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行吟在溆浦

作者:陈黎明   2025年06月16日 10:20  新湖南·旅行故事    13    收藏

5.9zhong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深受广泛推崇的伟大诗人和文学家。他忠君爱国,致力法宪改革而遭奸佞小人的排斥诽谤,落得“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的下场,最后被楚怀王贬官放逐。由于政不得志,故而在《楚辞》之前,《战国策》以及其他史书中都没有屈原的记载。真正使屈原的名字彪炳史册是其独具风骚的诗歌集《屈赋》,王逸在《楚辞章句序》中称道:“屈原之辞,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愽达之士,著造辞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可见《屈赋》骚体的影响力之博大。而造就屈原的成名,很大程度上恰恰得归功于其放逐地——溆浦。

屈原是历史上第一个将“溆浦 ”地名写入文字的人。溆浦,地处湘西东南的雪峰山脚下,自古名人辈出,是滋生英杰雄才的灵山宝地。其民风淳朴豪放,从古至今都有崇“巫”的民俗文化,这与“三闾大夫”司掌楚廷宗庙祭祀一职,有鬼神同工之妙的文化属性,可算是文化交流无障碍的融汇,才有屈原诗赋中原汁原味的“溆方音”和“巫词华藻”。可以说“方音巫咸”是《屈赋》的精髓神彩,正是这种“骚体”的创作风格奠定了屈原是“诗赋之宗” 的地位。从而也催生了享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的《楚辞》。《楚辞》中主要作品的作者是屈原,其余各篇是屈后仿体和承袭屈赋形式,因其无“方音巫咸”的元素而失其声韵真味。由此可见,溆浦无疑是《楚辞》母体文化的产育地。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涉江》是屈原初入溆浦时的开篇之作,从这篇诗赋可以看出其时的文字语言中,还没有贯用溆方音和巫词华藻,就像是现代的散文诗一样,所以易懂易释。现今屈学家们为屈原在溆浦到底是写了哪些诗歌而争议不休,其实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依据屈赋精髓“方音巫咸”的迹象,遵循“依迹索源”的传统研古方法即可迎刃而解,只要是诗歌中能体现出“方音巫咸”迹象的,都应归算是屈原在溆浦创作的作品(注:溆浦籍历史学家陈抡用方音著有《楚辞解译》。用溆方音译《楚辞》可解其原意,读则赋韵顿显。)

《哀郢》中:“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这一诗句中说明屈原至少在溆浦生活了九年以上,许多学者也认为其“九”数是古人惯用的比喻语,王逸在《楚辞章句》解释说:“九者,阳之极数,道之纲纪也。”正如《九歌》共有十一篇而其取“九”之数并不代表只有九篇。有学者据时推算,认为屈原在溆浦应生活了十五、六年之久。试想一下,一个人在同一地方生活了这么多年,俨然是第二故乡,说不定屈原还能说出一口流利的溆浦话。呆的时间越久,当地的风土人情会潜移默化融入到其骨子里面,何况这里还是“巫风,唯沅湘为盛”的溆浦。

屈原不愧是伟大的语言大师。他的辞赋尤以直抒胸臆、饱含激情、浪漫雅逸、绚丽优美的文字语言而见长。从他的《湘夫人》开篇句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栩栩如生、美艳绝伦、超凡脱俗的美人,读了他的这几句诗令人神怡其美,内心像是给针尖尖挑了一下的颤撼。以致司马迁把屈原的名字纳史记册,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对其称颂道:“濯淖污泥之中,蝉脱于浊秽,从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皎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如此溢美之词,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实属罕见。

勿庸置疑《涉江》是屈原进入溆浦的开篇诗作,而后的诗歌中就明显贯进了方音巫咸,《九歌》全篇皆是,如《九歌·东皇太一》中:“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可见《东皇太一》整篇是描述祭祀天帝神衹的“巫祭傩仪”场景,这场面与溆浦现今流传下来的“巫祭傩仪”有惊人的一致。

楚南之地唯有溆浦盛产朱桔,其果皮红焰如火,于是有了《桔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可见屈原在溆浦随处都可借物抒情。

在屈原作品中以方音拟题当属《离骚》,溆浦籍历史学家陈抡在《历史比较法与古籍校释——越人歌、离骚、天问》中解‘离骚’章节说:“离,就是逐流,古方俗语谓‘逐’为‘离’。‘离’就是‘放逐’,可译为‘逐客’。骚:是‘操’或‘曲’,古方俗语谓‘曲’为‘骚’亦犹谓‘去’为‘扫’,故《离骚》就是‘逐客曲’的意思。”用古方音重新解释《楚辞》,甚至是可颠覆千年原译。

溆浦有法天敬祖的习俗,而生活在溆浦的苗·瑶族人又有世代相承的神话传说,认为开天劈地的盘古和采石䃼天的女娲都是苗瑶族的原始祖先,便引发了屈原对当时认识自然界的学说提出质疑诘问,这就有了横空出世的《天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这一问,被郭沫若称赞为:“天下第一问的文字。”

“浩浩沅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怀质抱情,独无匹兮。”《怀沙》是屈原行吟溆水二都河与四都河汇流处之作(现今溆城),后来人们为纪念屈原在此建了一座招屈亭。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拔郢”秦军攻陷楚都郢城。屈原悲伤地写下《哀郢》:“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惟郢路之辽远,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次年春旬,屈原怀着悲痛的心情离开了溆浦,踏上回郢城的路,途经汩罗于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前277年)阴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江……。

毛主席生平喜爱读屈原的诗歌,为表达对屈原的敬意写了一首《七绝·屈原》:“屈原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在点评历史人物时,毛主席评价屈原时说:“屈原如果继续当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因为丢了官,才有可能接近下层生活,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的文学作品。知识往往是经过困难,经过挫折才得来的。”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毛主席与苏联汉学家弗德林谈起中国文学,由《诗经》到《楚辞》谈到屈原,毛主席对弗德林说:“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也是我的家乡么。所以我们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我们就生活在他流放过的那片土地上,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

伟哉!屈原。遥遥两千多年人们仍然为您传颂。您那“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的身影依稀行吟在溆水岸边。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李白成为连接我们友谊的桥梁” 中国与拉美诗人以诗会友
  2. 不止于凝望,不止于赞叹——中外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
  3. 百年北海,诗意盎然——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之北海诗会
  4. 长城上,千年斑驳成诗,诉予我听——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人参观慕田峪长城
  5. 诗歌搭建桥梁,编织超越时空的纽带——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侧记
  6.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7.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8.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9.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10.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