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封神之作!读者票选No.1竟然是它?

作者:编辑部   2025年08月04日 09:33  中国诗歌网    1842    收藏

微信图片_20210917134211


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白底-合并-1




编者按:

《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出版后,编辑针对于收到书的作者、读者连续做了六期访谈。经综合后,哪首作品获得了最多的认可呢——是罗小娟的《萤火虫》。在访谈中有一个固定话题和随机话题都涉及到了作品。固定话题是:“书中哪几位诗人的作品让您印象最为深刻?”随机话题是:“如果从书中只选一首作品推荐给大家,会推荐哪一首?”这就好比一个是多选,一个是单选,单选的分量当然更要重一些。多选如果选一人或一首作品是一分的话,那单选最起码是二分。《萤火虫》一诗全都是来源于单选的肯定。当然,除了这一十二首作品外,还有很多作品被读者喜欢,因篇幅有限不再一一列举。亲爱的读者,你喜欢《萤火虫》吗,是否还喜欢别的作品?欢迎留言来分享您的喜欢。谢谢。





萤火虫(新韵)

罗小娟

随风自在互相寻,撩动黄昏衔草阴。

分取月光一点点,开合总是照人心。

吴曰夏:

诗人笔下的萤火虫,如夜之精灵,轻轻一点中充满着力量,赵翼评价东坡诗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此诗正是如此。


陈永峰:

这首诗中所描写的物象与要寄托的情感之间保持着安全距离,既不拘泥于物象本身,也没有脱离主题,真正做到了不粘不脱,且言外之意丰富。诗中的开合对应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色不异空的本质,而萤火虫的生死则演示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智慧。这首诗把萤火虫从腐草为萤的卑微意象中解放出来,主动分取月光,将囊萤夜读中萤火虫所照之物替换为人心,承袭了阳明先生心外无物的精髓。


吴健:

萤光虽小,却照人心!我觉得这首诗写的哪是“萤火虫”,分明写的是世间上那一盏盏无私的“明灯”和那种“分取月光”又不吝“照人”的壮举。这首诗语句简洁,却蕴含深意,足见诗人写这首诗时观察之细、心境之宽、用意之深。

此外,我觉得这首诗每读一遍有一遍的感悟。读第一遍时,我感觉自己在“读诗”,读第二遍时,我觉得自己在“学理”,但读到第三遍后,我觉得自己应该要好好思考怎么“做人”,不自觉间就产生了一种想成为诗中“萤火虫”的冲动,努力“分取月光”以便照亮他人!

最后,我觉得这首诗还精准提炼了《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开合总是照人心”的精髓,诗与书相互奔赴,彼此成全!


田晓刚: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萤火虫的情态,同时又融入了温柔的情感。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把萤火虫写得既灵动又温柔,特别是分取月光一点点,开合总是照人心,把微光和月光联系起来,想象清新,让人读起来心里暖暖的,好像那些平凡日子里的细碎美好,都被这光轻轻照亮了。


杨军波:

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即人中有物,物中有人的合二为一,亦如诗句中的:开合总是照人心


ta

罗小娟

许是前生缘已定,豆苗早已种君家。

时常一个不留意,便有相思冒出芽。

李衔夏:

作为反复阅读这首诗的多年读者,我坚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能够打动我的,必然也会打动一群精神世界与我相似相通的同仁。好诗是妙手偶得的,它不再需要雕琢打磨,仅仅需要让更多读者读到。


高远:

这首诗诗非常浅显易读,耐人寻味。该诗以传统比兴手法构筑情感肌理,借豆苗意象贯穿前世今生的缘分叙事。首句许是前生缘已定以虚拟语气叩问宿命,次句豆苗早已种君家将抽象情缘具象为可感的植物根系,暗合《诗经》投我以木桃的赠答传统。后两句时常一个不留意,便有相思冒出芽以日常化的动词链(留意冒出)勾勒情感生长的自然性,豆苗到芽的形态转化既遵循植物学逻辑,又构成缘分相思的隐喻闭环。全诗以绝句体的凝炼形制,将古典情缘观转化为具有现代诗质感的生命隐喻,在浅语中暗藏深致,恰如叶嘉莹先生所言弱德之美的当代演绎,以看似不经意的笔触,在时空交错间完成对现代人情感本体的哲学叩问。


张紫薇:

2020年《诗刊》社青年诗词网络座谈会上,初识罗小娟。当时读到她的《赠TA》:许是前生缘已定,豆苗早已种君家。时常一个不留意,便有相思冒出芽,顿觉眼前一亮。不留意”“冒出芽”“尤为精彩,既出人意料——豆苗如此具象、生活化的方式写相思,又合乎情理——情感的萌发如同植物的破土而出,不被理性所控制。生活的趣味被细腻的心灵捕捉,既亲切又有新意。


中石路遇雨

张紫薇

夏午黄鹂梦正香,微风疏雨落诗行。

浅浅深深层层叠,叶上余音叶底藏。

王啸

我推荐的关键原因在于这首诗接地气、有生气。普通人的生活绝少波澜壮阔或惊心动魄,在日复一日略显平淡的日常中,怀着一颗诗心发现点滴美好,就如在夏日午后一场不期而遇的雨中,看到雨水滴落叶间,听到鸟儿婉转啼鸣,让人会心、动心。


何卫林:

前两句“夏午黄鹂梦正香,微风疏雨落诗行”,夏日的正午,可爱的黄鹂鸟正在酣睡,似乎做着香甜的梦,画面充满了可爱与舒适。忽然,一阵舒缓的微风和三三两两落下的细雨接踵而至,打破了刚才静谧的画面。诗人是浪漫的,在她眼中,万物皆为诗。微风和疏雨不是落在树叶和地上,而是落在诗里行间。

后两句“深深浅浅层层叠,叶上余音叶底藏”,叠词的运用,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感——随风而动的树叶,杂糅着或深或浅的颜色,层叠交错,诗人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仙境。突然,黄鹂鸟的一声鸣叫,把诗人的意念拉回到眼前。啊!原来是树上的鸟儿,为了躲雨,机智的藏于树叶之下。刚才那声鸣叫的余音,仿佛随着鸟儿的移动,也尾随到了叶子的下面藏了起来。真真儿的可爱、灵动!

鸟儿的聪慧,诗人的浪漫,风雨错落的景致,真是和谐生动!万物有灵,自然而然。正是这种自然、和谐,深深打动了我。


吴健:

张紫薇深深浅浅层层叠,叶上余音叶底藏很是的细腻


浣溪沙·代留守儿童题

张小红

莫说孩童不解愁,思亲几度泪长流。伤心最是守空楼。

玩具焉能消寂寞,新衣岂可替温柔。团圆梦里数春秋。

韩春芳:

作为一位母亲,一方面,希望通过外出打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深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爱,长时间的分离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生活的困境很难被改变,但困境通过诗词被看到、引发情感共鸣,其带来的伤痕就会得到一些治愈。


邵涵玉:

这首诗情感真挚,寥寥几句便刻画出了留守儿童的孤单和对亲情的渴望,语言朴素却有力的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这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年代,很多父母为了生计离开孩子,孩子被迫留在家乡,而情感的缺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种现象是无数家庭背后的痛楚。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让孩子们可以在关爱中成长,为这些孩子们创造更完整的童年和更光明的未来。


下班口占

李江湖

断续风衔白衬衣,二三蝙蝠柳梢飞。

街头懒看桃花雪,曳着斜阳买米归。

罗小娟:

写自己的生活,要有时代特征的思想、内容和文字。一切事物或都可以成为诗的题材,但你必须抓住事物本身的规律去作文章。借鉴古人的意境、手法,融入现代元素,化用经典又不落俗套,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诗意空间,使诗歌在传承中焕发新生。因此,最真实的生活,才能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高远:

李伟亮《下班口占》用风衔白衬衣的灵动感解构都市日常,曳着斜阳买米归让市井烟火在平仄中酿成新醅;


中文采风五年咏

蔡敏敏

千里关山处处诗,人间风物总相知。

河川满目皆豪气,草木逢春有好词。

万顷云天归眼底,百年文脉遇新时。

凭高谁会登临意,更许东南第一枝。

孙娜

开篇即描述“千里关山”皆可入文,“风物相知”赋予自然灵性,“河川豪”体现雄健民族,“草木好词”赞民间文思,“万顷云天”显诗人胸襟博大,“百年文脉”转入历史长河,尾联先发问暗含对文化使命的深思,“东南第一枝”又寄托对文化创新的期许。

整首诗展现了中华大地的壮美与文化传承的盛景,抒发了诗人对文脉新生、文化复兴的自信。


张苏月:

诗人蔡敏敏在《中文采风五年咏》中写道百年文脉遇新时,表明当前中文创作应有新意、有新思。


鹧鸪天

陈姝棠

霜冷江川古渡头,断鸿日暮上高楼。烟霞本是无关我,风月原来不管愁。

山未老,水长流。多情怪自泛孤舟。一声欸乃人归后,知是新凉早近秋。

注:夜读《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因以为作。


沈习进:

《鹧鸪天》。我已记不清是第几次读到这首词了,从第一次读,到这次又在书中读到,至少已经有四年时间了,实可谓百读不厌。一联烟霞本是无关我,风月原来不管愁让我常读常新。这句最精髓的是它近乎切入了诗言情的底层逻辑:不在于物,而在乎人。我是更偏向于欣赏创新派的诗词的,但是陈姝棠这首典型的学院派作品依旧很打动我。


吴健

陈殊棠烟霞本是无关我,风月原来不管愁很是率真。


卜算子·发现一根白头发

石任之

梦是拟人花,人是生花客。黑夜沉沉剪作瞳,来做终年宅。

为甚眼圈乌,倒叫青丝白。仔细丁宁一万回,秃也君休摘。

注:拟人花是《幽游白书》里飞影送给躯的生日礼物,寄生植物科,可以和寄生肉体完全融合,如果宿主受伤,它会本能为其治疗,不会破坏宿主大脑,据说宿主可因此一辈子这样活下去,任何伤都会自动治愈。

陈永峰:

《卜算子·发现一根白头发》立意新颖、意象奇诡。词人以超越现实的想象与冷幽默的笔调,把大千世界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焦虑,转化为充满哲思与趣味的诗意表达,别有一番意趣。


卞煦荧:

《卜算子·发现一根白头发》化用《幽游白书》典故,梦是拟人花,人是生花客,以奇幻起笔,将白发愁绪融入独特想象,仔细丁宁一万回,秃也君休摘,调侃中藏对岁月的细腻咂摸,古典词律与动漫元素交融,别开生面。


柳摇金

石任之

题记:路遇卖花翁,担上系有二维码

挑花翁又到城市。请扫码、初香不贵。春脚街头能偶会。料东风、疾趋速驶。

担春担子哪担愁。数四愁、皆卿自致。欲办宁多休有悔。怕句芒、再飞双履。

卞煦荧:

石任之这几首词,尽显深厚笔力与独特诗心。《柳摇金》从卖花翁切入,挑花翁又到城市。请扫码、初香不贵,将传统市井意象与现代二维码嫁接,古今碰撞间,活画出市井烟火,更以料东风、疾趋速驶添灵动,于日常撷诗意,巧思天成。


孙娜:

石任之的《柳摇金》中,开篇挑花翁又到城市。请扫码、初香不贵,构建了一幅极具时代特色的场景。蕴含着词人对时代变迁中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微妙感慨,在此初步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意境,仿佛能看到卖花翁在城市街头,一边是芬芳的鲜花,一边是冰冷的二维码,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在描绘现代生活的同时,担春担子哪担愁也深刻反思了愁绪的来源。欲办宁多休有悔。怕句芒、再飞双履表达了对快节奏生活中传统诗意消逝的忧虑,以及对朴素、知足生活态度的肯定。


那时我们还年少

曾雨冬

青涩流年笔下经,斜阳窗畔透春樱。

拼音缩写遍书册,都是前排少女名。

王梦阳:

曾雨冬《那时我们还年少》:青涩流年笔下经,斜阳窗畔透春樱。拼音缩写遍书册,都是前排少女名。以时语入诗,但捆扎得头紧脚紧,也堪称凝练


罗小娟:

曾雨冬的《那时我们还年少》,他善于将看似毫无关联的词汇巧妙组合,却又能让句子合情合理,由此赋予诗句强大的张力,使意境在读者的想象中不断延伸。


浣溪沙·夜归

曾入龙

宜借街灯照履痕,宜披月色到凌晨,宜寻的士寄闲身。

经过许多城市树,默然一笑我和君,未归人与未归人。

沈习进:

第二位是曾入龙的《浣溪沙夜归》。初读作品,我先是被上阕既排比也对仗的三句吸引目光,切实的夜归场景很容易让读者带入其中。尾句未归人与未归人妙笔点睛,将深沉的情感融入简单的叙述中。两个未归人的重复,既是我和君的现实,亦是读者与作者的共鸣,让人回味无穷。


孙娜

曾入龙的《浣溪沙·夜归》中,宜借街灯照履痕,宜披月色到凌晨,宜寻的士寄闲身的士”“城市树”“凌晨等现代元素与浣溪沙婉约风格词牌的碰撞,暗合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我们用着现代的工具,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却依然会被月色触动,会在独行时感到孤独。夜归是题目,末句却落到未归人与未归人,仿佛所有的街灯、月色、默然一笑,都是对未归的温柔解释。


辩论赛

沈习进

列阵擂台犹弈枰,唇枪力敌始交兵。

答时代问襟怀广,扬价值观逻辑明。

竞赛虽须分得失,人生未可定输赢。

世间多少浊清事,正反如何一字评。

田晓刚

沈习进《辩论赛》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孜恬

沈习进的《辩论赛》是新题材,逻辑性很强,人生未可定输赢发人深思、余韵无穷。



当代青年诗人

购书请长按二按码




编辑:邢建建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小树林儿童诗社两部诗集首发,专家研讨“让孩子拥抱诗”
  2.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杨瑞芳:我把乡愁扛在肩上
  3.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将在祥云举办
  4. “诗歌点亮白塔”主题诗歌征文活动评选结果公示
  5. 彩云重现,在最早叫云南的地方
  6.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臧金芳:母亲的大红柜
  7. 诗歌大擂台第33期“十佳诗歌”评选(A组)
  8. 娜仁朵兰:诗歌漫步,洗涤人生
  9.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10.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2.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3.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4. 长枪 | 巴彦乌力吉
  5. 瑞箫自选诗集《梦游者》出版
  6. 以文学之笔绘就恢宏壮丽的抗战画卷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特展
  9. 新大众文艺时代的中国新诗教育——诗教老师九人谈
  10. “大山里的小诗人”诗歌征集计划第二季在京发布
  11. 完整榜单>>
  1.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刊》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引领文学刊物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4. 每日好诗第48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中国诗歌网推出AI电子诗集功能
  6. 创作谈:现实与梦想的连接点
  7. 每日好诗第48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每日好诗第48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每日好诗第48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