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洪钟大吕的文学方式,践行广东省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开展工业文学创作工作,热情讴歌在党的领导下东莞人民在工业兴起、壮大,尤其是新型工业创新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以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进一步挖掘“国际制造名城”和“东莞制造美学之城”城市名片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提升东莞作为新型工业城市和“中国新工业诗歌创作研究中心”“全国新工业诗歌联盟”在全国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新时代全国工业文学新高地,现举办“文学创意·制造美学”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工业文学(东莞)征文大赛,即日起面向全国征稿。本次大赛旨在挖掘和表彰那些以工业为主题,富有时代感、创新性和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和评论作品,为繁荣中国新工业文艺创作贡献力量。
一、大赛主题
文学创意·制造美学
二、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
《诗刊》社、中国诗歌网、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单位:
全国新工业诗歌联盟、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省文艺评论中心、东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承办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中国新工业诗歌创作研究中心、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国际设计学院(筹)
三、征稿对象
全国范围内的文艺创作、评论者,无论年龄、职业,均可参赛。仅限汉语言创作者。
四、征文要求
征文分诗歌创作与文艺评论两类:
1、诗歌创作,应紧密围绕“新工业与制造美学”这一核心主题,充分展现新工业元素与文学艺术的巧妙结合,以东莞乃至全国的工业发展、独特的工业景观、以及工业领域的杰出人物为灵感源泉,挥洒笔墨,创作出既展现工业之美,又深刻传达工业精神的佳作。现代诗、短诗为主,每首最长不超过50行,组诗不超过200行;散文诗不超过1000字。每位作者限投3首诗歌作品(多投无效)。
2、文艺评论,应贴近新工业文艺创作和评论现实,关注当下文艺评论的时代要求和现实问题,可针对新工业文艺发展的整体状况,也可针对某一具体文艺门类、题材、现象、问题等展开论述,特别欢迎新工业新传媒时代下的网络剧、摄影、舞台剧、设计等门类的评论。参评作品分为文艺评论类和媒体评论类,文艺评论类要求行文格式规范,引文注释清晰,字数要求在3000-20000字;媒体评论类特指专门用于报纸发表的短评体文艺评论文章,字数在1000-3000字。
3、投稿作品须为本次征稿活动专门创作的原创作品,且未在纸媒(指报纸和刊物,含内刊)及网络媒体(含自媒体)或平台公开发表。如若发现作品抄袭或使用AI进行创作,将取消参赛资格。
五、征集方式
请将作品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xingongyeshige@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二届全国新工业文学征文大赛+作者姓名”。
六、截稿时间
自本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8月30日止。
七、评审与奖励
大赛将邀请国内知名诗人、文艺评论名家及工业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公正、公平的评选。评选结果将在东莞及国家级媒体平台公布。
特别说明,本次主办方将采用创意设计、影像传播与视觉传达方式对征稿大赛获奖作品进行综合展演,因此评审标准上倾向于遴选具有综合呈现潜质的作品。
获奖作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及奖金(税前),部分获奖作者有机会受邀参加颁奖晚会等活动。
八、奖项设置
分诗歌、文艺评论两大类,按照宁缺毋滥原则予以评奖,每类分设:
一等奖1名,奖金5千元
二等奖3名,奖金各2千元
三等奖6名,奖金各1千元
九、其他事项
参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但主办方有权在相关活动中使用参赛作品进行展示、宣传、出版等,不再另外通知作者,不再另付稿费。本次大赛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欢迎广大诗歌爱好者们积极参与,用文艺的笔触描绘工业的壮丽画卷,共同书写新传媒时代全国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第二届全国工业文学(东莞)征稿大赛组委会
2025年7月1日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