同时,卢民还善于将自身的情绪融到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能佳句妙句迭出,如“推窗忽讶东君至,人与春光共一襟”、“忽有雏声呼急雨,动人一幕太煽情”、“一剪晴风翻杏雪,直如翁老满头霜”、“灯前共话涞源梦,笔底山河自此新”、“凭栏尚觉身犹健,且共松风抚二毛”等等,均能做到写景宛在目前,抒情教人共鸣。
诗词欣赏:
紫燕归绝句
旧垒新泥檐影深,芹塘雨润客初临。
推窗忽讶东君至,人与春光共一襟。
芹泥犹带杏花枝,剪尾穿云正合时。
柳拂春衫青欲滴,巢边新语落清池。
东君漫扫碧云光,翅底裁春过短墙。
一剪晴风翻杏雪,直如翁老满头霜。
柴门半掩晓烟轻,掠影衔泥画未成。
忽有雏声呼急雨,动人一幕太煽情。
过营尔岭
夏日炎炎暑气缠,凉城北望梦悠然。
飞车穿燧过营岭,忽讶人间别有天。
夜宿涞源夏都假日酒店与明兄论诗
诗在行囊深处陈,闭门觅句易蒙尘。
灯前共话涞源梦,笔底山河自此新。
栈道小记
栈道悬空胆气豪,一时失路笑徒劳。
凭栏尚觉身犹健,且共松风抚二毛。
山中随感
探幽何必尽登攀?兴至随缘便得还。
栈道云深知止处,天开一角是青山。
阁院寺殿前古松
虬枝铁干各枯荣,并立千年证死生。
蠹骨犹伸问天语,风来如诉那时声。
古殿往事
古殿松寒掩旧坛,狮台空对月光残。
千年香火风吹散,唯有檐铃说契丹。
编辑:邢建建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