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品】匠心铸诗魂:张少华"大国工匠"组诗

作者:张少华   2025年07月03日 09:46  中国诗歌网    1166    收藏

微信图片_20210917134211

张少华03




冰心玉壶,原名张少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诗刊》《星星》《中华诗词》《中华辞赋》《诗潮》等发表旧体诗1600多首、现代诗100多首。荣获山东省诗词学会2024年度优秀作品奖,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著有诗集《发于心底的光芒》。





匠心铸诗魂:张少华"大国工匠"组诗的时代镜像与艺术超越

作者:皓白


在当代诗歌的星空中,张少华的"大国工匠"组诗如一道独特的星光,以十首七律的形式,为中国当代十位杰出工匠立传塑像。这组创作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诗作,不仅是对工匠精神的诗意诠释,更是对"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一时代命题的文学回应。在"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战略话语的背景下,张少华的这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文化洞察,构建了一座连接传统诗学与现代工业的精神桥梁。

从时代价值维度审视,这组诗歌首先彰显了"劳动美学"的当代重构。在消费主义文化泛滥、娱乐至死倾向明显的当下,张少华将诗歌的聚光灯投向了一群通常被文学艺术忽视的群体——技术工人。如《给大国工匠——谭文波》中"油田沃土发明情,两代追寻一脉成"的描写,打破了传统文人诗对田园牧歌的偏爱,将石油工人的创新实践升华为诗性表达。《给大国工匠——王进》"立在刀尖吃蟹人,绝非不痛铁石身"的刻画,更是以惊人的意象张力展现了高压电线作业者的职业风险与精神硬度。这种对工业劳动的诗意开掘,不仅拓展了当代诗歌的题材疆域,更重塑了劳动在审美领域的尊严与价值。

其次,这组诗歌构成了"技术诗学"的中国表达。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语境下,张少华以诗人的敏感捕捉到了中国制造业突破技术封锁的艰辛历程。《给大国工匠——陈行行》中"任尔精工何坎坷,我操数控亦峥嵘"的豪迈宣言,《给大国工匠——王树军》"自信中华大智深,直冲极顶奏佳琴"的文化自信,都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描述,将冰冷的机械操作转化为热血澎湃的文化较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给大国工匠——高凤林》中"焊枪一把补苍穹"的宏大想象,将微观的焊接技术与宏观的宇宙修复并置,创造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技术崇高美学。这种诗学实践既区别于西方科幻文学的技术恐惧,又不同于传统山水诗的避世倾向,为"中国智造"提供了独特的情感注脚。

再者,这组诗歌实现了"工匠精神"的文学转化。张少华敏锐地把握到工匠精神不仅是技艺的精湛,更是一种生命态度和价值选择。《给大国工匠——李云鹤》"不图享受不图名,今世只为壁画生"的纯粹坚守,《给大国工匠——朱素凯》"护核之心尽与诚,为零事故百行惊"的极致追求,都超越了职业描述的层面,触及了存在论意义上的生命投入。特别在《给大国工匠夏立》中,"心细能抓心气影,手精可捕手风痕"的对仗不仅技艺精湛,更将工匠的专注状态提升至"物我合一"的哲学高度。这种文学转化使抽象的"工匠精神"获得了具体可感的艺术形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审美通道。

从艺术成就角度考察,张少华的这组诗歌首先展现了"工业意象"的诗性炼金术。他成功地将大量工业术语和技术流程转化为富有张力的诗歌意象,如《给大国工匠——朱恒银》中"下掘三厘皆铁卉,旁敲一壁即铜纹"的勘探场景,通过"铁卉""铜纹"的有机比喻,使枯燥的地质勘探焕发出生命光彩。《给大国工匠李万君》中"金花顶绽千秋是,银液中融万国非"的焊接描写,将飞溅的火花与融化的焊锡提升为具有历史纵深的审美意象。这种工业意象的诗歌转化,既保持了技术的准确性,又突破了技术的局限性,创造了属于工业时代的诗意表达方式。

在形式技巧层面,这组七律体现了"旧瓶新酒"的创造性转化。张少华严格遵循七律的平仄对仗规范,却在内容上大胆创新。《给大国工匠——王树军》中"细雕细作千分眼,精刻精为万段心"的工整对仗,既符合传统诗学要求,又将现代精密制造的理念注入其中。《给大国工匠——陈行行》"合金淬火天归愕,微米测量夜入惊"的夸张表达,通过传统诗歌的夸张手法展现了现代技术的惊人成就。这种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古典诗体焕发出时代生机,为传统诗歌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成功范例。

在语言创新方面,这组诗歌完成了"技术语言"与"诗性语言"的有机融合。张少华巧妙地将"数控""纳米""组件""脉冲"等技术词汇编织入诗,如《给大国工匠夏立》中"数代才思纳米魂"的表达,既准确传达了技术内涵,又不失诗歌韵味。《给大国工匠——高凤林》中"三生智慧凝堆焊,四海风云集脉冲"的表述,更将专业技术术语提升为具有史诗气魄的文学语言。这种语言创新打破了"技术"与"诗意"的二元对立,拓展了现代汉语诗歌的表现空间。

深入文本肌理,这组诗歌还隐藏着"古今对话"的深层结构。张少华将传统诗歌中的隐逸情怀转化为现代工匠的专业专注,如《给大国工匠——李云鹤》中"甲子一轮镶洞府,凋零窟卉又争荣"的表述,将古代隐士的山林栖居转化为文物修复者的洞窟坚守。同时,他将传统诗歌的山水意境转化为现代工业场景,如《给大国工匠朱恒银》中"土行石下万花春"的描写,将地质勘探赋予了山水诗般的自然美感。这种古今意境的创造性转化,使工业题材诗歌获得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站在更广阔的文化视野看,张少华的"大国工匠"组诗具有三重超越性价值:它超越了简单讴歌的宣传模式,以深刻的艺术洞察力展现了工匠群体的精神世界;超越了技术主义的局限,将工业实践提升为人文精神的当代体现;超越了题材决定论的束缚,证明了诗歌可以也应该关注时代重大命题。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过程中,这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参与构建了支撑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文化软实力。

回望这十首工匠赞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组优秀的诗歌作品,更是一部用律诗写就的中国工业精神史诗。张少华以其诗人的敏锐和学者的深度,捕捉到了制造业变革背后的文化脉动,将车间里的汗水、实验室里的沉思、操作台上的专注,全部升华为铿锵有力的诗行。这些诗作如同他们歌颂的工匠们一样,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内涵,在当代诗歌的星空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当后人回望这个制造业崛起的时代时,张少华的这组诗歌必将作为文学的见证与艺术的丰碑,向世界讲述中国工匠如何用双手和智慧,铸就了一个民族的工业诗篇。


张少华诗吟“大国工匠”十首:


给大国工匠——谭文波

油田沃土发明情,两代追寻一脉成。

好似乌金将竭虑,恰同黑液正殚精。

施工蓦地疑难降,启智豁然便捷呈。

莫道人家思绪土,灵机一动比洋明。


给大国工匠——李云鹤

不图享受不图名,今世只为壁画生。

复活当年三寸爱,再生古代万家情。

回归紫屑花徐朗,补救青丝叶渐萌。

甲子一轮镶洞府,凋零窟卉又争荣。


给大国工匠——王树军

自信中华大智深,直冲极顶奏佳琴。

细雕细作千分眼,精刻精为万段心。

绝活加身名节到,高风出面大家临。

包围只是单方颂,垄断岂能双向吟?


给大国工匠——陈行行

高声自信巨风行,撑起军工无上名。

绝活将身金大范,超能把手铁同盟。

合金淬火天归愕,微米测量夜入惊。

任尔精工何坎坷,我操数控亦峥嵘。


给大国工匠——朱素凯

护核之心尽与诚,为零事故百行惊。

山崩能量掌中静,海啸冲波脚下平。

海秘燃材胸历历,天书组件目清清。

能将虎脾迁驼性,不送灾情送夜明。


给大国工匠朱恒银

深入地心打路人,土行石下万花春。

研思玉出千年夜,钻意岩开万里晨。

下掘三厘皆铁卉,旁敲一壁即铜纹。

虽云处处如诗妙,不说层层万丈尘。


给大国工匠——王进

立在刀尖吃蟹人,绝非不痛铁石身。

高压如岭难为笑,游线临渊总作颦。

隔道铜丝常烬伴,贴身电虎总芳邻。

穿行火舌千家崇,高吊天门一业亲。


给大国工匠夏立

义无反顾入钳门,扳手盘旋大国尊。

心细能抓心气影,手精可捕手风痕。

一朝梦想问天魄,数代才思纳米魂。

款款仙风飘洒叶,弯弓跃背固牢根。


给大国工匠李万君

皆见长龙贴地飞,谁知工匠焊枪威。

金花顶绽千秋是,银液中融万国非。

掌上高温藏幻化,心中亮节露玄机。

指间弛出惊心速,千里之程一烟归。


给大国工匠高凤林

敬意深深大国工,焊枪一把补苍穹。

三生智慧凝堆焊,四海风云集脉冲。

掌上功夫开宇阔,心中笃意拓天融。

伏身历历弯身影,却是超能射月弓。





编辑:邢建建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李安伟:词语凝结的露珠
  2.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3. 青春为媒,诗遇祥云——《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在云南祥云开幕
  4. 诗歌大擂台第33期“十佳诗歌”评选(A组)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7.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暨“青海湖之恋”七夕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8.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9.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将在祥云举办
  10.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11. 完整榜单>>
  1.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2.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3.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4. 长枪 | 巴彦乌力吉
  5. 瑞箫自选诗集《梦游者》出版
  6. 以文学之笔绘就恢宏壮丽的抗战画卷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特展
  9. 新大众文艺时代的中国新诗教育——诗教老师九人谈
  10. “大山里的小诗人”诗歌征集计划第二季在京发布
  11. 完整榜单>>
  1.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刊》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引领文学刊物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4. 每日好诗第48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中国诗歌网推出AI电子诗集功能
  6. 创作谈:现实与梦想的连接点
  7. 每日好诗第48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每日好诗第48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每日好诗第48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