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上绽放的生命之歌——评申广志诗集《石油季节》

作者:黄优、张凡   2025年07月01日 09:59  中国诗歌网    1153    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7-01_095447_620


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石油季节》,是诗人申广志新近创作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由两个小辑和附录构成。第一小辑“混沌时令”,是以20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一批又一批前往克拉玛依从事石油勘探、钻井、采油、炼化等行业的劳动者的故事为素材,描写了他们艰苦创业的时代壮举和生命气概。第二小辑“边缘镜像”,则是以克拉玛依自然戈壁为圆心,以新疆多地为半径,展现富有独特深蕴的区域文化。“附录”选入陈思和、霍俊明、翟文铖三位批评家对申广志诗歌的评论。细读整部诗集,可见《石油季节》不仅为我们讲述了属于新疆这片大地的历史记忆,还展现出来不少独特的区域文化符号,更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对于哲学的思考,不论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还是探讨生命轮回,又或是抒发对时光感慨的哲思,都体现出诗歌的精神深度。

诗人笔下的克拉玛依戈壁滩有着极端自然环境,一年之中气候差异很大,“只有冬夏,没有春秋”,炽热、严寒和风沙穿插于工人的生活日常之中,人们在夏日戈壁中无法逃避干旱焦渴的考验,在冬日里还不得不面对零下40度酷寒的挑战。然而,诗人的笔触并未停留在在对苦难的渲染,而是更着眼于个体“小我”的感受,以小见大来刻画丰沛的人性。《因为,短信里听不见哭声》中,那蹲在卡车阴影里摆弄手机的司机背影,是人面对亲人的思念与对事业的坚守之间矛盾的冲突;《大泽——写给新中国第一支女子钻井队》中,“最大29岁,最小16岁,总共42个女人//历时三载,打了80口油井”的传奇故事,是将新中国女性不屈的劳动精神升华为凿开世界的奋斗宣言;《冰塔冰人》中,工人“也身披冰甲,矗立为峰”,那也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唯有雨水,能够拧开戈壁的季节》中,一场阵雨让“采油姑娘的笑声,竞相绽放”,让“沙百灵,织出久违的歌声”,将自然的艰苦条件与生命的朝气蓬勃作对照,展现出沙漠中生命的可贵与伟大;《钢管家园》中,工人误损鸟蛋之后的内疚与补救,在工业冷硬与生命柔软的碰撞中,窥见石油人对生命的尊重。对世人来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而对诗人而言,“痛苦不是诗,对痛苦的超越才是”。采油工人在用肉身诠释“石油精神”的重量,而诗人则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人性的高光,并通过灵动的诗句描绘出他们坚韧的高大形象。

当然,诗集中还描绘出自然与人类文明在戈壁油田的碰撞,并在这片土地上擦出名为石油工业的火花。石油工业本质上是人类向自然索取,而诗人却在机械的钢铁骨架中,找到了与自然对话的密码,用“语言陌生化”的处理方式,将诗集中许多意象进行解构重组。诗人笔下的“磕头机”不再是冰冷的采油设备,而是“鞠躬不止”的感恩者;“输油管”不是割裂大地的血管,而是“编织时光的银线”;就连“天然气处理站”的阀门,也因“鸟儿筑巢产卵”而渲染上了生命的温度与柔情。这种将工业意象生命化的写法,无处不体现出诗人对于自然与工业之间关系的态度及立场。《油沼里的苇丛》中,“骨髓自溢的黑油山”与“栖身于油沼”的芦苇构成微妙的共生图景;《一群黄羊,奏响英买力气田》中,醉氧鹅喉羚的蹄声与钻机的轰鸣合奏成生态的美妙歌声;而《金丝玉,戈壁脉动》则是通过“故事都会讲,诸如:父辈捡玉//如何之早,满地下室的藏品”与“现在,又怎样稀缺//恐怕连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对比,提醒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要节制,应有敬畏的边界。诗人尝试在工业文明中捕捉自然诗意,既写出石油工人的生存境遇,更是表达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命题。从审美建构的时代性上看,诗人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自觉书写石油开采时期劳动者工作的热情和自然万物共生的哲学沉思。

诗集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将克拉玛依置于新疆、甚至西部广袤的地域文化版图当中,让石油工业与古楼兰的传说、戈壁岩画的密码相互碰撞、激越火花,演奏出多元文化交织共融的生命之歌。《喀什噶尔,退休的木轱辘》里木轱辘、毛驴车与机翼、密码箱的时空叠合,《高台民居,耳朵里的炊烟》中“雨滴与天然气火苗”的文明对话,《乔夏岩画里的爱情》中“史前岩画与当代石油”的生命呼应,直接构成了多维文化混响合奏的动人乐章。文化是人类情感的集合,却也逃不开自然环境的塑造,对于文明的探索,反而更能突显出对于生命的哲思。《解读黑油山》将石油的生成史与人类的文明史相勾连,发出“终有一天,我也会化作/你脉管里的石油吗”的终极追问;《平行宇宙》在现实与梦境的交错中,探讨生命的轮回与存在的本质;《所谓河流,不过是平躺着的树》则以“河流和树,人与鸟”的双向并置,书写着瞬间与永恒的哲学命题:河流终将干涸,山脉终将崩裂,人也终将老去,我们是从何而来、又归往何去。以上种种,可见申广志的诗集《石油季节》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将新疆各地自然风物、历史文化,新疆的柔美与苍茫、壮阔与寂寥,全都蕴藉于这个容器里。诗集从文明的序曲到生命的高潮,谱出一曲关于人类自身生存境遇的永恒吟唱。

综合上述,我们不难发现,整本诗集以细腻笔触勾勒石油工人的生存状态,歌颂劳动人民的奉献精神,同时展现戈壁油田的独特风貌与文化底蕴,将工业题材与自然、人文深度结合,一扫之前边塞诗“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悲痛,充满了欢快自信、蓬勃向上的主旋律,呈现出厚重的生命质感与历史情怀。诗集《石油季节》带着石油工人的汗渍与戈壁的月光,在工业文明与自然荒原的交界处,筑起了一座精神的纪念碑,这部以克拉玛依油田为精神原乡的诗集,用柔情的文字剖开大地的胸膛,在硬朗的工业机器中书写出生命的温度与哲思的深度。


微信图片_2025-07-01_095216_357



【作者简介】黄优,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凡,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授、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和兵团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冯茜诗集《大兴安岭的星光下》出版
  2. 诗歌大擂台第33期“十佳诗歌”评选(A组)
  3.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将在祥云举办
  4. 吴汶,一尾尖刀般的鱼
  5.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6. 娜仁朵兰:诗歌漫步,洗涤人生
  7.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8.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9. 彩云重现,在最早叫云南的地方
  10.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11. 完整榜单>>
  1.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2.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3.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4. 长枪 | 巴彦乌力吉
  5. 瑞箫自选诗集《梦游者》出版
  6. 以文学之笔绘就恢宏壮丽的抗战画卷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特展
  9. 新大众文艺时代的中国新诗教育——诗教老师九人谈
  10. “大山里的小诗人”诗歌征集计划第二季在京发布
  11. 完整榜单>>
  1.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刊》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引领文学刊物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4. 每日好诗第48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中国诗歌网推出AI电子诗集功能
  6. 创作谈:现实与梦想的连接点
  7. 每日好诗第48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每日好诗第48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每日好诗第48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