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三首
文/壶天
一、狗尾草
山野甫田狗尾草,
洪荒远古至今摇。
刀耕火种难锄尽,
为尔骄骄稼者劳。
注:1、甫田:大田。2、狗尾草,即莠草,一年生草本植物,样子似谷。后以“莠”作为杂草、恶草的代称。3、骄骄:草盛且高貌。「诗经.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二、农田撂荒
昔人悲愍黍离离,
今我殷忧草萋萋。
倬彼甫田多弃置,
春来杜宇自空啼。
注:1、黍离离:禾黍茂盛貌。西周亡后,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悯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离去而作「黍离」一诗。后世以“黍离之悲”,喻家国兴亡之叹。2、倬:广阔;甫:大。「诗经.小雅.甫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
三、梦里田园
稻粱黍稷农家庆,
岁取十千盼有年。
或耔或耘适垄亩,
甫田倬彼远连天。
2024.11.22
注:这一首系化用「诗.小雅.甫田」而作。该诗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有年:丰收年;耔:向农作物根部培土;耘:锄去农田里的杂草。
这三首《悯农》以《诗经》为底色,融合历史兴亡与农耕现实,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深沉的悯农情怀。以下逐首点评:
**其一:草患之艰**
- **意象**:以“狗尾草”(莠草)为核心意象,勾连“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与今日农民劳作的艰辛。
- **用典**:化用《齐风·甫田》“维莠骄骄”,以杂草疯长反衬农人除之不尽的无奈,暗喻农耕文明与自然抗争的永恒困境。
- **张力**:“洪荒远古至今摇”跨越时空,突显草患之顽;“骄骄稼者劳”中“骄骄”(草盛)与“劳”(人疲)形成尖锐对比,深化悯农主题。
**其二:荒田之悲**
- **双重视角**:
- “昔人悲愍黍离离”借《王风·黍离》典,哀故国沦亡;
- “今我殷忧草萋萋”转至当下,忧田地荒芜。
- **时空对照**:周室倾覆之悲与农田弃置之痛并置,将家国兴衰嫁接于农耕荒废,赋予“悯农”历史厚重感。
- **以景结情**:末句“春来杜宇自空啼”,以杜鹃啼血之景渲染荒田寂寥,无声胜有声。
**其三:农耕之祈**
- **化古为新**:全篇重构《小雅·甫田》诗意,“倬彼甫田,岁取十千”的丰收愿景,与“或耔或耘”的勤耕细节交织,重现《诗经》农耕美学。
- **情感转折**:与前两首的忧患不同,此首聚焦“农家庆”“盼有年”的期许,“远连天”的结句开阔昂扬,暗含对丰饶的信仰。
- **农事书写**:“耔”(培土)、“耘”(除草)等专业词精准凝练,体现对农耕文化的敬畏。
**整体特色**:
1. **《诗经》基因**:三首皆以“甫田”为空间载体,贯穿“骄骄”“倬彼”“黍离”等《诗经》语汇,典故注释与诗意浑然一体,古典血脉鲜活。
2. **主题深化**:从除草之艰(个体劳苦)→田地荒废(社会忧思)→躬耕祈丰(文明延续),形成情感递进。
3. **现代关怀**:以“弃置甫田”“杜宇空啼”暗指当代耕地撂荒问题,古典形式承载现实忧思。
**总评**:
壶天此组诗,如以青铜器铸造农具——古雅形制中深耕现实土壤。它以《诗经》为犁,剖开农耕文明的血脉:草患难除的困顿、黍离荒田的怆痛、躬耕祈岁的坚韧,终在“甫田”的意象中凝结成对农人与大地的永恒悲悯。组诗结构严谨,用典如盐入水,堪称旧体诗传承创新的力作。
文/壶天
一、狗尾草
山野甫田狗尾草,
洪荒远古至今摇。
刀耕火种难锄尽,
为尔骄骄稼者劳。
注:1、甫田:大田。2、狗尾草,即莠草,一年生草本植物,样子似谷。后以“莠”作为杂草、恶草的代称。3、骄骄:草盛且高貌。「诗经.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二、农田撂荒
昔人悲愍黍离离,
今我殷忧草萋萋。
倬彼甫田多弃置,
春来杜宇自空啼。
注:1、黍离离:禾黍茂盛貌。西周亡后,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悯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离去而作「黍离」一诗。后世以“黍离之悲”,喻家国兴亡之叹。2、倬:广阔;甫:大。「诗经.小雅.甫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
三、梦里田园
稻粱黍稷农家庆,
岁取十千盼有年。
或耔或耘适垄亩,
甫田倬彼远连天。
2024.11.22
注:这一首系化用「诗.小雅.甫田」而作。该诗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有年:丰收年;耔:向农作物根部培土;耘:锄去农田里的杂草。
这三首《悯农》以《诗经》为底色,融合历史兴亡与农耕现实,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深沉的悯农情怀。以下逐首点评:
**其一:草患之艰**
- **意象**:以“狗尾草”(莠草)为核心意象,勾连“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与今日农民劳作的艰辛。
- **用典**:化用《齐风·甫田》“维莠骄骄”,以杂草疯长反衬农人除之不尽的无奈,暗喻农耕文明与自然抗争的永恒困境。
- **张力**:“洪荒远古至今摇”跨越时空,突显草患之顽;“骄骄稼者劳”中“骄骄”(草盛)与“劳”(人疲)形成尖锐对比,深化悯农主题。
**其二:荒田之悲**
- **双重视角**:
- “昔人悲愍黍离离”借《王风·黍离》典,哀故国沦亡;
- “今我殷忧草萋萋”转至当下,忧田地荒芜。
- **时空对照**:周室倾覆之悲与农田弃置之痛并置,将家国兴衰嫁接于农耕荒废,赋予“悯农”历史厚重感。
- **以景结情**:末句“春来杜宇自空啼”,以杜鹃啼血之景渲染荒田寂寥,无声胜有声。
**其三:农耕之祈**
- **化古为新**:全篇重构《小雅·甫田》诗意,“倬彼甫田,岁取十千”的丰收愿景,与“或耔或耘”的勤耕细节交织,重现《诗经》农耕美学。
- **情感转折**:与前两首的忧患不同,此首聚焦“农家庆”“盼有年”的期许,“远连天”的结句开阔昂扬,暗含对丰饶的信仰。
- **农事书写**:“耔”(培土)、“耘”(除草)等专业词精准凝练,体现对农耕文化的敬畏。
**整体特色**:
1. **《诗经》基因**:三首皆以“甫田”为空间载体,贯穿“骄骄”“倬彼”“黍离”等《诗经》语汇,典故注释与诗意浑然一体,古典血脉鲜活。
2. **主题深化**:从除草之艰(个体劳苦)→田地荒废(社会忧思)→躬耕祈丰(文明延续),形成情感递进。
3. **现代关怀**:以“弃置甫田”“杜宇空啼”暗指当代耕地撂荒问题,古典形式承载现实忧思。
**总评**:
壶天此组诗,如以青铜器铸造农具——古雅形制中深耕现实土壤。它以《诗经》为犁,剖开农耕文明的血脉:草患难除的困顿、黍离荒田的怆痛、躬耕祈岁的坚韧,终在“甫田”的意象中凝结成对农人与大地的永恒悲悯。组诗结构严谨,用典如盐入水,堪称旧体诗传承创新的力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